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去世后,中國的反應和做法令人稱道。先是中共中央、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向朝方發去唁電,隨后中央全體常委先后到朝鮮駐華使館吊唁金正日,還委派中國駐朝鮮大使到平壤錦繡山紀念宮,代表中央領導機構向金正日靈前敬獻了花圈,充分表達了中國人民對金正日同志的沉痛哀悼和對朝鮮人民的深情慰問。
朝鮮是中國唇齒相依的友好鄰邦,中朝同為社會主義國家,在爭取民族解放、捍衛國家主權、維護世界和平,反對共同敵人以及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相互支援,結下了戰友加兄弟的深厚友誼。以抗美援朝為紐帶的中朝友誼是兩國老一輩革命家留給后人的寶貴的政治、軍事和外交遺產。這筆遺產的價值,連同新中國旗幟鮮明的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外交政策,維護了中國自身和朝鮮以及東亞60年的和平建設環境。
在金正日突然去世后,朝鮮能否繼續保持國家的穩定,不僅關系到朝鮮人民的利益,也關系到中國的國家利益。歷史的經驗一再證明,引發戰爭的原因無一不是勢力強大的一方恃強凌弱而導致,而雙方勢力的均衡成為遏制戰爭的有效手段。美蘇之間的冷戰,以及蘇聯解體美國獨霸世界后對眾多弱小國家所發動的侵略戰爭,無一不證明了這一點。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突然去世,作為與朝鮮敵對一方的美日韓加緊了聯絡磋商,他們以幸災樂禍的心態都在期待著朝鮮發生變局和動亂,并虎視眈眈地企圖趁火打劫。韓國立即宣布全軍進入戰備狀態,日本早在朝韓天安艦事件時就聲明,朝韓一旦開戰,日本將派兵助韓作戰。對金正日的去世,小肚雞腸的三國政客們不肯表示絲毫哀悼之情,毫無與朝鮮和解之意,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甚至發表了陰陽怪氣地挑撥朝鮮政府與人民關系和帶有要挾性的聲明。他們對金正日年輕的接班人金正恩施壓的意圖十分明顯。
此時,中國政府對金正日的高調哀悼,對金正日的高度評價,對接班人金正恩的明確支持,對中朝友誼高度重視和“永遠與朝鮮人民站在一起”的表態,顯得十分重要而及時。它將有力促進朝鮮國內局勢的穩定,同時也是對企圖尋找借口瓦解朝鮮的敵對勢力的警告。尚若他們輕舉妄動,不能不考慮一下朝鮮背后的傳統盟友中國的態度。因此,中國在金正日去世問題上的鮮明立場,起到了一石三鳥的作用:穩定了朝鮮政局,加深了中朝友誼,維護了東北亞和平穩定。
不能不說,在中朝關系上我們曾走過一段危險之路,險象環生。這一切源于東亞戰略平衡險些被打破。美國不甘心中國的崛起,其軍事力量重新轉移東亞,制造摩擦、尋找代理人戰爭遏制中國是美國的重要戰略。在美國期待中國通過市場化改革轉變政治體制的期望難以實現之后,利用其獨一無二的軍事實力遏止中國就成為必然選項。但美國又找不到直接與中國對抗的理由,臺海局勢趨于長期緩和,美國無從插手,因此只能在中國周邊制造摩擦或尋找代理人戰爭,美國在中國南海、中日釣魚島爭端等問題上鮮明地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可見端倪。而朝韓天安艦艇事件引起的朝韓對立,中日釣魚島爭端引起的中日對立正好為美國提供了軍事干涉的借口。美國趁此大舉重返東亞,并與韓國、日本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軍事演習。美國不僅重新強化了與韓國和日本的軍事同盟關系,牢牢地控制住了韓國和日本兩個附庸國,在戰略上也實現了牽制中國的意圖。而中國在朝韓天安艦事件上企圖中立的優柔寡斷,險些中了美韓離間中朝關系的圈套。
一個時期以來,中國采取了極端親美而疏遠朝鮮的走鋼絲外交。滿以為這樣就會得到美國的信任,但是美國在對臺軍售、人權、藏獨、疆獨等問題,以及在中國大力培植意識形態上的反共勢力的種種表現,讓中國高層警醒。帝國主義的霸權本性難移,羊企圖與狼共舞,不會有好果子吃。天安艦事件一度將東北亞推入戰爭的邊緣,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毫不顧忌中國的反應執意開進了可以給中國致命一擊的中國黃海。好在中國高層決策者轉變外交戰略思維,重新認識到了朝鮮對中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在危急時刻及時安排金正日的兩次訪華,中央常委全體接見,尤其是引人關注的“胡金會”高調強調了鮮血凝成的中朝友誼。這把殺手锏一亮,轉瞬間便使十分囂張的美日韓軍事同盟發熱的頭腦冷靜下來,極大地緩和了拔劍弩弓的東北亞的緊張局勢。
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和民族,東亞和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不可缺少中國的力量。目前,東北亞安全問題以朝核問題為爆發點,但真正的核心問題是60年前朝鮮戰爭的遺留問題。而60年前中國是朝鮮戰爭的參戰一方,朝鮮停戰協定是中朝軍隊與以美韓等聯合國軍簽下的。雖經歲月變遷,但中國若將自己當成與己無關的第三者,并企圖成為調停朝韓沖突的中立者只能是一廂情愿。韓國不信,日本不信,美國更不信。為何美日韓多次呼吁中國對朝鮮施加影響?就是把你中國作為朝韓沖突的當事方來看待,而你中國自己卻置身事外,并作出無法影響而一臉無辜的樣子,顯然是戰略失策。
其次,朝核問題的實質是朝鮮的國家安全問題。朝鮮戰爭之后,美國賴在韓國不走,韓國也利用美國的軍事存在威懾朝鮮。韓國不僅一直得到了美國駐軍的直接保護,而且得到了美國核保護的承諾。而朝鮮又如何呢?由于中國一度一味走向親美外交,逐步地疏遠了與朝鮮的戰友加兄弟關系,雖然中國這些年對朝鮮也給予了大力援助,但中國始終沒有承諾與朝鮮保持軍事聯盟關系,更沒有任何核保護的承諾,這就迫使朝鮮不得不為自身安全考慮獨立自主地發展自己的核武器。這是朝鮮半島核問題難于解決的核心問題。
再次,中國遠離朝鮮的行為讓美韓鉆了空子。在天安艦事件、延坪島炮戰沖突問題上,美韓多次逼迫中國站在美韓立場表態,企圖離間中朝關系,從而打破東亞的軍事戰略平衡,徹底孤立和顛覆朝鮮。而中國面對這個棘手問題只能左右為難,兩面不討好。因此曾不厭其煩地多次呼吁“各方克制”,但幾乎沒有任何成效。這樣無原則的做法,表面上誰也不得罪,但實際上把朝韓美各方都得罪了,而且將自己置于東北亞安全問題上邊緣化的尷尬境地。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在狼的面前拿起獵槍更安全。似乎是對美日韓欺負中國實在看不過眼了,俄羅斯人也給中國人上了一課,也就在美日韓輪番瘋狂軍演的火熱之際,俄羅斯人冷不盯給他們潑了一瓢冷水,戰斗機直飛美日軍演的上空,讓日美打了一個寒顫。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美國大舉軍事進入東亞的真正意圖就是劍指中國,而中國切不可掉以輕心。
令人欣慰的是,中國高層決策者們已經開始重新掌控自己的前途和命運,重新掌控東亞的前途和命運。新中國弱小的時候,我們容不得別人欺負,如今強大了更不能任人宰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是開國領袖毛澤東留給我們的如何做有尊嚴中國人的教誨。同樣,金正日之所以受到朝鮮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一個重要愿原因就是他在面對自己的敵人無所畏懼、大義凜然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概。朝鮮社會高度穩定,一是政府善待人民,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二是對外勇于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這兩點足以使一個領導人不朽。說起朝鮮,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極盡妖魔化之能事。而中國一些人也總以為人家窮,但人家的教育、醫療、住房都是免費的,要那么多錢何用?中國GDP確實比朝鮮多的多,但中國人都富了嗎?我敢說,除了少數“先富”和貪官,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不一定比朝鮮人過得幸福。
尊重各國人民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是中國的一貫立場。中國無論從國家利益考慮還是從復興社會主義事業考慮,堅定不移地與朝鮮人民站在一起,將中朝兩國老一輩革命家建立的傳統友誼發展好、維護好、鞏固好,是兩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和美好愿望。從金正日逝世突發事件上,我們看到了中朝關系正在步入正確健康發展的軌道,這是兩國人民之幸,是維護東亞和世界和平發展之幸!表現了中國敢于擔當的負責任大國的魄力和形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