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近日朝鮮人民的偉大領袖金正日同志逝世,在此上傳兩年前寫的這篇關于朝鮮核爆的文章,以表敬仰及紀念之意。
談談朝鮮核彈
2006年10月9日 ,朝鮮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平地一聲驚雷,震動了世界,攪得天下不得安寧。最為窩心的是美國。朝鮮這個國家誰的帳都不買,最與老美過不去,老美對其言必稱“無賴國家”“流氓國家”。如今“流氓無賴”手中擁有了核彈,老美怎能不心煩?
朝鮮核爆一時成為熱點話題,眾說紛紜,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觀望者有之。校友諸君一度網上熱議,本人也借此閑話一番。
一、朝鮮該不該擁有核彈?
這是最熱門的議題。
從經濟上看,不該有。朝鮮經濟近年來遭受了嚴重的困難,單獨從經濟角度看,用“經濟效益優先”的思維方式當然是不搞。核彈是個很費錢的東西,就拿耗電一項來說,當年美蘇搞原子彈,僅耗電量一項就占全國發電能力的五分之一左右(記得不太清了,大概數),朝鮮小并且不富,用我們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維模式,當然是先解決吃飯問題,先吃飽肚子,重點放在經濟建設上,有了家底后再搞原子彈或根本就用不著搞。
從軍事上及國家安全上看,必須有。我們要面對現實,這個世界是用實力說話的,你要么依附于某個大國的軍事力量之下,要么自己擁有一定的抗衡實力。朝鮮,南邊有駐韓美軍軍事基地,東北方向是宿敵日本及強大的駐日美軍。美國早就將朝鮮列入流氓國家,在非正式場合多次宣稱可以對流氓國家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美軍攻打伊拉克給全世界展示的超級實力與橫沖直撞的霸道作風令世界瞠目,一位巴基斯坦軍界人士感慨地說“你要是沒有原子彈,就不要和美國打。”(注:這話現在看來得有條件使用,事實是,這幾年來,沒有原子彈的伊拉克游擊隊也搞得美軍焦頭爛額)這些也應該給朝鮮領導人留下深刻印象。朝鮮面臨同樣的威脅。因此,從軍事角度看,朝鮮必須擁有核武器才能確保國家安全。
從外交上看,有比無好。在外交上,美國一直采取對朝鮮步步緊逼的態勢,當初克林頓政府允諾為朝鮮提供輕水反應堆,以換取朝鮮放棄核計劃,但到了布什政府時期美國又反悔,不執行過去達成的協議。這兩年在中方的努力下進行了多輪朝核六方會談,可就在會談尚未有最終結果之時,美國又開始對朝鮮實行所謂經濟制裁。這明顯是破壞會談氣氛。無疑,美國這樣做是企圖在各方面對朝鮮施壓,迫使朝鮮放棄核武。其實,美國實際采取的政策是不管朝鮮是否放棄核武,都想將朝政權置于死地。但這次事與愿違,反而使朝鮮決心搞自己的核武,結果使朝鮮爆炸了自己的核彈。很明顯,核爆炸提高了朝鮮與美國打交道的籌碼,提高了自己的國際地位,在外交上有了比以前大得多的活動空間。這將在國際交往中為國家取得更大的國家利益。最直接明顯的例子就是核爆后僅一周,2009年10月17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賴斯宣稱,美國愿意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繼續進行六方會談。而兩天前的消息還是美國拒絕了朝鮮提出的在不設條件的前提下與美國舉行會談。
因此,站在朝鮮自己的立場上分析,朝鮮擁有核武器是一種必然的選取,在現階段下,擁有核武器在情理之中。
至于有些人刻意將核彈與“人權”之類掛鉤,則不過是將過去反共反華分子當年辱罵中國的那套轉到了當今朝鮮身上,是一種貫用的無恥罷了。
二、朝鮮是否會因核彈問題在國際社會上更加孤立,物有所值?
有人問,朝鮮此舉會不會因此引發國際制裁等等后遺癥,如果因此而導致在國際上更加孤立,是否物有所值呢?
我的回答是,當然物有所值的!就國際關系現狀來說,拳頭大的是老大,拳頭就是實力,而實力首先是軍事而非GDP之類。有了原子彈,別國對你另眼相看。以中國為例,當年主管外交事物的副總理陳毅元帥曾經高興地說:“有了原子彈,我這個外交部長就好當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鄧小平提到,如果中國當年不是搞了兩彈一星,中國不會有現在的地位。
要說朝鮮今后是否會更加孤立?有可能,但無所謂。因為反正朝鮮已經孤立了,它的經濟政治并沒有搞所謂“國際接軌”,再孤立一點也沒關系。相反因為有了原子彈,就會有更多的國家關注他,可能反而可以向國際社會爭取到更多的東西。(中國當年不也是這么過來的嗎?)
反過來看,如果朝鮮放棄核力量會怎么辦?——這是哈美族們最為熱心的,朝鮮會受到世界主流國家的支持與青睞嗎?就不孤立了嗎?根本不會!如果那樣,它并不會得到西方國家的青睞,反而會被施以進一步的壓力如人權、民主化等。伊拉克的薩達姆就是前車之鑒(現在又有了卡扎菲)。薩達姆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甚至讓聯合國核查人員查了自己的行宮,但仍免不了被美國人消滅。朝鮮首次核爆后二個月,薩達姆就被送上絞架吊死,從這點來看,搞原子彈確實是朝鮮不能放棄的國家選擇。
三、核爆事件對中國的影響如何?
中朝兩國間有著重大的地緣戰略方面的利益,這是前提與出發點。
朝鮮半島無核化是中國的一貫主張,也最符合中國國家利益。但現實是人家已經有了,中國就要面對并學會面對這個現實,將不利轉為有利。從目前來說,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對朝核試進行了態度強硬的譴責,態度鮮明,從好的方面理解,這樣做顯得在第一時間取得主動,將這個問題扔給了美國。
首次核爆后沒幾天,韓國時任首相盧武眩專門就朝核問題來華訪問,報載,這表明韓國將與中國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報紙同樣報道日本也要與中國就這個問題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眼前看來,因為有了朝核問題,中國在穩定亞太地區的重要性方面一時顯得突出了,增加了中國在地區穩定中的分量。當然,如果分寸把握不好,也參與對朝鮮大肆施壓,則會淪為美國人的打手,反而會將朝鮮推到美國一邊,做出蠢事,就象當年蘇聯對中國一樣。
那么,朝鮮核武器是否會對中國產生軍事威脅呢?理論上講微乎其微。朝鮮的核武器更具有象征意義。就威懾來講,朝鮮核武主要針對也是日本及美國這樣的傳統敵對國,而不是中國或俄羅斯。中國與朝鮮從來沒有過根本利益上的對抗,中國與朝鮮的地緣關系及政治制度,決定了中國與朝鮮具有天然意義上的盟友關系,雙方存在利益互補,不會有重大的利益沖突。朝鮮核武器并不對中國產生軍事威脅。
至于中國為什么要就這個問題發表“聲明”并贊成制裁,從好的方面揣測,算是一種策略,做個樣子給老美他們看看(或者也有點拍美國馬屁的味道),當然,一開始應是有點真憤怒,畢竟小金實在不給老胡他們面子,但以后再搞個什么“譴責”之類就是給國際社會演個戲而已,表明中國是個所謂“負責任”的大國(向美國負責?)。現實是人家已經有了,你能把人家怎么樣?外交事務是很務實的,富蘭克林·羅斯福說“外交就是商務”。反正中國不久以后又會與朝鮮握手,重提“鮮血造就的友誼”之類的客套話。對朝鮮來說,中國對朝鮮與美國對朝鮮,哪個利益對朝鮮更重一些呢?不言而喻——中國。站在朝鮮立場看,美國無疑是希望朝鮮徹底垮掉的,稱得上心腹之患,而中國畢竟還掛著共產黨的牌子,雖然人家認為我們早已“修正主義”了。
四、朝鮮核爆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朝鮮擁有核彈,幾家歡樂幾家愁,最受鼓舞的莫過于伊朗。伊朗是中亞大國,并一直雄心勃勃成為該地區領袖,擁有核彈當然是夢寐以求的。伊朗傳統的對手是穆斯林遜尼派掌權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老布什總統當政時,在第一次海灣戰爭結束時保留了薩達姆政權,維持了地區平衡。而小布什一舉清除了薩達姆政權,客觀上為伊朗(穆斯林什葉派為主流)消除了本地區的一個對手,為伊朗在本地區“崛起”起了清道夫作用。就中亞本地勢力來說,當前伊朗可謂一枝獨秀。眼下,它缺的就是手中握有原子彈。朝鮮頂住外界壓力成功核爆,令“紙老虎”們顏面盡失,露出真相,對伊朗也是一個很大的鼓舞,擁有核武器當然也是不變的國策。
韓國與日本自然非常震驚,最感威脅的當屬日本,韓國與朝鮮畢竟也是“血濃于水”的同一民族,日本則歷來是高麗民族的敵人。日本感到威脅感到緊張算是為它前世的惡行付出的一點代價。
這兩個國家因此也更離不開駐地美軍,除非韓、日兩國自己擁有核武器——而這又是不可能的,因而美軍會長期穩定地駐在東北亞。
五、今后走向
一句話,擁有核武器是朝鮮既定不變的方針,至于重開六方會談之類,那只不過是一種外交謀略,說給別人看的。不管今后怎樣,公開或秘密地持有若干小當量的核武器(核武器是很費錢的,保持小當量的核武器,其性價比最高),這是朝鮮不會改變的國策,也是國家生命線之重要保障。否則,就是薩達姆的下場。再以小國以色列為例,據說以色列已擁有200件核武器,就數量來說已是名符其實的核大國。以色列當年搞核武器甚至騙過了它的主子美國的核查行動,也是頂住美國的壓力鐵了心搞的,猶太人當年從納粹大屠殺的血淚中爬出來,最懂原子彈。
六、結束語
歷史是面鏡子,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當年中國搞核武器時,其生存環境與經濟條件與當代朝鮮幾乎別無二致,我們的陳毅元帥曾說過現在聽起來仍然讓人感動致深的話:“叫花子也要有一根打狗棒”“就是當了褲子也要搞出原子彈!”那時我們國家面對美國為首的反共勢力的封鎖遏制,面臨的經濟困難,與當今朝鮮是一樣的。
我們也要看到,世界上的核擴散似乎是一種趨勢,是需要長期面對的一個現實。如何對付核擴散,這仍然是一個完全未能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執行的是雙重標準,與自己的國家利益掛鉤,以實用主義為原則,比如對待印度的核政策與對待巴基斯坦的就不一樣,對待伊朗與對待以色列又不一樣。西方文化自骨子里崇尚實力,美國當前的做法就是以力取勝,實力第一,崇尚單極化,一味推行制裁或軍事打擊的手段,忽略了世界不安寧的主要根源來自于世界秩序的不平等(包括經濟不平等,文化不平等,政治不平等……),而這種不平等的源頭又可以追溯到美國自身,它自己就是這種秩序的主要制定維護者。正是美國自身的所作所為,許多沖突不得平息,反而陷入了顧此失彼的怪圈。這就是現實中的悖論,也將繼續下去,這就是我們身處中的世界。
后記:
十余年來,朝核問題曲曲折折,各方之間充滿了博弈,給人的總印象是:朝鮮越戰越勇,先爆一顆小核彈,繼而又爆一顆大點的,并且非正式宣布退出六方會談,連訛帶詐,大有藐視天下“紙老虎”們的傲骨,利用朝核問題大大提高了身價,基本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老謀深算的美國虛與委蛇,對相關方又打又拉,借朝核問題緊緊拉住了日本、韓國這兩個小兄弟,在東北亞繼續穩住了腳跟;嫌貧愛富講實惠的本國朝野新貴們一開始配合美國搞六方會談,為它人做嫁衣,后來惱羞成怒斥責北朝“悍然”,朝鮮二次核爆后則將歷來表達兩國間關系的“唇齒相依”創新為“正常國家之間關系”(外交部發言人語),而本朝相國此次訪朝(指 2009年10月4日 的訪朝活動——筆者注)似又有重溫“長期友誼”之意味,這種投機取巧鼠目寸光的行為很符合總設計師“摸石頭”的風格。本次朝方對溫相國表示有條件地重返六方會談,也算是給了俺們泱泱大國一點面子,為本朝“盛世”增加了光彩。
(原作于2006年10月19日,2009年國慶假日修改,2011年12月22日潤色)
筆者博客:http://junxuewang.blog.sohu.com/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