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唁金正日,中國高調挺朝!
劉 鈞
一代強人金正日溘然辭世,牽動萬戶諸侯。同時,也觸動中國某些自由派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歡心鼓舞,爭先恐后撰寫賀文,謠言滿地、謊言臆測,實乃荒謬。完全脫離“人性”,與宣傳真正的“人權、自由、民主”相差太遠,不可思議。
眾所周知,朝鮮就是一塊敏感的戰略要地,涉及到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交織著中、美、俄、日、韓各自不同的利益。如果處理不善,就是一只“火藥桶”,有可能將這些國家拖進戰爭的死胡同。
之所以,韓國總統李明博得到金正日逝世的消息后,立馬進入緊急狀態,日本同是如此。然而,美國在東北亞有著重要戰略利益和有影響力的國家,表現得相對穩定。按理說,金正日溘然去世屬朝鮮的不幸,美、日、韓值得慶幸,它們應該“落井下石”,或者干脆使用武力趁機鏟除了之。
可是,美國沒有趁人之危。也許是出于人道,抑或“突發”事件,或又是沒有充分的準備和戰略計劃。接著,韓國慌亂之后隨之穩定下來,同意國內代表人物赴朝鮮吊唁金正日,日本也象征性向朝鮮發了吊唁,美國在斟酌中......
充分的跡象表明,處于選舉的關鍵時刻,美國根本不想節外生枝。俄羅斯同樣如此,保持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符合各國的利益。所以,韓國沒有美國的支持是不敢輕舉妄動的。當然,日本也在看美國,也不想惹是生非。
再看朝鮮,朝鮮國內并沒有“慌亂”的跡象,而是秩序井然,表現出團結一致,沉浸在巨大悲痛悼念金正日的活動中。
為了表明朝鮮的態度,朝鮮公布金正日去世的當日,軍方不同尋常地發射了導彈,意在警告它國不要輕舉妄動。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幾大常委高調地到朝鮮駐北京大使館吊唁金正日可說是打破常規,也可說是向其它國家表明了中國的態度。同時,中國外交部長相繼與美、俄、日、韓外長保持聯系,體現中國的重視,對穩定朝鮮半島局勢有著重大作用。
筆者觀察,不管是意識形態的保護或地緣政治的需要,“唇齒相依”或是“唇亡齒寒”在中朝之間體現出來,可謂中朝關系的重要性。近代歷史以來,包括偉大的軍事戰略家毛澤東,中國先后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始終把朝鮮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上。
不可否定的是,世界在變化,社會在前進,浩浩蕩蕩誰也阻擋不了。朝鮮有選擇自己發展道路的權利,朝鮮政府保障公民住房、教育、醫療、就業等,就是最大地保護“民生”,體現“人權”,實際也是對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挑戰。從發展形勢看,希望朝鮮建設得更好,以特殊的社會價值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