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錫良:快棋比賽,奧巴馬技高一籌!中韓失意!
隨著朝鮮宣布不對韓國演習進行回擊,朝鮮半島上的快棋比賽終于下完了第一盤,事件的結果表明:美朝雙雙成了贏家,中韓雙雙淪為失利者,俄羅斯作為觀眾,隨便吆喝幾句,也獲得了國際加分,日本則只做了個陪襯。
對于中國,之前我多次講到:朝鮮半島的每一次槍響,都是中國的一張好牌,一粒好子。然而,主角不愿意主動出牌,對美、對朝、對韓都是同一個腔調,也就只能充當冤大頭的命了,有人說,朝鮮不回擊了,不正是中國努力的結果嗎?非也!國際社會不會把功勞記在中國頭上,隨著新墨西哥洲洲長理查森的入朝,中國實際上就體會到做冤大頭的委屈了,事情原本是美國搗起的,最后,做結局調停者的角色卻是他自己,中國費了一堆子勁,戴委員勞累奔波了好幾陣,最終定案的時候卻不在朝鮮,中國付出的絕不是戴委員的來回折騰,中國一定還在物資和金錢多方面付出了代價,否則,朝鮮恐怕連面子上的功夫都不會給中國做出來,因為盡管中國誠心做出努力,但朝鮮沒有從中國身上找到“定心丸”的感覺,與其這樣,不如送給中國一個澀澀的果子,吃與不吃都難受。美歐雙方即便爭得面紅耳赤,一旦有戰略需要,立馬堅定地站在同一戰線,共同向世界表明堅定的意志,反觀我們,總寄望用太極手應付一切,總希望能左右奉源,優柔寡斷的后果就是沒有戰略盟友。
奧巴馬年紀雖不大,政治智慧卻令人佩服,他不是簡單地魯莽,他的快棋功力漸趨成熟,短期內,航母在中國的周邊黃海、東海已經實現了進出自如,初步摸清了中國的底線——就是沒底線。在控制韓國的問題上,也是收放自如,打也聽他的,不打也聽他的,對待朝鮮,軟硬兼施,背后暗暗地給糖吃,朝鮮半島打不打與中國似乎關系不大了,美國說了算,在毛澤東時代,中美兩國在朝鮮半島的控制力方面基本算是五五開,相當于甲午戰爭之前中日兩國對朝鮮半島的控制狀態,現在,這種均衡已經不復存在,中國付出了無限的代價,卻只贏得象征意義的影響力,前一陣子,美國給中國施壓,也是變相給中國戴高帽,讓中國不要偏袒朝鮮,實際上是逼中國先在朝鮮面前做惡人,為自己后期外交努力掃清障礙,有人認為朝鮮同意國際原子能專家進入核查是中國的成就,國際社會不會有人相信這個說法,人家州長理查森把一攬子功勞全撈盡了,并且都給國際社會展示了,你戴委員在朝鮮時又展示了什么?在一個不合適的時機提出所謂的“六方會談成員緊急磋商”,誰跟你磋商?磋商沒搞成,卻讓美國說動了朝鮮,即便核查人員無法取得實質性成果,從外交的過程來看,美國比我們成功,這就是外交手腕決定外交成果最真實、最快速的體現,中國那些所謂老沉持重的外交家們不知作何感想?要不要向小奧學學?時機和技巧的把握就這么重要!
朝鮮的金正日同志,雖然成紀較大,身體也不太好,但是,其政治智慧真是了得,幾聲炮響、幾條性命就是他給全世界上外交課的大實例,戰爭沒有嚇倒他,援助也沒有喂飽他,該進的時候他進了,該退的時候他退了,該得到的他得到了,美國人的糖果他也收下了,就說一句“不值得回擊”讓全世界輕松了下來,還落得個“為和平而忍讓”的美名(金委員不是怕了,是策略,該得到的得到了)。別以為他會到此為止,你中國不是想繼續發揮影響力嗎?還得聽我金委員長的,該給我的還得給,不給的話,你連說話的權力也沒有了,你怕打仗,我不怕,你不救我沒關系,我有自救的辦法,六方會談無所謂,跟美國人直接對話更刺激。金正日獨不獨裁與中國沒什么關系,有關系的是中國怎么樣讓自己的付出得到合理的回報,要么放棄這塊肉,要么就叼穩這塊肉,不要想吃水中那塊卻丟掉了口中那塊。我們該考慮一下未來該怎么下棋,總不能老是被別人“提子”吧?金正日同志的外交藝術是值得中國很多人學習的,不老要罵人家獨裁和無知。
韓國就太可憐了,真正叫“賠了夫人又折兵”,這種當槍使的滋味,我相信韓國人自己也很不舒服,但是,又能怎么樣呢?誰叫他的對手是金正日呢?誰叫美國主子那么強大呢?背叛主子怕挨朝鮮打,依靠主子還是挨打,如果韓國不能從事件中吸取教訓的話,韓國人的悲劇運命還將持續下去,希望下一任韓國總統能改弦易轍。
俄羅斯這只“笨熊”真是大大的狡猾,短短的個把月時間,他又出盡了風頭,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吃了大虧,它馬上來個梅德韋杰夫視察“北方四島”,有人以為它是在為中國出氣,支持中國,那是瞎扯蛋的說法,它憑什么幫你出氣啊?它把不得你天天受氣呢?它這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中國:你們中國還不是大國,看看我做大國的風度,空說沒用,視察了才是真的,以后別老講自己是大國了,你們抗議日本,我就讓日本抗議我。最近幾天的朝鮮半島,俄羅斯也是大大地聰明,他不做任何事情,只要大聲說話就行了,說得越激動,功勞就越大,聯合國里越張揚,中國就被邊緣得越厲害,因為在聯合國那個大廳里,俄羅斯的聲音比中國聲音管用,美國更在乎硬實力。朝鮮半島暫時平靜了,俄羅斯其實什么事也沒做,輕松地贏得了話語權,而勞財費力的中國,到了結尾的時候卻淪為可有可無的不相關者,美朝直接調情了,中國還不知道他們聊了什么,不爽啊!
日本人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基本上算是看客,但在東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本人用一種進攻性的“韜光養晦”等待中國的下一步棋,到底怎么下?中國外交部不要只準備“抗議”,否則,下一次可能會在釣魚島上聽到日本演習的炮聲!
一盤快棋下完了,小奧同志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取得了開局勝利,但是,中美之間注定是多番棋的決戰,終局如何尚難預料,我也不想過多分析,因為有些東西不宜說得過透,中國的棋手們,你們能否冷靜地進行復盤?思考一下第二番棋的決戰,勝負交錯是可以接受的,連戰連敗也許會影響很壞,想想吧!
孫錫良(轉載須署名)2010年12月20日星期一晚十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