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評新聞:因為一句“我爸是李剛”,河北大學飆車案轟動全國。而15日凌晨,該案受害者陳曉風一方的援助律師張凱莫名遭到10多名不明身份者襲擊,目前警方已經介入案件調查。而談及“李剛案”中雙方的和解,張凱律師也首次給出了一個新的說法。張凱說,陳曉風一家是因為受到了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最后不得不與李剛和解。
侃評一、誰襲擊了李剛門受害人律師
事實上,不管代理張凱的遭遇是否與其特定的經歷有關,作為律師的他,遭受如黑社會般的恐嚇襲擊,這背后都無疑暗含著不可告人的陰謀。這一切與其說是對他的個人傷害,不如說是對法律尊嚴的褻瀆。這樣的“丑聞“發生在一個法治社會,是公民張凱的不幸,更是社會與法律的不幸。但愿,警方能迅速查明真相,讓露出尾巴的“敵人”盡快伏法,還法律與正義一片藍天。我們也只能祈禱,張凱不會是第二個方舟子。
侃評二、強權的社會
眼下流行一個關于李剛的段子:“公車上,一男的低聲問他旁邊的人,‘您是李剛嗎?’答:‘不是’;‘您爸是李剛嗎?’,‘不是’;‘您有叫李剛的親戚朋友嗎?’,‘沒有’;‘那他媽的抬起你的腳,踩到老子了!’”在許多情況下,老百姓只能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權力的憎惡和嘲弄,但這個段子同時也透露出了人們對權力的忌憚與膜拜。在這種對權力名為痛恨實為推崇的社會思維下,就算今日能夠殺掉李啟銘以平民憤,可這種社會陋習和思維慣性能夠得到足夠的反思與警醒嗎?
這并不是為了批評激情昂揚的民意,而是想就此提出一點:當我們面對社會不公,應當采取辦法遏制不公,盡量在法律(也離不開道德制約)框架內解決問題,而不是激起新的不公,乃至于以暴制暴,走向用拳頭講話的叢林社會。在這過程中,馴服脫軌狂奔的公權力及其受益者至為關鍵;同時也要警惕,追求正義的力量不應淪為不受理性約束的暴力機器。
侃評三、中國的現代家庭教育問題
官二代以前也有,但是沒有“李剛門”,真正的原因是現在的家庭教育,如果不是家里的從小對他的縱容和溺愛,他能變的這么狂嗎?一副好像都是自己對的樣子。什么事都有李剛扛著,我怕什么。當看到好多的狂傲的官二代和富二代或家里的小皇帝。也許我們該反省我的家庭教育和計劃生育政策。
侃評四、我們只是“陳曉風一家”
你爸爸可以“李剛”,但是我們只是“陳曉風一家”。我們看著自己的親人被別人欺負卻只能無能為力。只能默默的哭泣。我們輸的不是理,輸的是權。有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道理看來是不行了。我們該認命嗎?
無題(10年.12.09)
江山如畫,逐鹿中原。
可惜有多少血,白流。
可憐多少白發淚。
天下盡是英雄,唯我獨自流浪。
過的是獨木橋。
不為田畝為蒼天。
問君能勝否?
恰似雄鷹擊空,誰能阻擋我。 QQ:184995982(天下英雄識英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