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鮮半島局勢另一個角度看戰爭
付明泉
去年我和一個在軍方多年的加拿大軍官朋友談到戰爭問題的時候,我表達了我的一些對戰爭的觀點,他說,沒有人喜歡戰爭,但是有時是無法避免,只能一戰。這個觀點我十分贊同。
多年來,人們總是呼吁和平,贊美和平,厭惡戰爭,然而有時也恰恰是這種對戰爭的回避,恐慌,甚至是視而不見,諱疾忌醫,造成了最終戰爭的不可避免和損失贊同。
如果你翻開歷史,你會發現,兩次世界大戰前幾乎除了磨刀霍霍發動準備戰爭者外,大部分國家的政客當時都相信“真正的戰爭不會來臨”,有這種誤判的原因,正是對和平的高估,對戰爭的本能厭惡和刻意回避造成的,從而出現了自欺欺人,最后和平無存,突然的戰爭讓一切損失慘重。
并不幼稚的同樣是獨裁者的斯大林居然不相信已經“那已經閃電戰滅亡了波蘭,占領了北歐,滅亡了法國,還在日夜轟炸英國”的納粹德國對自己的突然進攻,而之前的英法的政客更是不相信德國軍事集團會向他們發動進攻,只希望德蘇矛盾,而絕對不相信有什么世界大戰。
今日的朝鮮半島問題,很多人認為是小問題,或者用朝鮮無賴,很多糊涂的人認為南北韓雙方小國,鬧騰不大之類的話自欺欺人,還有人說,管什么別人家的事情,我們是和平和發展的主旋律,實際上,磨刀霍霍的人,不會因為那些他們要屠殺的飛災橫禍在眼前的人的閉上眼睛念叨和平而對之手下留情。
今日朝鮮半島很類似一戰前號稱歐洲火藥桶的巴爾干半島,而朝鮮問題也絕對不會如有些西方人談到的那樣僅僅是北朝鮮無賴造成的,這個被大國分割的一直流著血的高麗民族,這個二戰后遺癥的領土,這個當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霸的活火山,多個大國的角斗場,正在那里醞釀,醞釀,要有一場驚天的爆發。而西方吃夠戰爭財甜頭的大軍火商,大資本家都在期盼著一場大戰。
朝鮮對于中國的戰略位置無比重要,不論今日的軍事發展到何種程度,戰略地是永遠存在的,換句話說,朝鮮絕對不能失守于美國,朝鮮被對手占領,對手的武器就等于架設到中國北京的郊區,大半個中國的大門被打開,而中國將后患無窮,如刀在頸。朝鮮失守,就等于大半個中國的淪陷。今日中國,與其諱疾忌醫的避免談戰爭,閉著眼睛的自欺欺人的念著和平,還不如面對現實的看到戰爭,當戰爭無可避免,就正視戰爭,準備戰爭,投入戰爭,甚至擁抱戰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