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續6)
美國重返亞洲及其影響
美國重返亞洲伊始,就在中國周邊動作不斷,頻繁制造事端。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緬甸等南亞國家針對中國都有所動作,“天安艦”事件,釣魚島事件,南中國諸島問題上針對中國發難就更加公開明朗化,在激烈斗爭的背后都是美國的支持和慫恿,美國一會兒公開跳到臺前明火執仗,一會兒隱蔽又躲到臺后虛偽調解,美國的魔爪伸向哪里,哪里就是翻天覆地,熱鬧非凡。這既是為美國加強美日韓同盟,擴大在亞洲的影響和存在,圍堵遏制中國,打亂阻擾整個亞洲地區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勢頭,也是為在亞洲召開的東盟會議、東南亞防長會議、20國集團會議和APE會議所做的精心準備和布局。這幾次會議都在亞洲國家中召開,對于亞洲國家協調立場,加強合作,促進亞洲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由于美國從中作梗,雖然,會議照常開了,各國領導人也進行了面對面的直接交談,但由于幾次事件的攪擾,各國之間信任不夠,就有點各懷心事,氣氛微妙,最終在這些會議上各國領導人都只能是各自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取得實質上的進展并不大。在此基礎上,我們不得不重新評估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的影響和意義。
美國的世界霸權是帝國主義老殖民主義政策的翻版,具有極強的攻擊性,就是制造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矛盾斗爭,并把這些矛盾斗爭持續推向戰爭的邊緣,而由霸權主義國家把控矛盾斗爭趨勢,達到打擊對手,稱霸世界。以炮艦和軍隊直接占領其他國家,把其他國家變成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或者附庸,掠奪這些國家的資源,強制這些國家開放通商口岸,打開這些國家的商品市場。隨著世界各國的民族獨立斗爭的加強,帝國主義的老殖民主義也逐漸土崩瓦解,隨之而來的就是世界霸權形式下的強權政治,帝國主義就是通過強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力量,把他們的意志強加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頭上,霸權主義下的強權政治是資本帝國主義老殖民主義在新形勢下的另外一種體現。美國的世界霸權就是通過主導世界政治、軍事、經濟領域的話語權——就是在這些領域既制定規則又充當裁判,制定和提出各種有利于美國而壓制對手的規則與議案,制造這些領域的矛盾斗爭,控制局勢,強奸民意,推售私貨,謀取己利。自從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英帝國逐漸衰落,美國就走向了世界霸主地位,就是在美蘇爭霸時期,也沒能真正動搖過美國的世界霸主的主要地位。美國每年都對世界各國的人權、軍事、經濟按照美國人的習慣標準進行評估作出報告,并以此為依據,按照美國的好惡,把一些堅決反對美國的國家,定位成獨裁、恐怖、無賴、人權狀況惡劣、沒有自由的危險國家,美國又通過一些國際機構(例如:聯合國的聯大會議、人權、世貿、各類法庭仲裁機構等)造勢形成一些制裁決議,對這些國家分別發動不同形式的政治、軍事、經濟封鎖制裁,甚至是戰爭打擊,把美國的國家意志強加于世界和其他國家頭上(多年來,在這些機構中,大都是由美國及其追隨者提出的議題,并以此來劃線戰隊,由于其他國家沒有質疑反對這些議題的能力,就只能是跟風起舞,隨波逐流。使得美國就完全可以利用和綁架這些國際機構,強制推行美國的霸權主義的新殖民主義政策,為美國的國家政策利益服務,把這些國際機構幾乎變成了美國的國家的政府機構。)。韓戰、越戰、阿富汗戰爭、轟炸南聯盟、伊拉克戰爭、國際法庭的一些裁決、世貿談判中的一些主要規則等,無不體現出美國的國家意志的影子。
美國要重返亞洲,就是看中亞洲未來經濟發展前景和巨大的新興市場,美國既想要從亞洲經濟快速發展中獲得利益,美國是要遏制中國和整個亞洲的經濟發展,防止有能夠形成挑戰和威脅到美國霸權的國家和勢力。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是一個整體,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聯系緊密,消長互存。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需要多方面的條件來支撐,特別要依賴本地區國家的共同發展,才能有足夠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和良好的市場環境,也才能有抵抗各種經濟危機的足夠力量,地區國家的共同發展是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國是如此,小國更是如此。原來日本的經濟騰飛,亞洲四小龍的興盛,對亞洲經濟的發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后來都被美國使用各種手段打壓下去。近年來,亞洲經濟的重新崛起,從中國改革開放開始,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了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形成了許多亞洲國家經濟發展齊頭并進的趨勢,如:東盟、日本、韓國、印度都走向了經濟快速發展的軌道,整個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勢頭都很好,和中國的快速經濟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呼應互補關系。面對世界兩次金融危機,中國和一些亞洲國家都能比較快的度過危機,快速恢復了經濟發展活力,這說明整個亞洲的經濟發展是來勢迅猛,勢大力足,亞洲經濟的發展的潛力巨大前途廣大。
美國重返亞洲的整體目標,就是要把的霸權主義強加到亞洲國家頭上,美國重返亞洲現實目的:一是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就意味著未來巨大的商機和市場,美國要達乘亞洲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從亞洲國家經濟發展中獲取盡可能多的經濟利益。二是要阻止打擊亞洲形成有如像中國這樣的能夠威脅到美國霸權的國家和地區集團勢力。美國要與整個亞洲國家抗衡,必然是力難從心,以鞏固擴大美日韓軍事同盟為契機,挑起亞洲各國家之間的矛盾斗爭,打拉結合,首要挑起亞洲國家與中國的矛盾斗爭,孤立打擊中國,把斗爭的矛頭指向對亞洲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中國,就成了美國在亞洲的主要戰略目標。
美國的霸權政策能否在亞洲推行成功,一是要看美國的實力和在亞洲一些國家的影響力,美國的實力越強,控制影響亞洲國家就越大,這點對美國能夠分化瓦解亞洲國家很重要。二是要看亞洲國家對美國的霸權政策的認識程度,對自己的國家發展條件需要的判斷。如果所有國家都能夠認識到美國亞洲霸權的自私性、歧視性和局限性,也認識到一個國家的發展主要是依靠自己,那么,亞洲國家就能夠克服各種困難,求同存異,尋求更多的共同利益,達到一定程度的團結一致,抵制美國霸權,謀取各自國家乃至亞洲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美國為了控制世界的主要戰略資源石油,在世界上盛產石油的中東,利用各個國家之間的民族矛盾與領土糾紛,支持一些國家,打擊一些國家,把一個十分富有的中東,搞得矛盾重重,戰禍連連,國家四分五裂,人民水深火熱,遺禍延續,看不到終結之日。這都是美國主導插手干預中東事務的惡果,這樣的深刻教訓,不能不引起亞洲國家的警惕和重視,亞洲國家決不能重蹈中東的覆轍。有些國家認為:美國重返亞洲是圍堵遏制中國,這話也對,但,也不全對。中國的經濟是亞洲經濟發展發動機,中國的經濟發展首先是與中國周圍亞洲國家的經濟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中國經濟發展對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可低估,美國主要打擊遏制中國的經濟,不能說對亞洲其他國家就沒有影響,其他國家要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中國有句俗語說得好“隔鄰失火,殃及魚池”,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要受到沖擊是必然的。美國是要保持世界霸主地位,美國重返亞洲就是要美國的霸權延伸到亞洲,在亞洲稱霸,是要打擊遏制任何有能夠挑戰和威脅美國的霸權的國家或者是國家集團勢力。今天,也許是中國首當其沖遭受美國打壓,今后,如像東盟、印度、日本這樣的經濟實體一旦真正發展起來了,具有挑戰和威脅美國霸權的實力,同樣都會成為美國的遏制打擊的主要目標。美國要打擊遏制中國,必然是利用與美國有同盟關系的亞洲國家首先充當馬前卒打頭陣,先受其害的就是這些亞洲國家。有一些亞洲國家抱著天真僥幸心理認為:只要抱住美國的粗腿作為救命稻草,就可以壓制住中國,使自己國家處于矛盾斗爭的有利地位,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也是十分危險的癡心妄想。首先,一個國家的發展應該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這也是最可靠地力量。美國的亞洲戰略是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基點,中國是亞洲最主要的經濟實體之一,美國想一口把中國吞掉,實在不容易。中國經濟科學良性發展,具有巨大的商機和市場,對美國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美國不會放棄一切可能與中國合作的機會。在亞洲也并不是所有國家都要去抱美國這個粗腿,就是死心塌地緊跟美國跑的也是同床異夢,基于這些,中美國家之間的關系雖然有矛盾斗爭,但面對國際上的共同挑戰和各自的國家利益,也有很多相互協調合作空間,這種大國之間的互動合作不但不可避免,而且還很重要,利害相權,美國為了更大的利益會毫不猶豫的犧牲小的利益是很自然的。美國在一個遠離本土來直接挑戰中國,其能力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占有天時地利人和。美國在亞洲挑戰中國主要還是支持慫恿亞洲國家與中國直接沖突,在發生沖突中,中國當然要受損失,然而,受損失更大的還是這些與中國直接沖突的國家,跟隨美國越緊,挑起的沖突越大,直接沖突的國家,受到的傷害也越大,事實就是如此。
美國的奉行霸權帝國主義政治、軍事、經濟政策,是造成美國金融危機的主要根源,霸權主義具有極大的進攻性,也是世界戰爭的主要根源。我曾經把霸權主義稱之為“國家恐怖主義”,因為,他與現在國際上的恐怖主義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的實際結果都是一樣的:恐怖、毀滅和殺人。不同的是:一個是國家公開行為,針對的是軍隊和戰略目標(一旦開戰就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使用的是威力巨大的現代化的先進武器,造成地區和國家之間的恐怖和不安。一個是族群或個人的隱蔽行為,針對的是隨意民眾目標,使用的是一切可能的殺傷武器,造成民眾群體的恐怖和不安。這兩者都是反人類社會的,戰爭雖然是軍事斗爭,但,戰爭造成的平民傷亡比恐怖襲擊直接針對平民的死亡多的多,現代戰爭的遠程轟炸,卻加大了沒有防護能力的平民的死亡。所以,戰爭對人類的毀滅性比一般恐怖襲擊更強大殘酷,霸權主義所奉行的戰爭政策,其實質就是國家恐怖主義。人類要進步,就要鏟除一切霸權主義,消滅戰爭和恐怖主義,要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美國要挑起亞洲國家與中國的矛盾斗爭,傷害的不僅僅是中國,也傷害了亞洲國家,破壞了亞洲的和平和發展,是要損人害己,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天安艦事件”不僅僅傷害的是朝鮮,也傷害了韓國。確切一點說:是傷害的整個朝鮮人民,使朝鮮南北矛盾更加尖銳復雜,與朝鮮半島和平與統一漸行漸遠。最近,又發生了南北炮擊事件,這都是李明博決心當美國走狗,一再在南北敏感地帶進行韓美軍事演習挑釁所致,我想:誰都不愿意看到外人在自己家門口經常揮舞拳頭。李明博要依靠美國壯膽坐大,是倒行逆施,與前任的南北和解統一漸行漸遠,首先損傷的是整個朝鮮人民的利益,李明博也是要受到懲罰的。“釣魚島事件”是要直接打擊中國,但,日本作為事件的挑釁者,不可能逃脫受打擊的命運。日本有一種島國不安心里作祟,總想對外侵略擴張,為了染指中國的釣魚島,就不顧歷史事實,甘愿充當美國的馬前卒,公然挑釁中國的核心利益。日本與美國合謀私下把二次世界大戰后,已經歸還給中國的釣魚島的制權給日本(而領土主權在中國),日本就想以此霸占中國隊釣魚島,實在是利令智昏。中國的堅決有力的反制,使日本捉襟見肘,俄總統登上二戰為打擊日本侵略而占領的北方四島——這多少還有一點說得過去的理由,日本就更是亂了方寸,這用得著中國的一句俗語,叫做“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次日本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丟人現眼(不過,日本的侵略擴張,與日本的軍國主義復活相關,這不得不引起其他國家的警惕和關注)。雖然,日本上層一再投靠獻媚美國,但,由于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日美之間有不可逾越的糾結(兩顆原子彈),日本的大多數下層民眾都是無法接受美國的。值得注意的是,日韓都想抱美國的粗腿在東亞鬧點事,結果是:俄總統登北方四島和朝鮮炮擊,如果日韓還不驚醒,只怕還會有更加嚴重的后果。
美國是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同樣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表面上是美國威風八面,左右投緣,而實質是,在這幾次事件較量中,更加暴露了美國的自私本性和紙老虎原形。在這幾次會議上一些亞洲國家對美國若即若離的疏遠,也表現出了對美國插手亞洲國家之間雙邊事物糾紛的擔心和疑慮,這是對美國的亞洲霸權政策的最大否定和打擊。這幾次事件,美國雖然煽動了一些亞洲國家對中國的對立情緒,對中國的沖擊也是明顯的,但,中國也借此向外界表明了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的決心和信心,以及中國維護國家與地區安全與和平,共同發展的愿望,使亞洲國家清楚明白了,與中國必須要理性交往,這未必不是好事。亞洲國家只要能夠排除外來干擾,自強自立,求同存異,使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彼此的爭端,互惠互利,共謀發展,一個平穩持續發展的亞洲就會到來。美國重返亞洲,也只能是以合作平等的方式參與,互利互惠,共同發展,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利益;把霸權主義擴展到亞洲,挑起國家之間的事端,打擊遏制他國,又想要謀取己利,必將遭到大多數亞洲國家的抵制和反對,受到懲罰和失敗。一個國家的事情主要靠這個國家自己來解決,亞洲的問題主要靠亞洲國家共同來解決,國家之間的雙邊問題主要靠當事國來協商解決,這些矛盾一旦成為強力國家集團的利用工具,就會使利益多元化,矛盾就會加深擴大,變得更加復雜,斗爭就會升級,變得更加激烈,中東就是如此。爭奪中東是為了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亞洲有很好的人力資源和巨大的市場,人口多,金融和制造業很發達,具有很好的經濟發展潛力,在全球經濟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的地位,要保持亞洲各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就要防止亞洲成為第二個中東,這需要亞洲國家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不可一世的美國的霸權帝國,就是靠能夠與黃金一樣硬挺的美元來支撐,而支撐起美元的是美國領先世界其他國家的巨大的科技優勢。美國的科技優勢主要首先用于軍事,美國的經濟發展,主要是控制世界主要戰略資源,制造挑起世界地區和國家之間的矛盾沖突和戰爭,控制販賣軍火賺錢。美元的霸主地位把世界都變成了美國的加工廠,美國在世界發行大量的美元債券,美國把武器賣給其他國家打仗殺人,而賺回的是美元,用美元又從其他國家買回的是美國人需要的價廉物美的生活必須品,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民受苦受難受剝削受壓迫,而美國人高高在上,過著優余的富裕生活,由全世界人養活美國人,這就是美國自由平等世界的價值觀。不過隨著世界人民的覺醒,世界的民族和國家要求和平和發展的趨勢越來越強烈,和平與發展成為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世界各國的快速發展進步,進一步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美國霸權下的金元帝國就要逐步瓦解崩潰,這是必然的,美國要挽救失敗的危機,唯一的辦法就是改弦易轍,放棄霸權政策,這恐怕很難。
這些年來,美國一直炒作中美貨幣匯率問題,為了讓人民幣升值,美國想盡一切辦法,無所不用其極連續向中國施壓。造成中美貿易順差,是美國長期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造成的,美國民眾非常需要中國制造的價廉物美生活必需品,而美國又沒有適用的商品賣給中國,也就是說美國的一些中低端產品在中國已經沒有了競爭優勢,就造成了中美貿易順差和美國內失業率上升,這純粹是個市場行為,美國非要迫使人民幣升值來解決美國內失業率和中美貿易順差。人民幣升值只會造成中國出口商品漲價和中國內失業率上升,也會使美國民眾隨著生活日用品漲價而加重生活負擔外,美國不買中國的生活必須用品,也會從其他國家進口,解決不了美國內失業率和中美順差問題,還會加劇另外一些危機。中國當然不會順從美國的意愿,而做出這種有害無益的自殺行為,中國也沒有責任和義務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去解決美國內的問題,中國要按照自己的計劃發展經濟。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狀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也會影響著與中國經濟貿易聯系緊密的國家,為了中國和與中國經濟貿易聯系緊密國家的經濟平穩持續發展,中國有責任也必須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最近,美國又使出大量印發美鈔,使美元貶值的新招,各國競相仿效,其影響如何,我們將拭目以待。盡管美國的新招層出不窮,如果美國不放棄霸權主義,美國的經濟危機就會持續加深。
霸權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怪胎,是不會被國際社會所接受的,主張多級世界,就是世界各國對世界霸權的否定,一個發展中的未來世界是不會允許有新的霸權存在,那些妄想稱霸世界的狂妄之徒最好趁早放棄惡念。世界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就是要反對和唾棄霸權,一種新的霸權代替另一種霸權,是世界歷史的倒退,無論是什么樣的霸權,都要遭到世界人民的發對。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今后,無論中國發展得多么強大,都不會稱霸。中國就是要堅決反對霸權,為建設一個公正、自由、平等、和平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反對世界霸權的最好方式,就是促進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只有國家和國際社會都發展進步了,國際社會才不會接受霸權主義,也有力量反對霸權主義。在復雜的國際斗爭中,永遠都只能是,有一個主要戰略目標,一個主要中心任務,一個主要孤立打擊對象。主要戰略就是要在國際上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實現多級世界;主要任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復興;主要孤立打擊對象就是堅持頑固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的國家。美國在世界上頑固堅持霸權主義,就注定中美博弈要持久持續下去,請那些天真而浪漫的精英們,放去你們的幻想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