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開始“理解”李鴻章!
前幾年,中國的某些改革精英們在一片“反思”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史的熱潮中,以影片“走向共和”為代表,掀起了為大賣國賊李鴻章喊冤叫屈的波浪。我當時感到又氣氛又不能理解:這種公然歪曲歷史,美化歷史罪人的思想和行為為何有了滋生的土壤?通過近幾年的觀察,我終于信服了一個常說的道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當一個事件在歷史上發生的那個時代,那個時刻,社會上的不同階層,不同人士,不同觀點必定對這個事件的本身持有不同的見解,采取不同的處理辦法。其事件本身的性質和后果也會因種種原因在當時的環境下難以定論,只能讓歷史的發展最終為當時的歷史事實去做結論。所以有許多歷史學家,也只能扮演“事后諸葛亮”的角色,用后人“高明的”的眼光,去分析當時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如何如何!然而,如果客觀地觀察和思考一下,這樣的現象非常常見:我們每天所做的一切事情,到頭來都要經受歷史的檢驗,都要經受歷史的旁觀者,也即“事后諸葛亮”----- 聰明的后人們這樣那樣的“分析與評說“!
現在的歷史定論李鴻章為賣國者,也許,李鴻章在歷史的當時確實有“許多的苦衷“,有“許多的無奈”,面對西方列強,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他確實是無力回天,他確實是“忍辱負重”,以他個人的最大力量,為中國爭取了“最小的損失”,他身后身背罵名是他的悲哀,也是世人“旁觀者”自做“事后諸葛亮”的悲哀!
我想,今天的世人還是應該“諒解”李鴻章,應該理解他的“賣國有理”,“投降無奈”,因為,在那個時代,在那個環境,他不能以現在“事后諸葛亮”的思想而行動!我們“理解”李鴻章,因為即使在現代,一些當代所謂“聰明人”的思想和行為怎樣能夠保證不重復昨天歷史發生的事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