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咋就深重的災難無盡頭?
海地,這個加勒比海北部的國度比較陌生,沒有隔著“向風海峽”對岸的古巴了解多一些。原因有二:一是古巴與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海地與中國臺灣的中華民國建交;二是古巴是個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而海地屬于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
過去關于“海地信息”也都是一個耳朵進去另一個耳朵就出來了,再說信息也不較少,關注度很低?!昂5匦畔ⅰ蹦茉诖竽X里留存的,還是從中國維和警察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開始的,起碼知道咱們的維和任務完成很不錯,但也知道海地這個國家很亂。
海地原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人居住地。1492年,哥倫布航行至此,將該島命名為伊斯帕尼奧拉島,即“西班牙的島”,1502年正式成為西班牙殖民地。百余年印第安人便絕跡了,說是由于“天花”,真是“天花亂墜”天知道。
后來西班牙人販運非洲黑奴到海地,從此海地成為黑膚色占據多數%的國度。歷經了二百年,由于西班牙已經全然衰敗,西班牙將海地割讓給法國。然而又經過百余年法國殖民統治,在海地暴發了“獨立戰爭”,1804年起義軍成功,宣布獨立,成立共和國。
然而獨立后的海地并不太平,百十來年換了90個總統。1915年美國入侵,相繼扶植多個傀儡統治者,也未改變海地亂象。接下來的統治也只能說是“親美”的還是“不親美”之分了。1990年起,阿里斯蒂德幾經重返總統職位,2004年叛軍迫使阿里斯蒂德逃離海地。那么,海地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就是維護著阿里斯蒂德總統而來的,這也符合美國利益的。
其實,海地自1915年美國入侵起,“民主制度”、“法治框架”等都是第二個“美國”,加上西班牙、法國三百年的殖民統治,按照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論調,這不“海地狀態”已經達到了他們對中國的理想境界了吧?也不是有人將“海地”稱為美國的“第51個州”了嗎?
“相比較而存在,相比較而鑒別?!边@個可以應用于“向風海峽”兩個隔海相望的國度,一個是海地,另一個是古巴。按照有些精英的說法,“前者是民主的,而后者是獨裁的”,然而結果截然相反。前者是沖突騷亂的,而后者是平等安居的。然而這些不是本文的主題,不再表述。本文的主題是:海地,咋就深重的災難無盡頭?
海地除了政治、經濟、人文之亂象,今年自然災害極為嚴重。2010年1月12日海地發生里氏7.3級強烈地震,造成約30萬人死亡、30多萬人受傷。死亡人數超過1976年的里氏7.8級的“唐山大地震”24萬人死亡數和2004年“亞洲海嘯”22萬人死亡數。死亡人數奇高與海地政府在救災之亂象是密切相關的。
然而,在這震后重建剛剛起步之際,另一場可怕的災難 —— 霍亂又降臨到他們的頭上,使這個西半球最貧窮的加勒比海國家雪上加霜。海地當局于10月24日宣布全國進入“衛生緊急狀態”,11月9日又宣布霍亂疫情為影響本國的“國家安全問題”。也就說霍亂疫情日趨嚴重。其中,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不力,加上缺醫少藥,以及暴雨、颶風等天災的影響,霍亂疫情非但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日益嚴重。
截至11月19日,死于這一傳染病的人數約1200人,另有近兩萬名患者住院接受治療。有關專家警告說,未來一年內,海地可能會有20萬人染病,超過1萬人死亡。同時,海地因霍亂引發的暴力示威活動和騷亂事件愈演愈烈,嚴重影響了疫情防治和國際救援工作。
問題是暴力示威活動與霍亂疫情的“源頭”相關,海地有關實驗室分析結果表明,這次暴發的疫情為傳染性很強的01群小川型霍亂,而引發此次疫情的菌株源自南亞。海地官方因此認為,尼泊爾籍維和士兵是這次霍亂疫情的“源頭”,一些政府高官還公開指責尼泊爾籍維和士兵將霍亂傳入海地,給他們的國家帶來又一場災難。
針對上述說法聯合國維和部隊予以否認,并指出這只是一個“毫無事實根據的猜測”。經檢測,尼泊爾籍維和士兵駐地附近的河水并不含霍亂病菌。但是,當地民眾心中的怒火并未平息,他們的示威抗議活動逐步升級。11月15日,海地第二大城市海地角發生自疫情暴發以來最為激烈的民眾抗議示威活動。上千名示威者在街道上設置障礙物,縱火焚燒當地警察局,包圍位于市郊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基地,并與維和部隊發生沖突,造成至少2人死亡、10多人受傷。
然而,海地定于11月28日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當地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大選日期臨近,各黨派之間的爭斗日趨白熱化,不排除有人借霍亂之機挑起事端,擾亂大選,以達到其政治目的。有人說,“不斷蔓延的霍亂疫情以及頻發的暴力騷亂事件,卻給此次選舉蒙上了陰影”。那么,可不可以這樣說,各派的政治圖謀,將會給災難雪上加霜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