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一滴可
美國人印鈔票、歐洲人接訂單、中國人輸送廉價產品還遭“反傾銷”,老外賺了我們的錢,還怪我們不好。想想我們也該思考一下,我們的GDP來得不容易,不僅辛苦,還給自己子孫留下了很多污染,人家為什么賺得輕松,還怪我們這不是那不是的?根據平時的了解和接觸,覺得有幾個“大竅門”恐已被老外把握,故使他們有恃無恐,說來與大家聽聽,看是否成立。
老外賺中國人的錢,起先他們并不清楚多少門道,也是“摸著過河”的,現在他們清楚了,我看主要是熟悉和把握了以下幾點,即發現有諸多門道,賺錢的多少,完全在理解與把握的水平。我大體歸納為三點,如能熟悉和把握這三點,無需專門研究賺錢的“門道”,到處都有“嘩嘩肥水”的漏斗。把盆和鉢接著,站著哼小曲就是。當然,這也許是很多中國人解秘和傳授給他們的。
即:1、中國人愛面子,特別是有點權勢的人,你給他面子,他給你錢。政策與個人好惡傾向都是錢,省和賺是一樣的。若有洋人給他做兒子、孫子,那是很大的面子。項目、資金、政策…,試問哪個領域沒有“面子”的潛規則在運行?僅舉一例:力拓6年賺的7000億,就是胡士泰從“面子”入手的,當然,其后的人情、賄賂也要跟進,這是維護面子,俗稱“糊面”。有身份的人肯受賄是“給面子”,不然,豈不成了強盜們赤裸裸的分贓?
2、中國人喜歡飄在水面上發燒;文化人稱作“浮躁”,要靜下心來、沉下身去難,要搞幾十年接力的探索研究更難,默默無聞地做研究是“傻事”,最好做一分鈡就見效的事,通氣。“跨躍、超越、跳躍、飛躍”最能激動人心。蛋白質可以用“三聚氰胺”合成;“一滴香”可使清水變高湯;高糖醇就是高級蜂蜜…;產品可以“山寨”得逼真,就是沒有自己的“靈魂”,化錢買“靈魂”賺點小錢,就覺得很了不起,發飆。技術、品牌、創新…;那是忽悠自家人的廣告。例:5億臺電腦、數十億瓶可樂…都在為老外輸送“肥水”,并將繼續源源不斷。
3、在中國社會,人情與結網是第一位的,法網很難PK權網,“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約定成俗,這就難以容納有獨立思想、守規矩而有真本事的人才。因此,很多隱形的“肥水大管道”中國人自己看不到,或看到了也堵不住。老外們卻深諳中國的“筑巢引鳳”之法,收羅了大量的中國青年才俊。中國父母辛勤培育的青年學子,現在至少有250萬~300萬在幫助老外搞研發創新,這是老外日后能長期汲取中國“肥水”而鋪設的管道。我們能吸引他們回來嗎?有多少人清楚這塊“肥水”的計量單位是什么?是多少?
所以說,老外賺中國的錢,了解和把握了這幾點后,“門道”只是機會而已,無需特別的專門研究。按理說,當今全球化的經濟,真要堵住“肥水”不外流,是不現實的,只是大家要雙向流,而不能老是單向輸送,這就不公平、不仗義了。但老外沒說我不給你呀,是你自己不改“落差”,我們也沒有辦法,看你們180萬裸官,寧愿將家屬子女放在我們那里作“人質”,也不想自己改呀。這就是賺了錢還賣乖。你說我們這不是“打落牙齒往肚里咽”嗎?
你看老外印鈔票,入IPO、控核心技術…還要我們負責任,你說我們這是怎么啦?我們要不要改?這些陋習與體制不改,我們的經濟發展,就猶如成了世界的“訓鹿場”,老外割我們的鹿茸,取我們鹿寶,留給我們自己的,卻是一片糟蹋的草場。大家說是不是這樣呢?這是我們的軟肋,已不全是經濟的事了,或許這也是中央要積極、穩妥、加快政治改革而看到的危機!2010-11-18 (歡迎批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