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詛咒的市場化改革
——評析“11.15”慘案的社會原因
探險勇者原創
2010-11-16
在舉世矚目的世博會剛剛落幕之間,上海發生了驚天慘案——“11.15”高層建筑火災。到目前為止,死亡五十三人,住院七十余人。一百余家庭失去家園與財產。一棟高層建筑燒得只剩黑乎乎的建筑外殼,慘不忍睹。據初步查明,是無證電焊工違規操作引發的責任事故。四名責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p>
痛定思痛,我們面對一百余個家庭的血淚,不得不思索這起慘案的深層次的社會原因。新中國的前三十年,由于建筑工程與建筑隊伍嚴格的管理,不可能出現無證操作。所有在編建筑工人無不進行嚴格的培訓,持證上崗,例如上海建工局系統有眾多的中專、技術學校、職工學校等專業培訓單位。工程系統各個工種配備齊全,工程操作工藝嚴格規范,公有制的終身職工技術熟練,因此,很少會發生如此嚴重的責任事故。上海沒有,全國也沒有發生這樣的駭人聽聞的工程火災。因此,計劃經濟時代的工程計劃管理,具有科學性,安全性,合理性和高效性。改革開放以后,摧毀了工程計劃管理體制,形成新的工程市場管理體制。工程市場管理體制具有以下弊端。第一,.建筑隊伍不穩定。公有制的建筑職工大面積下崗失業,建筑全行業成為農民工的天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臨時組合的“游擊隊”遍布全國。技術不過關、不熟練者比比既是,各工種配備不齊,無證上崗家常便飯。部分項目管理人員的不具備經驗和資質,濫竽充數。有的管理人員不按規范嚴格管理?,F體制下的建筑工程隊伍的素質與現代化的工程施工不相適應是建筑工程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去年,作為具有一百余年高層建筑施工史的上海,竟然發生整棟高層建筑倒地的重大事故,(不是上海建工集團施工)以及全國各地連續不斷的建筑事故均是例證。第二,建筑市場無序競爭。建筑市場充滿關系、回扣、權錢交易,是腐敗的發源地。所謂競標,極大部分是做做樣子。工程建設單位普遍存在“包工頭承包制”(中國特有的改革成果),一些既沒有全面管理經驗,又沒有項目經理資格的包工頭掛靠有資質的建筑工程公司,利用建筑市場的無序混亂,使用賄賂手段,大行其道。第三,工程層層轉包,層層盤剝。與計劃管理體制不同,工程可以總包后分包,有的甚至轉包五個以上的層次,造成管理混亂。第四,利潤第一,不顧安全與質量。建筑工程市場的公關賄賂和層層轉包造成高額經營成本,私人老板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盡量降低勞動成本與安全成本,原料成本,最終都會危及工程安全與質量?! ?/p>
建筑工程市場體制存在的四個方面的弊端,是造成建筑工程事故的根本原因?! ?/p>
“私有制是萬惡的根源”,(馬克思)正是私有化和市場化的改革,改掉了具有系統性管理、合理性、安全性、科學性、高效性的建筑工程計劃管理體制,改來了滋生腐敗,事故頻發的市場體制?! ?/p>
這種體制,致使工農大眾流汗、流淚又流血。這樣的改革,難道不該詛咒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