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多盛事,奧運世博剛完,亞運又來了,雖說規模影響不能比,但一樣要轟轟烈烈,風風光光,當然了,也要一樣“不差錢”。開幕式平淡無奇假大空,外國人看不懂中國人懶得看。不過那四十五條龍舟確實挺有特色,五彩繽紛浩浩蕩蕩,我卻偏偏不爭氣地想到了隋煬帝下江南,罪過罪過。
隋煬帝好面子,除了龍舟,他還辦了件稀奇事,為了向外夷宣揚大隋的富足,下令將城內外的樹木都纏上絲帛,商人必須穿華麗的衣服,賣菜要用精美的草席鋪地,外國商人吃飯一律免費,還要說:中國豐饒,吃飯不要錢。可偏偏老外直腸子,不懂得華夏國情,問道:貴國也有窮人,衣不蔽體,為何不把絲帛給他們,卻要纏在樹上呢?
一片琉璃,足以救濟百戶災民,一顆玉石,足以建學堂一所。楊廣懂得卻不這樣做,不惜奪天下之衣食,荼毒天下之肝腦,來滿足一己之私,粉飾一己之容。實在是視天下為私產,百姓為仆畜,如何揮霍糟蹋,草民們不僅無權評說,還得歡呼贊頌,因為既然朕即天下,朕的面子自然也就是天下的面子。
例如現在,到處在建光怪陸離的燒錢建筑,辦全球矚目的無用盛會,覺得有面子。我說這面子爭得也太昂貴了些,為何不問問那些失業,失學,流離失所的人們,愿意要面子還是里子呢?
縱觀歷史,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當其勃興之時,往往居弱自強,剛健淳樸;而衰敗之時,必是虛榮浮夸,文恬武嬉,繼而廉恥喪盡,四維斷絕。
一個國家,最可驕傲的是什么?一是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二是軍力強,科技強;三是能以獨到的價值觀和制度優勢引領時代,影響世界。真到了這一步,自然國人外人都看在眼里,又何須勞民傷財去炫耀呢?
一個國家,最可寶貴的是什么?要有能最廣泛凝聚人心的共同理想,最普遍參與的政治制度,最公平的分配制度,即:均言,均權,均富。有了這些任何財富都能創造,任何災難都能抵御,任何強敵都能戰勝。否則,再光鮮的面子終將被撕破,再厚實的家底不過為敵寇備罷了。
古語有云,得天下之名,必受天下之咎。名無其實,大禍臨身。又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慎之慎之!勿使前人后人哀今人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