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要求全市大學生進行以“六個一”為主要內(nèi)容的社會實踐,即大學生就讀期間種100棵樹;帶薪實習1個月;到農(nóng)村與農(nóng)民同吃、同住、同勞動1個月;到企業(yè)或服務一線做工1個月;開展學軍1個月;撰寫1篇有價值的社會調(diào)研報告。重慶官方稱“這6項實踐活動,主要是倡導大學生積極參加,并非強制約束,不與學生的學分掛鉤,也不作為大學生拿畢業(yè)證的一道門檻”。筆者覺得“六個一”意義非凡,即便不強制執(zhí)行,也要大力倡導和引導,因為其核心是讓未來的人才具備足夠多的常識,大學生中的一部分將成為未來的國家精英,常識關(guān)乎國家未來。
種樹和撰寫社會報告沒什么好說的,故不是輿論的重點,焦點在“學工農(nóng)兵”。反方的主要觀點是:1、行政不應當干預教育;2、可操作性有些問題;3、最應該“學工農(nóng)兵”的不是大學生而是官員;4、千萬別一刀切。
這些觀點似是而非。中國的教育存在大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由于教育的問題歸根結(jié)底是出在“錢”字上,單純指望教育部門糾偏未免過于天真,所以需要另一股力量參與,行政引導就是其中一種,引導不等于干預。騰出36家國資企業(yè)中的5000個實踐崗位用于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也只有行政力量才行。可操作性問題屬于細節(jié)問題,有辦法逐一化解,比如季節(jié)問題,夏天是白酒的淡季,可以到啤酒廠實踐。如今的官員和公務員的確應該“學工農(nóng)兵”,但今天的大學生中的一部分就是未來的官員和公務員。至于一刀切問題,從一開始就不存在,重慶只是中國的一部分,他人覺得好就學,認為需要觀望那就等等看,重慶市本身也沒有采用強制措施。也許由于政府的主導,會形成一股潮流,如果是這樣那才好呢,起碼我個人這樣認為。學工農(nóng)兵,對孩子們來說,首先浮上腦海的就是吃苦受累,它會成為一輩子的財富,何況時間很短。作為父母,絕大多數(sh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這種歷練,難道不是嗎?
我給孩子的生活費是每月600,特殊需要另算,后來朋友們說我太狠,“大城市600塊錢怎么夠呢?”,所以提到700,再后來物價上漲,加到了800。我說得很清楚:“我不是富人也談不上貧窮,出門在外不寒酸即可,同學之間不要比花錢,窮不是你的錯,富也不是你的功勞”。兩夫妻都有工作,我又沒有房貸的負擔,一個小孩,就是將生活費翻一倍我也沒必要將香煙降一個檔次,但我不打算提高孩子的生活標準,800元是少了點,但有好處。當然,“六個一”和生活費多少沒關(guān)系,帶著筆記本電腦下基層也是可以的,不另解釋。
工農(nóng)兵那里最豐富的就是常識,包括:自然常識、勞動常識、吃苦耐勞以及做人常識。一個研究生,半夜泡包方便面還要打個長途電話問父母“先放面還是先放水”,這種“人才”日后能有多大作為那才叫怪事!一個官員,如果不是對苦和累有切身體驗,滿腦子都是“精英價值”:老子是公務員考試時百里挑一進來的,理應多占!這種人一朝得勢,怕是要將國家的主體工人農(nóng)民視作糞土了,哪里會懂得一粒糧食、一件產(chǎn)品的可貴?又何談對一線勞動者的權(quán)利維護?常聽參過軍的人說,部隊閱歷是一輩子的財富,我想,應該是指遵守紀律和刻苦訓練吧?在不必為吃什么計較的今天,我依然會盡最大的可能將剩飯剩菜打掃干凈,因為我經(jīng)歷過兩罐腌菜吃一周的高中時代。
我在多篇文章中非議過高中文理分科,因為這種教育制度導致很多文科生缺乏起碼的科學常識。三聚氰胺奶粉出事后,政府出臺了最高限量標準,于是就有些人憤憤不平,說什么應該對三聚氰胺零容忍,而非不允許超過多少,完了完了,這個政府完了!他們不知道,某成分含量低到一定程度客觀上是檢測不出來的,含量為零是理論上不可能的。工藝水平可以做到讓三聚氰胺含量趨近于零,但那樣一來,作為大眾食品的奶粉就成奢侈品了。關(guān)鍵的是,那個限量標準足夠滿足安全方面的要求。另外,我始終認為正常的背景輻射和微量的低毒物質(zhì)對生物體——包括人體——是有益的,因為地球上的生物就是從這種環(huán)境中進化過來的,它們已經(jīng)適應了這種環(huán)境,甚至可以說離開了這種環(huán)境可能反而不適應。在趙連海案正在發(fā)酵的這會兒舉這個例子不合時宜,道歉一個先。也有理科生缺乏基本人文常識的,但遠不如文科生缺乏科學常識普遍和嚴重。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有自然哲學基礎的,相對于民主自由車轱轆轉(zhuǎn),前者更豐富,你不能將馬克思主義降到自己的高度后再行批判。動輒極端化、道德化,動聽而已,對解決問題未必有益。我想起了一位檢察官朋友說的話:“那家伙撈得太兇了,啥事不干還牛逼哄哄,不逮他沒有天理!你撈了就撈了,只是手別伸得太長,別成天氣沖斗牛,尤其是要努力工作,為老百姓多辦些實事,事情也就稀里糊涂過去了”。
經(jīng)常在報紙上看到以領(lǐng)導為對象的產(chǎn)品廣告,意思是說,該產(chǎn)品操作特簡單,潛臺詞是“哪怕是領(lǐng)導那種笨蛋也會使用”。事實上,不會上網(wǎng)、不懂得發(fā)短信的領(lǐng)導很多。撇開年紀很大的不算,對中年領(lǐng)導來說,這難道不是綜合素質(zhì)差嗎?領(lǐng)導怎么能成為綜合素質(zhì)差的代名詞?如果一個領(lǐng)導的管轄范圍不是局限在某個很具體的專業(yè)領(lǐng)域,那么他應該具備多方面的素質(zhì),比如多個專業(yè)的常識,以及轄下各階層的狀況,他一般對上層的狀況不缺了解,甚至還能如數(shù)家珍,容易缺乏的就是對基層狀況的了解。或多或少,你得有點感性認識,否則怎么“調(diào)研”也是枉然。我老婆有句口頭禪是“累死了”、“熱死了”、“冷死了”,因為她是城里出生城里長大的,我很少說這樣的話,因為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太清楚累、熱、冷是什么樣子,這就叫做“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我經(jīng)常告誡我家晚輩,不論是幫單位還是幫導師,工作要努力,累不死人。
其實反對“六個一”者更深的原因還是覺得與“上山下鄉(xiāng)”那個時代掛上了鉤,頗有“恨屋及烏”的味道。這里要分兩個方面說,首先是“上山下鄉(xiāng)”從某個角度看其實不賴,聲稱一生受惠于“上山下鄉(xiāng)”歷練的不在少數(shù);其次,“六個一”和“上山下鄉(xiāng)”不是一回事,和懷舊或倒退挨不上。
本文所用標題,我知道有人會說既然“關(guān)乎國家未來”,那你的意思是全國都應該“六個一”咯?不是的,我是用“六個一”作為提高綜合素質(zhì)的代詞,綜合素質(zhì)諸因素中沒有比常識更重要的。對于未來將從事一個很狹窄專業(yè)的人來說,那些社會實踐不虧,如果成長為一個領(lǐng)導,并假設其地位上升到國家層面,他應該精通一兩個領(lǐng)域而對眾多領(lǐng)域有一定了解,最起碼不缺常識,含知識常識,社會各階層狀況,這樣的話,視野更開闊,說話不雷人。中國人多,教育也得到普及,生存壓力更不用說,出現(xiàn)出類拔萃的人才是可期的,最怕的是未來的精英人物缺乏常識。人類文明是個符號系統(tǒng),該特性使得一些“理論”容易把人繞進去,君不見,哪怕是邪教,也能繞得很多人出不來,要避免類似的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留住常識,只要常識足夠多,哪怕是偶爾被繞進去了也能很快出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quán)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執(zhí)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