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火的中國經濟已走向自焚
據人民網《今日關注》報道: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昨日在“全國煤炭工作會議”上表示,估計今年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要比3%稍微高出一點,這是發改委官員今年以來首次表態,稱全年CPI可能高于3%。今年年初,我國設定的管理通脹預期將把全年CPI增長控制在3%的水平。
另據人民網《今日關注》10月14日報道: 中國發改委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須忍受更高的物價上漲率?,F在加息,不僅難以控制通脹,還會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中國社科院近日建議,政府對價格控制的目標不宜定得太低,可考慮上調至4%左右。 CPI持續大幅攀高,有網友分析認為是人民銀行發鈔過量所致,但對人行為何會超發那么多的現鈔說法不一。
關于中國經濟,我曾打過一個比方:有個灰姑娘,長得不好看,但她很想變得漂亮。她見別人描眉涂粉搽胭脂,自己也想,可她沒有錢。后來她終于想出一個辦法來,賣自己的血,去換胭脂來美容。灰姑娘的臉是比過去漂亮了,但身體卻一天天弱下去。身體不好了,花容失色,她就賣出更多的血,買更多的胭脂往臉上搽。如此惡性循環。
中國經濟的“發展”就是這樣的一位“灰姑娘”。理由如下: 1、基本建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海洛因。誰都知道,產業經濟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經濟增值。而我國這些年來拉動經濟的主體并不是產業經濟,而是大規模的基本建設。全中國似乎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到處是腳手架,到處是挖土機,在這個領域,集中了社會大批的勞動力,一旦何時基本建設開始放緩[周期理論決定這一天肯定會到來],勞動就業矛盾立即就會非常尖銳地表現出來。不搞基本建設,GDP就得不到保證,勞動力就無處去,明知是海洛因,還是得硬著頭皮往下吸,目前這種現狀尤甚。
2、自然資源遭毀滅性開發。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濟剛剛起步時,中國以大量的煤炭、木材向日本換取外匯,再購入人家開始淘汰的電子產品。這種賣血換胭脂的做法至今仍在實行。比如中國稀土就仍在低價出口。這些年的所謂開發,土地資源、礦產資源遭到瘋狂掠奪,民間把這叫作“吃子孫飯”,叫“賣地經濟”。
3、產業化更像梁山化。農業適合產業化,工業適合產業化,因為增加產品就是增加國力。可不知什么時候起,教育也產業化了,文化也產業化了,醫療也產業化了,住房也產業化了,這些領域的產業增值相對于社會總產品來說,沒有任何的增加,相反,它是以提高社會成員生活成本為前提,除了造成社會經濟總量虛漲外,對實體經濟沒有一點好處?,F在,地方政府在開發商的脅迫下[實際是在共同利益的綁架下],仍在拼命炒高房價,在跌往深淵的路上越滑越遠。
4、圖小利失大局。與改革初期國有企業相關人員為了幾十元幾百元回扣就數萬元數十萬元購買假貨一樣,許多經濟個體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就不顧一切地破壞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胡亂排污者有之,假冒偽劣者有之,虛假融資套資者有之,攔路搶劫者有之。目前的“所得”根本不夠今后為此而埋單。比如現在開個污染廠,能掙到的錢可能是一千萬,但要想把它污染的河流土地再治理過來,十個億都不夠。
5、畸形的消費引導。消費理念這些年被操縱得極度膨脹。一套住房打盡一家三代的全部積蓄。一個婚禮也能刮去新人們幾萬幾十萬。這樣瘋狂的消費完全是由某些群體別有用心地引誘出來的。它使許多人養成了寅吃卯糧的生活信條。
2009年,官方公布的數字式國民經濟不僅實現了保八目標,而且最終增長率達到8.5%左右,也就是凈增了2.67萬億。 這2.63萬億怎么來的,有網友指出,主要是房地產,也就是房地產行業的增加值,加上政府出讓土地的增加值。國土資源部公布說,2009年全國土地出讓金收入累計約1.6萬億,也就是說國家賣地賣出31.9萬公頃,總計1.6萬億。GDP是所有部門銷售減去購進的凈增長部分。由于國有土地原本沒有“購進”,不是從誰手里買來的,是老祖宗留下的,沒有成本的。因此這1.6萬億全部是“凈增長部分”。新增1.6萬億“財富”,就要有對應的貨幣。實際過程是銀行通過新增貸款(給房地產商、或房地產商開發讓買房人用按揭方式形成貸款),也就是新增貨幣來實現的。也可以說這些財富是銀行“印出來”的。更何況今后幾十年所需的貨幣量已巨量通過房貸進入流通領域,如此“白印”鈔票的畸形“產業”自然急需調整,可一旦調整就意味著對GDP增長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對地方政府賣地“毒癮”的打擊也將是毀滅性的,誰有此魄力,地方上又有誰會聽?
如此瘋狂地印刷紙幣,而社會上又沒有相應的社會總產品與此相對應,那么,出現通貨膨脹已不可避免。經濟步入死胡同之后,政府在大資本的挾持之下,一直不敢采取正確的挽救措施,情急之下開始走上一條“殺貧濟富”的玩火道路。
這些年,集體腐敗、灰色收入和投機倒把[當然也有勤勞致富]造就了一群中富們,他們已脫離貧困,向往超富,因此,對兩個關鍵詞最為敏感,也最感興趣。一是投資需求,一是消費時尚。要把他們的錢搞出來,只需在這兩個關鍵詞上下功夫。所以,這兩年,股市、房市、車市超級繁榮。前些年,用股市已經成功吊死一批中產階級,即將在房市上再吊死一批,幾年后,將油價、電價漲個三五倍,又可以在車市上用電上吊死一批。這么一來,政府的財政收入在近些年基本算是有了保證了。這就是政府在實體經濟玩完之后的確切想法?,F在,物價上漲所針對正是這樣一個群體。
最近,導演出連續的多次的大堵車之后,就有專家學者出來說話了。說要想保持交通暢通,像今天這樣的車流量,管理再好也是不現實的。唯一的辦法只有限制部分車輛上路。考慮用單雙號限制缺少法律依據,那么,最好的限制辦法就是用“市場調節”了,而市場調節的最好辦法顯然是調高油價。為了節約油料,許多人自然選擇將自駕車停在家里,而采用公共交通。這樣,上路的車少了,交通自然就順暢了,同時,還可以借此說為了節約能源,讓有車一族無話可說。
陸續上漲的電價和高速公路通行費,其“理由”會跟漲油價如出一轍。但顧頭不顧尾的是,如此提高基礎物資和民生價格,將冷凍消費,重挫產品產業的發展,從而使整個社會總成本急劇升高,從而徹底摧毀國民經濟。最終走向自焚的絕境。 分贓結束之日,經濟癱瘓之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