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經濟,就是品牌和產業鏈經營,這是大道和正途。美國、日本、德國這些世界經濟大國不用說,每個都能如數家珍地報出無數自己的品牌。甚至小國如韓國瑞士,都十分珍視本土品牌的經營,以品牌在國際上場名立萬。
但在中國,多年來人們目睹的,卻是神州大地上先后有無數本土品牌的消失或“改旗易幟”,其中以下十大品牌的淪喪最讓人痛心疾首:
南孚電池(電子產品,福建)
中華牌牙膏(日化,上海)
天府可樂(飲料,四川)
北冰洋汽水(飲料,北京)
雙匯肉類(農產品加工,河南)
哈爾濱啤酒(飲料,黑龍江)
全興酒業(酒類,四川)
大寶日化(日化,北京)
樂百氏(飲料,廣東)
活力二八(日化,湖北)
改革開放以來的輕視本土品牌經營,本土品牌被簡單的“一賣了之的”過程,也是中國一步步成為“國際打工仔”的過程,也是中國經濟一步步加深的“被控制”、“被剝奪”、被“殖民化”的進程,也是中國一步步陷入“美元陷阱”的進程?! ?/p>
中國外資多了,但國家核心競爭力并沒有提高。
中國產業以賣本土品牌度日,自己最終會成為跨國資本全球生產鏈的一個生產環節?! ?/p>
歷史將證明,這些牌子即使在競爭中消失,也比賣身給外資好。因為在戰斗中像一個男人戰死,還能鼓舞同道。委身于外資做小,雖然地方得了一點暫時的就業,但給中國人搞品牌經營、做強本土的信念和意志,卻是無情的打擊和侵蝕!
而且,許多本土品牌賣身契的簽訂,往往并不是這些企業本身的意愿,而是忙于在引進外資上樹立政績的地方政府的行為。地方政府這樣的惡行,同國家整體經濟戰略的缺位、同無腦的產業政策是分不開的?! ?/p>
當然也有反例,在全國人民的呼吁下,“徐工”被賣給美國卡特彼勒的交易在最后一分鐘叫停,匯源被可口可樂吞并的合同也生效前的最后一鈔鐘被中止?!靶旃ぁ北3置褡迤放?,維持了向上的勢頭,匯源也還活得好好的。但即使匯源在戰斗中死去,也比賣給可口可樂好。賣給可口可樂,中國除了得到一大堆綠紙、進一步加深中國的外匯儲備困境和“美元陷阱”之外,又能得到什么價值提升呢?倒是外資、倒是可口可樂們,“干掉”或“收買”一切對手的戰略又得逞了!
中國經濟要做強做大,本土品牌必須有戰斗到底的意志,而決不能委身于外資!中國的發展階段,決定了中國對品牌的態度,決不能等同于適應全球化并購的國際品牌!但即使是法國這樣的國家,也曾經發起了“達能保衛戰”,而這是那些鼓吹無條件與國家接軌的近視者們從來都不愿意正視的!
沒有強大的本土品牌,沒有全套完整的產業鏈條,中國崛起最終會成為沙上之塔無緣之水無本之本,中國經濟將最終徒具“肥大”之體而無“筋骨”之強,中國將只有GDP節節高攀而無國家核心競爭力之全面提升!
希全國的有識者慎察之!
2010-11-1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