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官員驚魂雷語有幾最?
2010年,是官員雷語“豐收”年,一個比一個牛逼,一個比一個驚魂,令中國民眾唏噓不已。現在,還只是11月初,如果到了年底,不知道還會冒出多少官員雷語!
我依據已在網上曝光的信息,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初步收集、整理了32條官員雷語。
1.最噎人的雷語:“不要老報冷冷冷,要注意社會和諧。”
2.最飚悍的雷語:“武裝搶尸是依法行政。”
據鳳凰網1月11日報道,1月8日下午2時許,四川省內江市凌家至富隆方向發生一起車禍,一對父子騎乘摩托車與一輛大客車相撞,致1死1傷,并于9日凌晨5時多發生一起由內江市政府導演的“武裝搶尸”事件。對于凌晨發生的“武裝搶尸”事件,內江市一名交警負責人表示,這是警察在依法行政,“按照規定,因交通等意外事件死亡,死者尸體必須在有資質的地方進行保存,可以不征得家屬的同意”。
3.最傷人的雷語:“凡事都有第一次。”
據南海網1月12日報道,有市民投訴河南新鄉市中源水務公司收欠費滯納金是霸王條款,建議加強水務服務中的管理。對此,市長信箱回答:“你好,來信收到,凡事都有第一次,多謝你的批評。”
4最麻木的雷語:“時間太長,沒有精力去調查。”
據沂蒙晚報網1月12日報道,湖北陽新縣一村民向記者反映一起3年前被瞞報的礦難事故。而面對舉報,該縣安監局長歐陽世頌竟然稱:“時間太長,沒有精力去調查。”
5.最囂張的雷語:“我是省委的,撞了你的人,還要砸你的店。”
據湖南紅網1月25日報道,2010年1月18日晚十點,在湖南長沙湘春路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行駛車輛撞到停在路邊的一輛新車和一位行人。隨后網上出現一個帖子稱,肇事方駕駛車輛為湘0牌照,還氣焰囂張地威脅:“我是省委的,撞了你的人,還要砸你的店。”
6.最荒唐的雷語:張厚明的“死而復生”,是“被顛簸而導致活過來了。”
7.最瘸腿的雷語:“為了穩定干部隊伍,才發文招錄領導子女。”
據人民網1月11日報道,8日,有媒體報道了溫州市龍灣區2003年科級干部子女公開考錄的情況,引發了關注。據龍灣區人事局稱,由于區劃調整后龍灣區機關干部普遍十分擔心子女就業問題,為了穩定干部隊伍,才發文招錄領導子女。
8.最冷漠的雷語:“步道板面積不大,可以繞行,沒必要非在上面走。”
據人民網1月12日報道,許多網友上哈爾濱政府網反映,南崗區政府門前大理石步道板因為雨雪天氣,濕滑難行。相關部門則回覆說“步道板面積不大,可以繞行,沒必要非在上面走。”
9.最牛逼的雷語:“請報道正面新聞,否則我可以不接待!”
據人民網1月22日報道,鎮江一個小區業主與開發商產生矛盾,記者遂同業主一同前往鎮江市房管局,向房管局提出采訪要求,鎮江市房管局組織人事處的一位謝處長面對電視臺記者采訪時說:“要以正面宣傳為主……像你們這種我可以不接待!”
10.最自慰的雷語:“中國城鎮住宅總空置率不到4%。”
據房訊網2月28日報道,在2010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屆亞布力年會上,房產大亨任志強表示,中國如果按新建的空置率來說,住宅的總的空置率大概不到4%,應該說是非常低的,如果說你看到一個新建樓盤的小區里面有一些空置,可能是設備配套不齊全。
11.最糾結的雷語:“應先謝國家再謝爹媽。”
12.最煽情的雷語:“我們就是要創造條件給記者采訪。”
據騰訊網3月11日報道,因拿走《京華時報》女記者錄音筆而受到公眾廣泛關注的XX省省長XXX,于3月9日上午接受了新快報記者的采訪。他一再強調自己對媒體的態度是開放的。“比如那天小撒(撒貝寧)采訪我的時候,好幾個其他報社的記者讓我轉個身照相,我就把身體轉過來,讓他們照個夠。我們就是要創造條件給記者采訪。”
13.最囂張的雷語:“你現在就是我板針刀(溫州話‘砧板’)上的肉,我想怎么剁就怎么剁。”
據新華網4月7日報道,“你現在就是我板針刀(溫州話‘砧板’)上的肉,我想怎么剁就怎么剁”,“你現在不拿錢(86萬)的話,明天就是160萬”。這些雷人官腔,出自溫州市鹿城區計生局一位戴姓女副局長之口。
14.最狂妄的雷語:“如果給我權力的話,我就要把網絡消滅。”
據人民網4月12日報道:“如果給我一個權力的話,我就要把網絡消滅!”近日,在“網絡時代下的文學處境”沙龍上,著名作家麥家口出狂言:“網絡文學99.9%是垃圾,0.1%可能是精品,但是這0.1%混合在99.9%里面,那就是大海撈針”。
15.最冷酷的雷語:“有事故,是老百姓自愿要過的”
據青島新聞網5月10日報道,四川巴中沙溪區政府于1992年組織群眾集資80萬元修建了鎮中心的一座橋梁,4年后,竟成了“爛尾橋”, 并致多人墜亡。面對接二連三的死者,當地政府不僅沒有引起高度地重視,不僅沒有采取積極的防范措施,反而對墜橋身亡者冷嘲死熱諷。該鎮人大會主席團杜副主席就這樣聲稱:“有事故,那是老百姓自愿,自覺自愿要過的。”
16.最匪氣的雷語:“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局長!”
據人民網5月21日報道,20日下午,蘭州市城關區旅游局局長張德禮在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之后,問對方:“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局長!”結果惹怒對方,雙方大打出手。
17.最偏執的雷語:“記者沒文化。”
據南方報業6月7日報道,因發明“99%上訪戶是偏執型精神病”的荒謬言論而聲躁江湖的北京大學教授、北大司法鑒定室主任孫東東在解讀即將施行的《侵權法》時,多次炮轟“記者沒文化,當然,人民日報的除外……”
18.最詭異的雷語:“水價并非由成本決定。”
據騰訊網6月9日報道,北京天則研究所茅于軾發文聲稱,現在水價之所以要提高,并不是因為成本高了,而是因為水是供不應求的。就算它沒有成本,供不應求也該漲價。
19.最“誠實”的雷語:“不貪污,我當官干啥?”
據金陵熱線8月30日報道,山西呂梁上水西村村支書王根平,上任不到一年,工作粗暴,說話霸道,還貪污腐敗,對于舉報的人實施打擊報復。一位曾向村支書討要說法的村民說,這個村支書曾當面對他說過“我不貪污,當官干啥”。
20.最陰鷙的雷語:“中國的房地產是健康的發展,不需要打壓。”
31.最“坦誠“的雷語: “出了人命,最多網上熱鬧十幾天就過去了,對我們沒什么影響,對你們有什么好處?”
據鳳凰網10月11日報道,10月8日,“十一”黃金周過后的第一天,20萬如潮水般游客離去后,廣西北海銀灘恢復平靜,但一支由“法院、公安、邊防等多警種組成的執法隊伍悄悄襲向銀灘之側的白虎頭村。要對許坤家的四層半小樓“實施司法強制拆遷”。在此之前,北海官員曾告誡許家“不要鬧”,并“忠告”說:即使“出了人命,最多網上熱鬧十幾天就過去了,對我們沒什么影響,對你們有什么好處?”
21.最牽強的雷語:“實行階梯電價對通貨膨脹影響不大。”
22.最冷酷的雷語:“民眾必須承受更大的通漲。”
據人民網10月14日報道,10月13日,發改委專家稱,中國須忍受更高的物價上漲率,現在加息難以控制通脹,且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23.最驚人的雷語:“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
據人民網10月14日報道,江西省宜黃縣強拆自焚事件了猶未了。近日,宜黃縣政府一位官員投書財新網稱:“從某種程度上說,沒有強拆就沒有中國的城市化,沒有城市化就沒有一個個‘嶄新的中國’,是不是因此可以說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
24.最冷血的雷語:最排外的雷語:“高房價、高租金和高生活成本,是控制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無序膨脹的唯一生態門檻。”
據人民網10月15日報道,10月14日,中國房地產學會執行會長、北京房地產學會常務副會長陳貴撰文表示,高房價、高租金和高生活成本,是控制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無序膨脹的唯一生態門檻。
25.最殘忍的雷語:“今天弄死他們!”
26.最虛假的雷語:“61%的民眾表示支持階梯電價機制和改革方向。”
據人民網10月23日報道,國家發改委22日公布了居民階梯電價征求意見情況的統計結果,認為61%的群眾表示支持階梯電價機制和改革方向,只有34.5%的群眾表示反對,另有4.5%的群眾只是對方案提出疑問,未明確表明態度。
29.最傲慢的雷語:“如果沒有我們這些縣委書記這樣干,你們這些知識分子吃什么。”
據人民網11月2日報道,“如果沒有我們這些縣委書記這樣干,你們這些知識分子吃什么。”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嶸在江西某縣講課,號召大家不要去拆老百姓房子,該縣縣委書記在課后如此批駁于建嶸。
27.最驚魂的雷語:“中國要想成為強國必須物價高、人價高、錢價高。”
28.最越位的雷語:“應該報道老百姓是如何為難政府、刁難和敲詐政府。”
據2010年11月4日中國日報報道,記者采訪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光輝村水田隊村民龐海賓家被強拆事件,高新區拆遷辦調研員(原土地局副局長)王洪義(音)對記者說,“你應該報道高新區如何發展,應該報道老百姓是如何為難政府、刁難和敲詐政府,應該報道老百姓如何不配合拆遷,影響回遷房的結癥在什么地方!”
30.最弄權的雷語:“今后凡是到北京非正常上訪的,第一次訓誡談話并罰款;第二次拘留;第三次勞教。”
據人民網11月4日報道,知名三農問題專家于建嶸在微博中透露,陳曉平曾在一份講話稿中說,今后凡是到北京非正常上訪的,第一次訓誡談話并罰款;第二次拘留;第三次勞教。至于講話稿中的詳細內容,許多網友表示強烈關注卻無從知曉。
32.最直白的雷語:“用地違規被問責很快會有復出機會。”
據鳳凰網11月4日報道,蘇北地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縣委書記在接受鳳凰網記者采訪時,談及違規用地被問責的風險時表示,現在領導看的還是你的經濟是否搞上去,經濟發展好,就證明干部能力強。即便因用地違規被問責,也很快就有復出的機會,“領導都喜歡能解決問題的干部。”
官員雷語何其多,一年更比一年雷。“替誰說話”本寒人,“三高強國”又傷誰?官員偶爾說出一句、兩句雷語尚可原諒,可接二連三地雷語不斷,就太不可思議了,也太非比尋常了。這說明官場生態環境已經受到了十分嚴重的污染。如果不嚴加整飭,如果不大力治理,其他官員就會為某種利益而形成強烈的權力共識和沖動,就會不斷地挑戰、戲弄民意底線,從而導致民眾失去對執政黨和政府的耐心與信心。
您或許對下列文章有興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