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亞運會,廣州亞運會區別何在?
司馬南/文
司馬白話視頻連接
http://v.v1.cn/dyzstx/2010-11-3/128875123671v.shtml
【在20年前中國開一個亞運會,你知道全社會動員到什么程度嗎?那叫傾一國之力辦亞運。現在我們中國這條大船乘風破浪闊步向前,廣州一市就可以扛起亞運這個重任,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的進步。】
【中國進步了,奧運會舉辦都很成功了,并不等于舉辦亞運會的壓力就小,尤其是廣州市的交通壓力非常之大。單就堵車而言,你說哪個國家的首都不堵?法國巴黎不堵嗎?就是不罷工的時候,清潔工都上街干活的時候也堵得一塌糊涂啊。】
【雖然強調批評是老百姓的權利,老百姓是有資格罵人的,但是簡單情緒宣泄式的罵人又是無濟于事的。我們如果罵人的時候,能夠同時說,汪洋書記,這事應該這樣干,那么亞運會就會搞得更好。】
主持人:近日,廣州在亞運期間出臺政策,地鐵免費乘坐,結果免費第一天,情形讓人驚恐,我們看到這個微視頻,是由我們網友自己在廣州親自拍的,然后上傳到了我們網絡。那么司馬老師我們也從這微視頻當中看到,廣州地鐵人確實是非常之多,那您對這個廣州市的市政府給市民這樣一個實惠,但最終卻造成這樣一個局面有什么樣的看法?
司馬南:我不認為這個問題的實質是給市民實惠,可能有的市民覺得這下有便宜可占,這是市政府給我實惠,政府的出發點不是要給你實惠,因為實惠任何時候都可以給,可以不同方式給,把錢打到你的卡里不就完了。
廣州市政府為什么要干這件事?是為了要開亞運會。亞運會要開,那么多的場館,那么多運動員,世界各地集中而來,交通必須保證,可如果交通要得到保證的話,路面要比較通暢的話,就需要把大量的交通人流解決掉。怎么解決掉呢?廣州現在地鐵發展比較好,所以他們有了這個政策,我用最優惠的方式,讓你到地鐵里面來,人都進了地鐵,地面上當然就好多了。
現在廣州地鐵情況是,每天90萬人次,客流從400萬一下漲到550萬,高峰的時候650萬,這種數字你要到歐洲隨便一個小國一說話,能把他們國家元首嚇暈過去,這人數太可怕了。于是乎,就出現什么情況呢?剛才這一段微視頻里面報道太逗了,說那個交通情況是,60%和70%的地鐵線路能夠正常。你想想,假如在北京,這地鐵60%是正常的,70%是正常的是什么概念啊?好比說,某單位10個來上班的人都坐地鐵來,有6個人說,我還行,另外3、4個人兩個小時之后到單位說,哎呀,別提了,擠的受不了了,車都停了,擠的簡直像沙丁魚一樣。
我看到網上有一些人講笑話,擠得貼臉,貼了臉兩個人:“哎喲,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跟你這么親近過”。另一個人:還有人喊“我的媽啊”。一個人擠得包拿不過來,地鐵門不關不上,等等。
在北京的高峰時間,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看到這種情況。但是在廣州因為亞運會的原故,因為政府推出這樣一項政策,大家在地鐵上非高峰時間,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對這種情況怎么看呢?
我以為,簡單指責政府是沒有道理的。政府這個方案,肯定是個不得以的方案。沒必要過多的抱怨,不要抱怨,國情如此啊。
你看歐洲,就說荷蘭,荷蘭的風車漂亮極了,地表水水位那么高,那草那么綠,天上的云那么白,那個羊啊,我單單注意看他們的羊,特別的白,像你的白襯衫那么白。知道嗎?那羊一個個都長的很帥,那嘴紅紅的,很鮮艷,像是美過容一樣,羊在草上飄著走,特別優雅地吃那個草尖毫無貪婪狀。中國內地,內蒙古的羊,你去看看,羊能把那個草根都刨出來吃了,兩個前蹄子不停地刨土。
在20年前中國開一個亞運會,你知道社會動員到什么程度嗎?
在北京開亞運會,那叫傾一國之力辦亞運,我那時候還在報社呢,我們都要努力為亞運做工作。現在我們中國這條大船乘風破浪闊步向前,廣州一市就可以扛起亞運這個重任。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我們現在把亞運會放在一個省會去了。北京都開奧運會了,北京的奧運會都開成全世界最牛的奧運會了。薩馬蘭奇說這是一個最好的奧運會,羅格外先生也說了,這是他所能看到的最好的奧運會。因為你辦的太成功,給后來者帶來很大的麻煩,倫敦奧運會主辦方現在壓力大極了。
中國進步了,奧運會舉辦都很成功了,并不等于舉辦亞運會的壓力就小,尤其是廣州市的交通壓力非常之大。廣州這個地方,是個老城市,新區還好,老城區道路很窄,曲里拐彎兒,高架橋沒有辦法只能從窗戶底下樓底下緊擦著樓道穿過去的。要突然間整合交通資源,迎接這么大一個會麻煩之多可以想象。
單就堵車而言,你說哪個國家的首都不堵?法國巴黎不堵嗎?就是不罷工的時候,清潔工都上街干活的時候也堵得一塌糊涂啊。東京堵不堵?不知道你對東京有什么印象,去沒去過,我在東京堵,堵得一塌糊涂,堵到那個煩啊,可是左右一看,日本人在車上坐著一個個都像這樣,沒有反應,特規矩,特守紀律,拿一本書看。
世界各個國家,大都市里邊都是要堵車的,沒事你還堵車呢,突然間加一個亞運會,你說能不堵?在這種特殊狀況之下,我們怎么來對待這種堵車的問題?
第一,假如對這件事情,如果你有好的建議,不妨直截了當訴諸廣州市市委書記、廣州市市長。你要真有一個辦法能解決這個堵車的問題,我勸您趕緊去建議;第二,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那我們現在呢,恐怕需要忍一忍。第三最重要,不要因為這件事情,影響了你的心情和工作。第四,如果員工因為車太擠的原故,晚來了一會,老板不要暴跳如雷,老板不要居高臨下,老板不要因為偶然遲到一次所謂不敬業,就罰人家500塊錢。
主持人:那司馬老師,咱們也來看一看網友對這個事情有什么樣的看法。
網友:人多呀,沒辦法,中國人就是人多。
主持人:來繼續看一看,來我們看一下。
網友:堵車很正常,那么地鐵也堵太厲害了!
主持人:好,歡迎回來!那司馬老師其實這次的亞運會還讓我們看到一個比較好的一方面,就是我們看到在這個建設亞運場館的時候,肯定會造成一些擾民的這樣一個現象,那廣州市的市委書記也是親自出來向民眾道歉,那么像在以前可能自我批評或者說這種批評話是比較少見的,那這樣的一種改變說明了一種什么樣問題?
司馬南:不能說批評是比較少見的,我不知道你說的“以前”到什么時候。中國共產黨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都是100年之內的事情,這90年和60年,批評和自我批評本來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固有作風之一,就是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你知錯要認錯啊。
為什么要不斷地批評自己?為什么要接受別人的批評?就是因為你本來就是給老百姓辦事的。辦得不好,老百姓批評你,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老百姓罵你,那是天經地義的,是老百姓的權利,你在這地方挨罵是正常的、應該的事情、常態化的。
沒做好工作,你要檢討;你雖然盡力了,但是沒有做好,也要檢討;做好了,老百姓有人不滿意,也要虛心接受意見。廣州出現老百姓不滿意的情況,無論什么原因造成的,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領導出來檢討,都沒什么特殊的,很正常。
在過去的歷史當中,中國老百姓,尤以我們這代人很多人,一直把周恩作為共產黨人的模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楷模,周恩來有句口號叫“相忍為黨”,相忍就我忍,受了委屈,別人批評的不對,這件事情我也要忍呢?因為共產黨人不是為了人際關系流暢而忍,不是為了辦公室政治而忍,更不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的目的而忍,而是相忍為黨。
我自己的工作可能是有過失的,即使是我自己沒有過錯,事情沒有做好,也對不起人民的信任。共產黨人本來就應該有這樣胸懷,共產黨的干部就該這樣啊。你說現在干部檢討少了,自己評功擺好多了,那是因為我們有些干部當官當得久了,和平年代久了,他把舊社會慣官場上那一套虛偽的東西弄到今天來了,人民群眾看在眼里,沒法不跟你急。
主持人:那您覺得就是這樣的一種自我檢討,應該是成為一種常態,那司馬老師咱們再來看一條網友的留言。
網友:免費的東西總是那么搶手,但是生命安全第一位呀。
主持人:他提到一個安全的問題啊。那司馬老師其實在這一次的亞運會當中,我們也同樣看到,這個廣州市民也是為亞運會做出了很多的貢獻。那在這個很多的一系列方案當中,您也說到廣州市民去參與,我們看到,最近有一個口罩男,他是給廣州的紀檢部門的領導提出了意見,那么領導也是非常虛心的接受,那么這個事情是被很多媒體爆為一個新聞,那您怎樣看待呢?
司馬南:口罩,他有個標志性,大家一看吸引眼球。現在廣州迎接亞運會上上下下動員起來,已經很長時間了,這樣一個重大的事件,整個城市的運力,包括整個城市的秩序,都處于一種緊平衡的狀況。原來你扛30斤,正常的,突然間讓你扛100斤,當然就壓力很大了。所以,這個時候,相互體諒群策群力,動員方方面面,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來做好工作,這是眼下的當務之急。
雖然強調批評是老百姓的權利,老百姓是有資格罵人的,但是簡單情緒宣泄式的罵人又是無濟于事的。我們如果罵人的時候,能夠同時說,汪洋書記,這事應該這樣干,這么干了亞運會就會搞得更好,因為你建設性的批評,廣州市政府工作人員就知道該怎么去改進它工作了。(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