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在中國傳統的等級社會里,上下之間的關系基本上就是一種“主奴格局”,主子們和奴才甚或奴隸們所恪守的價值觀念就分別是“霸道”和“玄德”兩套相互配合的價值操守。最近看電視劇《毛岸英》,使我對這種體認更加深信不疑。毛岸英從蘇聯回來后,一身呢子軍大衣,在延安黨中央機關周六舞會的舞池里翩翩起舞,很搶風頭,甚至把美國記者也比了下去,用時下的話來說,那是真正的酷斃啦帥呆啦。毛主席發現滿身“三洋”式派頭(即洋風、洋氣、洋派)兒子的上述做派后,就決定讓他再上一個大學,即勞動大學。毛岸英不負主席厚望,在農民家里鍛煉了半年后凱旋歸來。毛主席給兒子說,中國農民身上是存在許多優點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為而不有”、但求耕耘,不問索取的價值觀。細細考量便會發現,這種為而不有的價值觀就是佛老之徒恪守的價值觀,毛主席的說法,和他的老鄉,也就是大哲學家王夫之的判斷如出一轍。王夫之認為,在傳統主奴格局的社會里,正是在上者的有而不為,才造成平民老百姓為而不有人生價值狀況的制度基礎。所以,王夫之很感嘆的說,如果在上者都是申不害和韓非子之流,那么,在下者別無選擇的就只有皈依于任人宰割的吃齋念佛的釋迦穆尼和老子的門下。顯然,毛主席的用意非常清楚,就是要在他手里,把千百年來形成的霸玄價值體系打一個稀巴爛,把公平正義的現代民主法治社會的王正價值觀念植入每一個人的心田。
然而,我們從“我爸是李剛”的叫囂中,可以發現,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打破歷史怪圈的悲壯突圍,起碼在局部地區和一些部門悲壯的失敗了!從李一帆的叫囂中。我們看到了霸道價值觀的一大做強。由此,我們不得不追問,究竟李剛在教育兒子固守這一價值觀念中做了多少不義之事。因為社會學和教育學都認為,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這中間既需要社會化執行機構的外在性的不斷強化,也需要受教育者自身內在方面的不斷地自我內化。人們有理由追問:“子不教,父之過”,而今天在人命關天的節骨眼上,李一帆的所作所為,究竟需要其父李剛多少次的“言傳身教”、“現身說法”和“以身作則”?人們還有理由追問,究竟有多少坑害平民百姓的事,李剛們是用他們的不受監督的權力和金錢“擺平”的?又據云,李剛之子李一帆本人上的是一個二流學院的大專,現在在一個電視臺實習并打算在此工作。而與此同時,又有多少出身貧寒的優秀大學畢業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找不到工作?這種仰仗“肉體的來源”和夸耀自己出身并因此而獲得成功的案例,就是被馬克思形象地稱之為紋章學所研究的重大課題即“動物的世界觀”的勝利,而決然不是燕趙大地的兒子、革命先烈李大釗同志所追求的“庶民的勝利”。按照馬克思的說法,這樣肆無忌憚的夸耀自己出身和老爸的做法,就是“貴族的秘密”。
現在,溫家寶總理說公平正義是比太陽還有光輝的東西。那么,我們就以李一帆的案件為切入口,真正開展一次愚公移山式的回歸公平正義的歷史運動。首先,把封建的世襲制和等級制掃地出門,讓每一個人在人生價值的拓展中都回歸到常識:即出來混是要還的;無功受祿、坐享其成和勞而無獲、任人宰割都是違背公平正義的,一個人只有把責權利、貢獻和索取、施與和回報統一起來行事才是王道。這個王道價值觀,就是王道和正德的結合,而現代民主法治制度體現的王正價值觀念所顛覆的,就是前述的霸玄價值觀念!這樣的回歸正義的歷史性運動,竊以為至少還需要一百年時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