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金融復合戰
——當世界統治中國
第二章 氣候話語大忽悠
重復是一種力量,謊言重復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
——戈培爾
十一、地球排碳與氣候變化
地球排碳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人類工業化排碳,另一部分是非工業化排碳的其它所有排碳。人類工業化以來究竟排放了多少魔鬼氣體?地球的非工業化排碳又有幾何?根據我的研究,自1760年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排碳史可分為三個以下三個明顯不同的時期。
1、排碳一期從1760年至1919年,歷時160年,共排碳4643億噸。
2、排碳二期從1920年至1991年,歷時72年,總排碳10928億噸。
3、排碳三期從1992年至2024年,預計歷時33年,截止2009年18年共排碳4561億噸。
我們先看排碳一期的4643億噸,這只是排碳第一期里人類現代化進程的排碳量,并不包括地球上非現代化因素的排碳量。那么地球上的非工業化排碳情況如何呢?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地球生物排碳狀況
全球生物種類正在人類現代化進程中大量減少,每年都有一些物種滅絕消亡,但也有一些新物種在不斷出現,大趨勢是人類泛濫成災,其它生物遭殃。人類馴養動物包括傳統的家畜和家禽、現代經濟動物和寵物等。目前全球人口63.02億,平均體重0.055噸,人類總重量為3.47億噸,人口爆炸性增長的同時,人類平均體重也在快速增加。以下是我研究的地球生物重量排行榜。
圖表13 地球生物重量排行榜(總重量6883億噸
人類總重量在地球生物總重量中的占比不過區區0.05%,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人類的自然排碳也是微乎其微的。
地球生物有兩類排碳方式,一類是生命代謝排碳,另一類是繁衍死亡排碳。將兩者綜合起來看,排碳第一大戶是像空氣一樣看不見的微生物;其次是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小小蚯蚓;老三是海洋和江河湖泊里的玩水一族;老四是種類繁多、灰來灰去的昆蟲和鳥類;老五是人類馴養的各種動物和寵物;老六是陸地哺乳動物等;人類排行老七,山吃海喝,自稱萬物之靈;老八是江河日下的爬行兩棲類動物。此外,還有植物自然生死循環、天火燃燒等植物性排碳;有地熱、火山爆發、地震、海嘯、地殼變遷等活動形成的地質性排碳;有地下水循環系統產生的流動性排碳;有地幔物化反應釋放的化學性排碳等。有科學家推算,人類現代化進程中的排碳總量只占地球總排碳量的2%。據我推算,這個比例再大也不會超過5%。如果按照最大5%的比例計算,第一期人類活動排碳總量4643億噸,那就意味著地球總排碳量大約為92860億噸,也即非人類活動的地球系統自然排碳量為88749億噸,這個數字也是波動的,但相對比較穩定。
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重量是58萬億億噸。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大氣層的幾乎全部氣體都集中在離地面1000千米的電離層以內,其中75%的大氣又集中在地面至10—20公千米度的對流層里。大氣圈厚度就按1000千米計算,重量大約是5300萬億噸,不及地球重量的百萬分之一。
日本科學家最新發表在國際著名地球物理雜志《Tellus》上的研究報告指出,地球排碳量的30%被海洋溶匯,14%被生物吸收,剩下的56%進入了大氣層。由此推算,地球生物以及人類排碳總量92860億噸的56%,每年大約52000億噸進入大氣。
52000億噸是什么概念?是大氣層總重量的0.098%。
根據IPCC提供的數據,最近一萬年來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平均值為0.03%,目前也不過0.038%。但第一期的地球總排碳量就已經達到了0.098%,正好是最近一萬年來大氣層二氧化碳含量平均值的3.3倍。按照IPCC的權威說法,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每增加2倍,地表平均溫度就升高3—4攝氏度。第一期地球總排量已經增加魔鬼氣體3.3倍之多,地表溫度理應升高5—6.6度,平均升高5.78度。但實際情況如何呢?
目前最權威、也最流行的說法有以下兩種:
臭名昭著的邁克爾曼曲線圖
邁克爾曼曲線圖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曲棍球柄曲線圖”,是氣候教徒、美國物理學家邁克爾偽造的“杰作”,專門用來證明氣候變暖人為論,一度被聯合國推崇備至,放到2001年IPCC氣候評估報告的首頁,忽悠了各國政府和世界民眾。該圖就想證明,在最近1000年里,地表溫度的顯著變化開始于排碳第一期結束之際,也就是上世紀初,并且在本世紀80年代后(恰好是中國進入高速發展的大開放階段)加速升溫,20世紀100年里總共升高了0.74度。單看這張圖,似乎很有道理,發展中國家的大煙筒里黑煙滾滾,全球氣溫加速上漲,也符合我們的感性知覺。曲線的血色部分恰好落在我即將解說的排碳第二期,與此前的黃色背景和黑色波紋形成強烈對比,極具感官沖擊力。這叫啥?這就叫視覺藝術。其實,該圖反映的不是氣溫升降的絕對值,而是平均加速度。舉例說明:上市公司A的上期業績是0.36元,上市公司B的上期業績是0.0036元,A的本期業績為0.396元,B的本期業績為0.0396元,兩者的絕對增長值都是0.036元,但A的增長率僅為10%,而B的增長率卻是1000%。這種大忽悠的把戲在中國股市里比比皆是,一吹就是什么業績狂漲幾倍幾十倍,實則就是幾厘幾分勉強維持。這張圖正是利用了這樣的加速度創作技巧:1911年以前,也就是排碳第一期,氣溫變化的幅度(變化率)相對要小,方向雜亂,后來變化率稍微大了一點,關鍵是方向一致了,有了不斷疊加的效果,所以看著很能唬人,實際上根本沒那回事。
圖表14 臭名昭著的邁克爾曼曲線圖
但更為關鍵是,這張圖的另一大破綻充分暴露了作者的別有用心。圖中大概在1940—1980這40年間,正是二戰高潮、冷戰爆發、戰后重建、日本騰飛、德國猛干、很多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的時期,全球你追我趕,經濟一派繁榮,無論是熱戰排碳、冷戰排碳還是和平排碳,全球排量遠大于1940年前的所有排碳期,可為什么溫度不升反降呢?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溫度是先于排碳變化而自然變化的,排碳效應是滯后于溫度變化而推遲顯現的,也就是說,正是溫度的自然升高從海洋、大陸和地縫里解放了被俘虜的更多魔鬼氣體,溫度升高是解放者“林肯”,二氧化碳不過是被囚禁在“大莊園里的黑奴”。這就是地表氣溫升高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因果關系,與工業化等人類活動沒有毫不相干。所以,1940—1980年的氣溫是下降的,而二氧化碳濃度卻是快速上升,到了2010年以后,二氧化碳濃度反而會下降,這正是魔鬼氣體的被動滯后反應,短期滯后效應的周期大概是60年左右。這個道理跟什么一樣?跟人一樣。人只有吃飽喝足了,才會打嗝放屁,排出二氧化碳,餓你三天,你連大氣都喘不上來,哪能打嗝放屁?所以,打嗝放屁是人們吃飽喝足的滯后反應,一般需要延時60分鐘,誰見過一端起碗沒扒兩口就打嗝放屁的?沒有。地球也一樣,它肚子里(海洋)有了足夠的氣,才能在被加溫后放出來。
不過,已經臭不可聞、無臉見人的邁克爾曼曲線圖最近又改頭換面,以“48國匯《2009年氣候狀況報告》全球變暖有了新證據”的名義再次粉墨登場,試圖將氣候話語大忽悠進行到底。不過,這次出馬的不是一般的氣候神棍,而是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
改頭換面的NOAA曲線圖
2010年7月28日,NOAA公布的上述報告指出,根據全球十大氣象衡量指標,地球在這50年間變得愈來愈熱,尤以近10年為甚。報告指出,自1980年起,每個十年的氣溫都較上個十年平均上升0.2華氏度,如此地球溫度50年來上升了1華氏度(0.56攝氏度)。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院士就此作出了解讀:“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最近公布的《2009年氣候狀況報告》證實,世界正在變暖,而最近十年則是最熱的十年。來自48個國家的300多位科學家對37項氣象指標數據進行了分析,對其中與地球溫度最直接、也最密切相關的十項指標進行了更為詳盡的評估,所有這些都指向了這個無可否認的事實。一個更暖的氣候意味著更高的海平面、空氣中更高的濕度、更少的積雪、融化的北極海冰和日益萎縮的冰川。”
圖表15 鳥槍換炮的NOAA曲線圖
這幅圖實際上是截取了邁克爾曼曲線圖中從1850到2000年那一段,做了些技術處理,用極具跳躍感的方塊代替了不大流暢的線條,看上去更能忽悠人,尤其是1980年以后的三個黑方塊,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一臺一臺往上跳。這是什么時候?不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嗎,正是中國大發展的30年,也正是中國大排放的30年。是不是太巧合了?完全不是,是美歐控世集團設計得太巧妙了。
然而,具有絕對粉刺意味的是,IPCC還提供了另一張圖,就是最近1100年來氣溫變化曲線圖,通過比較,大家一看就明白,無論是邁克爾曼曲線圖,還是鳥槍換炮后的NOAA曲線圖,都采用了“用短期過濾長期”的短視障眼法,試圖用一葉障目的低劣手法蒙騙世界人民。
圖表16 最近1000年來的氣溫變化圖
這張權威的IPCC千年氣溫變化圖能說明很多問題:
從公園950年到1350年經歷了大約400年的中世紀溫暖期,平均氣溫高過千年平均溫度2到4度,比現在還要高出0.5—0.8度,這在世界各國都有實證記載。中國正好經過了唐宋元三朝,唐宋兩朝經濟的空前大發展與持續的溫暖氣候關系很密切,而北方氣候溫潤,水草繁茂,持續暖冬,為蒙古人進入西亞、掃蕩歐洲提供了氣候保障,如果是寒冷的小冰河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蒙古人就很難進入西亞,即使冒險沖進去了,后路也被冰封了。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么蒙古人最終滅了南宋以后就再也沒有西進一步,因為中世紀溫暖期正好結束了,蒙古人被“熱”出來的活力也消失了,地球進入了小冰河期,北方草原暴雪漫天,冰封山野,蒙古人只好龜縮在“西湖”溫柔鄉里做夢,早就忘了他們的祖先曾經打出去的路究竟在何處。小冰河期從1400持續到1760年左右,此后氣溫振蕩橫行,緩慢升高,終結了小冰河期,也恰好遭遇了歐美列強的現代化進程。1760年—1990年,屬于歐美國家的工業化輪流飛奔期,整個世界幾乎就是歐美的,歐美人狂歡揮霍了230年的好日子,眼看這種坐吃山空的奢靡好日子再也維持不下去了,這才利用氣候話語大忽悠來詐騙和掠奪發展中國家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銀子。
邁克爾曼曲線圖和NOAA曲線圖都是截取了圖中1850年以后溫度回升較快的部分,將1000年來的多數時候給過濾掉了,這是一種作圖技巧,是專門制作出來忽悠普羅大眾的,稍微有點看圖常識的人只需一瞥,就能立刻洞穿這種低級騙術。說實在的,這些氣候專家的忽悠水平真不怎么樣,功夫太差了,還不如我去忽悠。如果不是IPCC以及美歐控世集團在強勢輸金撐腰,這些氣候專家恐怕早就羞愧地自閉嘴巴了。
目前地球有可能進入自然而然的“小陽春期”了,氣溫的升高過程或許也會像中世紀溫暖期一樣持續幾百年時間,這與工業化沒有絲毫關系。美歐控世集團正是因為看到了這種趨勢,所以才會充分利用它來騙取發展中國家的血汗錢,并借以遏制、圍堵和絞殺中國。但更有可能的是,氣溫將在偏高的水平上反復振蕩200年,正好跟1700年至1900年在偏低水平上反復振蕩200年的情形相反,其基本特征就是所謂的極端氣候現象頻繁出現,冷熱無常,忽冷忽熱,冷起來凍掉牙,熱起來腦充血。同時,氣象武器正好順勢發揮威力,可以制造、加強和放大極端氣候,用極端氣候來證明氣候變暖,進而“捍衛”氣候變化人為論,為強制減排、征收碳關稅、坐抽氣候金融交易費和服務費、大規模傾銷低碳技術和設備以及強力騙銷成本高昂、嚴重污染環境的新能源制造“恐怖的氣候”。
IPCC氣候變化小組負責人之一、美國密歇根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亨利·波拉克(Henry Pollack,氣候著作《無冰的世界》)通過分析鉆井不同深度的溫度,來估計過去年代的氣溫,這位疑似古氣候專家估計的數據分析顯示,過去500年間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度,其中,19世紀100年里上升了0.3度,20世紀上升了0.5度(包括最近30年里升高的0.17度)。這也基本印證了從1650年的最低點到目前為止氣溫上升了大概1度的說法,請大家記住,這是估計的1度,沒有任何實證,而且與人類活動毫無關系,純粹是大自然的冷暖變化。
用50年忽悠1萬年
再看圖表17,同樣是聯合國IPCC提供的權威圖紙。這圖給出了最近10000年來地球氣溫的變化情況,可說是萬年長期溫度變化曲線。其中溫度最高的時段在全新世的5500年前,也就是傳說中的大洪水時代(中國有大禹治水,歐洲有諾亞方舟)。圖中11000年來的平均溫度充分顯示了目前的氣候狀況,最近50年來的平均溫度比10000年來的平均溫度低了1度,比5500多年前的最高溫度低了2.2度。因此,無論是IPCC和所謂的世界頂級氣候專家,還是中國的氣候走卒,他們都犯了一個極其荒謬幼稚的科學錯誤:什么是氣候意義上的長期?1萬年,1千年,還是1百年?對個體人來說,1百年就是一生,屬于超長期,對人類社會而言,1萬年不過是文明史,人類目前能找到化石證據的進化史已近500萬年,1萬年不過是0.2%的時間碎片,最多就是個長期的概念。但對已經擁有46億歲壽命的地球來說,1萬年不過是眨了一下眼而已。現在的人類平均壽命是73歲,一分為三也有24年,而24年對個人而言就是長期,普羅大眾也正是以自身的生命周期來感覺和量度天地萬物的,這就很容易被氣候專家們用30年、50年、100年的“長期”和“超長期”來忽悠普羅大眾的氣候意識,這是一種心理欺騙法,被欺騙者往往心悅口服,因為這符合他們的心理體驗和時間概念。
圖表17 最近1萬年來的氣溫變化圖
將以上幾幅圖表一比較,臭名昭著的曲棍球柄曲線圖和貍貓換太子的NOAA曲線圖的天然欺騙性就會被戳得滿身窟窿,洞見未來。但這并不妨礙美歐控世集團的御用氣候專家們“堅定維護”氣候變化人為論的決心,他們要“戰斗到底”,變著花樣忽悠世界,敢于將科學真理和人類良知踩在雙腳下而造假撒謊。為了控制地球、統治人類這個“遠大高尚”的理想,為了建立全球私有化的白人帝國,美歐控世集團實際上已經走火入魔,某些集團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跟他們講理,無異于對狼說愛。但不講又不行,主媒輿論被他們控制了,我們不講理爭辯批駁,他們就會更加肆無忌憚和喪心病狂。
天大的窟窿
很顯然,5.7度與1度相差十分懸殊。按照我的推算,地球早在1919年就已經變成大火爐了,地球生物早已大量滅絕,人類也因食物匱乏而餓殍遍野、白骨成山了,怎么可能還在上世紀70年代被氣候專家們忽悠出個冰川世紀來呢?哪個氣候專家能給出一個合乎科學邏輯的答案呢?我估計不會有。他們除了歇斯底里地煽情、不容置疑地洗腦以外,拿不出任何體面的證據,連忽悠的資本也不具備。
退一億步說,按照氣候專家們近似巫術般的鼓噪,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發揮溫室效應的時效在50—200年。就是說,如果二氧化碳真能暖化地球,那么排碳第一期釋放的魔鬼氣體依然在變暖今天的地球。這個責任誰來承擔?難道要剛剛解決了溫飽的發展中國家人民來縮衣節食、排憂解難嗎?除了強盜邏輯,沒有任何理由。
事實是,從1760年到1919年的近160年間,盡管歐美列強排放了海量的魔鬼氣體,但全球氣溫波動完全正常,沒有變暖,即使略有變暖,也跟二氧化碳沒任何關系,人為論根本就是中世紀式的宗教話語強權,根本目的就是通過“科學的氣候變化”再次劫掠人類一次,以維持美歐已經無法繼續維持下去的“好日子”。
十二、地球有無小陽春?
溫家寶總理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發言時指出,“在全球溫控的問題上,科學界有不同觀點,也提供了不同選項。”
這說明中國政府的一些高官對氣候變化大忽悠有相當清醒的認識。事實上正如我所言,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里都不存在所謂的氣候變化人為論共識,也不存在氣候變暖的共識,就連氣候神學院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所的電腦里都不存在這種共識,而在俄羅斯黑客揪出它之前,它卻是一個隱身而富裕的氣候修道院,世界上根本沒幾個人知道它的存在(它現在很出名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廣招學生)。
但是,一些跡象顯示,地球已經脫離了1520年至1720年的200年小冰河期,目前疑似進入了小陽春期,時間起點大概在1980前后。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討論:第一,小陽春期的周期屬于什么級別,是百年、千年還是萬年以上的周期,這個誰也預測不了,什么模型都沒用,因為根本不存在任何可預測的參照元素。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地球進入小陽春期,氣溫的逐漸上升就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止的,所有應對氣候變暖的減排措施都是毫無意義的,海洋會解放出更多的魔鬼氣體,地球的二氧化碳循環系統也會釋放出遠遠高于人類排放水平的天使金剛。我們能做的就是節約清潔能源、減少資源消耗、嚴厲懲罰污染、強力保護環境、全面維護生態、適應氣候變化、自然而然生存。那些試圖對抗和改變不可抗拒自然力量的“人定勝天”行為將是非常愚蠢的,會遭到大自然更加嚴厲的懲罰和更加殘酷的報復。第二,氣溫在目前水平到1900年這100年間的變化范圍內繼續振蕩幾百年的可能性很大,反復劇烈波動以后再進入真正的小陽春期或者返回小冰河期。如果出現這種情形,則在今后幾百年了極端氣候現象就會頻繁發生,交替進行,防不勝防。也就是說,地表大氣溫度將反復上躥下跳、忽高忽低,30年河南、30年河北,熱起來牙痛、冷起來腳麻。這種現象什么時候發生過?大概在12萬年以前有過一次,持續時間長達5000年,之后進入了大理冰期。也正是這一次“極端振蕩期”導致了人類的互動大遷徙,人類獲得了更能適應極端冷熱氣候變化的能力,也因為這次大遷徙交換了更多的基因而變得更加聰明智慧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凡在人類適應潛力范圍內的極端氣候變化,對人類是最好的鍛煉和進化。
因此,氣候變化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對人類的影響依然迷霧重重,我們真正了解的東西并不多。那么,影響地球溫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十三、影響地球氣溫的三大系統
地球系統
地球系統包括:大氣運動系統、冰川演化系統、生物循環系統(包括微不足道的人類活動)、海洋運動系統,空海陸地下水循環系統、地殼運動系統(地殼版塊的分合升降漂移、地震、火山、海嘯)、地幔反應系統(地幔系統的物理變化、化學反應、核反應、地震、火山)以及地心系統的演化(我們對此幾乎處于無知狀態)。所有這些系統的變化都會對地表溫度產生影響,也會改變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但地球不是一個孤立系統,地球氣候系統的重要變化都是在太陽系運動這個更大的系統中發生,其中太陽的影響是最直接、巨大的。
太陽系
最主要的是太陽黑子的周期活動,其次是地球自轉和公轉形成的四季變化。太陽黑子的活動強度直接決定太陽對地球的光電磁輻射強度。所謂太陽黑子,就是太陽大氣的物質劇烈活動時所形成的“黑又亮”的渦狀氣流,它大量出現的時候就表明太陽的物質活動非常劇烈。古代中國人和希臘人早在2000多年前都發現了太陽黑子,漢朝人有了明確記載,晉朝人始稱“黑子”并沿用至今。
太陽黑子對地球的影響很多,對氣候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帶電離子破壞地球高空的電離層,使大氣環流發生異常,影響氣溫變化。黑子活動的平均周期大約為11年,屬于短期性質,對地球溫度的影響也是短期尺度的。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指出,凡是中國古代書上對黑子記載得多的世紀,也是中國范圍內特別寒冷的冬天出現得多的世紀,黑子活動少的時候,就溫潤多雨,易發洪水。不過,黑子11年周期活動的每一次都是不同的:范圍、強度、持續時間都不一樣,因而人類還無法判斷太陽黑對氣候變化究竟有多大影響,甚至,人類目前還不清楚太陽黑子究竟是什么東西。所以,單純用太陽黑子的周期活動來解釋氣候變化現象,那純粹是扯干淡。
圖18 最新最清晰的大熊湖太陽黑子
銀河系
太陽系在太陽帶領下繞銀河中心旋轉,轉一圈的時間是2.5億年。俯視銀河系,它就像一個巨大的漩渦,由四個旋臂組成,其中最小的一個叫獵戶座臂,太陽系就在獵戶座臂上逆時針旋轉。所以,對太陽系而言,銀河系的“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平均時間約6250萬年左右。就是說,作為太陽系中獨特一員的地球,它也有一個相對于銀心的6250萬年大周期四季運動,而這個大周期四季運動又是在獵戶座臂上以1年為短周期、按逆時針方向完成的。這個2.5億年和6250萬年的大周期對地球影響究竟有多大,我們相當無知。但只聽說過幾個大事件:恐龍是6500萬年以前滅絕的,喜馬拉雅山脈是6500萬年以前從古地中海底慢慢生長起來的,那個時候還有巨大的小星星跟地球猛烈碰撞爆炸,當時的原始大象就跟現在的兔子一般大小。我們就知道這些,更多更具體的東西是完全不清楚的。
那么,銀河空間中“一年四季”的背景溫度變化是如何的呢?人類還不具備測量銀河四季背景溫度變化的能力,也無法從已知的地球氣候變化歷史去推測銀河四季的狀況。銀河系的直徑有10萬光年,光線跑得多快,1秒鐘跑30萬公里,繞地球7圈半。毛澤東有首詩里說,“坐地日行八萬里”,繞地球跑一圈4萬公里。光線從銀河系這頭跑到那頭,要跑10萬年。1秒鐘繞地球7圈半,10萬年得轉多少圈?科學家目前對銀河系的了解依然很少很少,一般的所謂“人類”,就像我這樣的,基本屬于銀盲,很無知的。我們只知道,銀河系的總質量大概是太陽質量的6,000億至30,000億倍(天呢,5倍的誤差范圍,這還叫科學嗎?),有大約1000億顆恒星,這些恒星跟太陽比,都是大哥大一級的星哥。所以,銀河系四大懸臂上、各個肌肉纖維里的熱能分布情況,我們根本無法搞清楚。比方說,太陽系在獵戶座臂上旋轉,而獵戶座臂上有250億顆恒星,這些恒星各個賽過太陽,輻射的光電磁熱能千萬倍于太陽,你說地球在其中穿梭過往轉來轉去的,它到底遭受多少影響呢?根本沒法說,更別說算了。
圖表19 銀河系中的太陽系
所以,無論是億萬年尺度上的氣候變化,還是千百年尺度上的氣候變化,目前的人類科學都是無能為力的,再過一萬年,照樣無法把握。這個東西太復雜了,何況還有銀河系圍繞旋轉的更大河外星系等,擁有區區幾百年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發展史的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窮盡其中的影響因素。
說來說去還是碳
因此,氣候變化問題絕不是一般的胡說八道和陰謀算計這么簡單,它是一套“宗教政治學說”,是把假的當真的來做,不僅做得非常認真、系統、踏實、“科學”,而且是花了大價錢、費了大精力、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來真做的,動員了全球一切能夠動員的力量來“假戲真做”,可以肯定地說,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宏大、最復雜、最精妙的全球私有化系統工程。大家想想看,既然人類已經被動員起來了,中國已經積極參與進來了,那么,氣候變化人為論的“假戲真做”它會停下腳步嗎?不可能的。中國已經上了氣候“賊船”,不走下去都不行,上船容易下船難。而且最后必然要面對氣候金融的掠奪和氣候關稅的打擊,根本就躲不開魔鬼氣體的魔咒。
既然氣候話語大忽悠的最終歸宿要落實到碳王國里,那我們就很有必要對人類的排碳歷史做一個簡單的追溯,了解人類的排碳歷史以及其中的帝國控世演變戰略。
昆侖神鷹2010年10月28日于青海西寧
交流:QQ464887811 [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