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延吉市市長車鐘日的升官路線圖
車鐘日,吉林省龍井市人,被捕前系吉林省延吉市市長,州政府副秘書長。
龍井高中畢業----黎明農民大學進修----銅佛寺鄉團委書記
文書記推薦---州土地開發公司總經理---造成龍井大橋項目巨額虧損---
-升任延邊土地管理局建設用地處長----伙同一把手架空副局長奪取實權組建幫派
---升任副局長---文副州長病故,沉寂了一段時間
------中央黨校學習熟悉了南副州長 當時任縣長 加緊奉承和迎合賄賂,建立了交情。
----- 原州委值班秘書金仁哲協助引薦張龍俊等數位州委領導并介紹賄賂(后作為回報當上了土地管理局法規處長 原處長被逼迫提前退休)
-----1998年王秀梅副局長中風、病故導致車鐘日獨攬了建設用地、土地監察大權,完全排擠了李副局長
利用協議土地出讓機會開始截留挪用公款并收受大量賄賂
利用所謂土地執法機會勒索延邊各地企業幾百萬元
暗中挪用、侵占、積累小金庫900萬元,受賄330萬元,開始問鼎局長職位
開始每年給州五套班子領導送大批大米豆油和過年禮品
------利用1997年組建州監察支隊契機,將南州長兒子、張書記、張富奎 周化辰副州長的親戚等高官家屬調動進來50多名,沒直系關系的每名收取5萬元。
開始看望老干部,挨個送錢
與延吉市的一些著名黑幫人物過從甚密切,其中包括柳延龍兄弟、李虎山等槍支團伙。
------調動幾名心腹打手進機關,其中包括司機馬紹旭(后任延吉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葉盛山,任州土地監察支隊副隊長 韓益權,任州土地監察支隊隊長)
不斷電視露面,慰問殘疾人、列軍屬、扶貧秀,大造輿論,散布謠言,說兩位李局長老了,不行了。在機關內制造狹隘民族觀點。動輒對部下發怒呵斥:你欺負我老高麗沒文化啊?
-------建設土地管理局家屬集資樓契機,給州五套班子領導和子女贈送了住宅和車庫---
-------找人代考了中央黨校研究生并被錄取
------- 99年3月8日 中午在延邊土地管理局辦公室與一名女警察通奸被不巧撞見從此開始打擊報復
-----順利當上了州土地管理局局長---
違背承諾上臺一年后踢走六名處長所長(蘇貴生、潘熙浩、金南均、范德田、金哲),提拔6名處長所長6名副處長副所長
--900萬小金庫事件被查
-----踢走不向他行賄的部分州局干部
-----收受了大量商鋪和大戶型住宅
-----南州長保舉,調動到延吉市當市長 市政府常務會議上,竟然說,兄弟們跟著我好好干吧,表現突出的我有獎勵,不聽我的我就罷免他,各局領導都目瞪口呆,前所未見。大老粗執政鬧了天大的笑話。
------不斷進行語無倫次的滑稽電視演說,遭到市民反感和非議
------進北京去國家民委和軍委,干預延邊州長人選問題遭到批評
------不斷越權和竊取權力,遭到市委書記牽制
------收受幾十名開發商賄賂,高達幾千萬,其中有一筆就1700萬元,轉送出去大半。
------霸占其妻妹,長期奸宿
------經營練歌廳,豢養大批色情陪侍小姐并且對干部進行色情賄賂。
------在其朋友開辦的國際飯店長期奸宿年輕女性
-----賄賂田學仁成功,逐漸企圖問鼎市委書記職位
-----提拔任用的土匪干部開始紛紛落馬,包括規劃局長金日男,勞動局長王百振,后來出事逃亡海外的金永華等等
-----田學仁在延邊刮地三尺,攜帶數千萬不義之財突然升職副省長,拋棄了車。車消沉了。
-----調任水利局長后不甘心,建設水利局家屬樓大肆送房子籠絡州市五套班子領導,貪污水利工程款
-----調任州政府副秘書長,感到失去實權,尋找買官升職機會
-----2007年春天,偶遇美女金燕,自稱州委書記情婦,開始同居
----贈送金燕180萬元定金,事成后再獎勵320萬,合計500萬買延吉市委書記職位。
-----金燕在金達萊冷面館喝酒與朋友大肆吹噓和車鐘日、州書記的關系被偶然吃飯的州政法委干部聽到并拍照其車牌照然后舉報。金燕被捉拿后供出與車鐘日勾結買官事實。
------車鐘日被雙規雙開,認定3000萬貪污受賄,1000萬來源不明。但沒沒收他幾處房產。實際車鐘日累計受賄貪污超過7000萬
------幾位州市領導冒險保護車鐘日為他開脫,并幫助他舉報販毒案件立功免死
------在保護傘的運作下車鐘日逃出生天,只被判無期徒刑。
------車鐘日的黨羽和爪牙基本毫發無損,繼續在延邊為非作歹。
主要特點是:長期禍國殃民,沒有是非觀念,沒有羞恥心和廉恥觀念,官癮很大,到一個職位屁股沒做熱乎就馬上跑提拔。長期買賣官職,特別善于拉幫結派和打壓對手,極端善于敲詐勒索和威脅利誘,長期涉黑,包養情婦和買賣官職。大量贈送房產、車庫、轎車給州領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車鐘日案件的重災區延邊國土資源局和州水利局雖然長期壞人奸賊當道,但卻無人受牽連,在次年又有處長宿春田因受賄大案被雙規雙開的情況下,連續被評為廉政建設模范單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