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眼睛不好,消息閉塞,所以想寫的一點文章一直沒有寫。有些已經過了時效性,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兩兩天做了一點剪報,很有限的了解了一些這十多天的新聞。現在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最近的國際形勢
首先是關于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九月底美國開始醞釀著立法,要拿人民幣匯率說事,要對中國征收高關稅和其他懲罰措施。其實這主要是民主黨的意思。誰都清楚,美國的大量失業,龐大的債務和產業不景氣主要是經濟結構造成的,那么為什么要拿人民幣匯率說事呢?因為奧巴馬政府面臨全國的壓力,面臨中期選舉。他的國家對他有意見,因為在他的領帶下,他的國家沒有給人民足夠的就業機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奧巴馬將人民的目光引向中國,讓美國人民把不滿加到中國身上,奧巴馬企圖讓每個美國人都知道,是中國奪走了大家的就業機會。然后,呼吁立法,那么,立法的性質在美國人民看來就不是用來解決國內本身存在的經濟結構問題和社會問題了,就轉變成了英明的奧巴馬為美國人民利益而戰,立法確保美國人民就業!這樣的話,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民眾的好感,提高人民對他的支持率。但是誰都知道,單邊立法解決不了全球性的貨幣問題。我想奧巴馬也明白。況且,美國的大部分學者,共和黨人在匯率問題上直接與中國對抗的做法都是持比較穩健謹慎的態度的。還有,現在國會解散,沒辦法進行投票,只好等到十一月中期選舉過后,到那時政局穩定,我想這個議案也就就此打住了。即使到時候再提起這個事,還要考慮專家的意見,參議院的意見,考慮國際法律。這些原因使得這個法案基本不可能成為法律。那么一個基本不可能成為法律的議案,為什么要這么高調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讓人民看到民主黨和奧巴馬的努力。到時候立不了法,那就不是奧巴馬和民主黨的事了,那是國會沒有通過,是保守派的目光短淺,或者干脆說共和黨的軟弱。我想,中期選舉,并非像很多媒體所說的那樣,贏了中期選舉的,應該還是奧巴馬。
美國確實是第一大國。他的影響遍及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從經濟危機開始到有關人民幣匯率問題,這一連串的時間,使得一種局面出現了,就是全球的貨幣戰爭可能來臨。從巴西財長曼特加上個月首次說道貨幣戰爭要開始,這個聲音就越來越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的年會沒有解決這次國際貨幣經濟穩定和平衡問題,大家都很期待十一月舉行的G20峰會。我想這個問題在G20峰會上應該能得以解決。因為這個問題說到底是全球性的各國經濟結構問題,只有在超強大國不可逆轉的把這種國內結構問題轉嫁于他國的時候,才會出現真正的貨幣戰爭,否則,只是一定程度上的不穩定而已。等到美國中期選舉結束,G20峰會召開,情況會慢慢好起來。其實美國也不愿意這樣,但是沒有辦法,有時候政治穩定了才有經濟穩定。那么政治穩定下來后,就會考慮經濟的穩定。理性就重生了。
其實真正應該關注的,是北極圈。我們國家應該早早的預備,早早的關注,早早的確定在北極的戰略思路!!!這是以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重大的關乎經濟發展,關乎環境保護,關乎人民生活的大事。因為北極圈,世界格局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這主要的是能源問題。北極蘊藏著巨大的能源資源沒有開采,現在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北極冰川開始融化,這會對人類產生三個重要影響,一個是對環境的影響。一個是北極新航道的開辟,再有一個就是能源。這三者利益之大,與世界各國息息相關。與我國息息相關,如果地球氣候在幾十年內沒有大的異常,比如又突然變冷之類,那么,不可避免的,環北極圈的國家將要崛起,北極成為全球新的爭奪點,氣候和環保會成為像謀反之類的詞一樣的巨大的帽子和借口。
我們必須關注北極,以后世界肯定會出現有關北極的世界性的組織,聯合國大會必然會在以后的日子里喪失以前的話語權。我們要想辦法在興起的新組織內有話語權。這個對我國來說是十分不容易的,因為我們沒有地緣的優勢。那么,我們就要在技術上,理念上有優勢,早早發展!想盡一切辦法涉足北極,否則將來就要在能源上受制于人!
有關北極的問題我不多說,我國有見識得學者都已經開始從各角度關注“地球的腦袋”。也寫出了具體的詳細的文章,但是,我國的一個害處就是反應太慢,從專家呼吁道形成官方共識要好長時間,歸根結底這才是問題。再歸根結底體制改革才是問題。
再就是要關注我們的鄰居們。隨著對南海的關注,隨著亞洲成為世界中心說法的提出。有很多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手伸到這個區域,想在這個區域撈一把。他們不懷好意的大肆叫囂中國威脅論,目的是聯合東盟抗擊中國。這也不怪人家,與虎為鄰哪個不擔心呢。希拉里甚至宣稱在這里有美國利益。美國高調介入南海意在何為?一是為了遏制中國,二是在能源普遍危機的今天看是不是能在太平洋獲得最大的利益,因為海上力量一直是美國的強項。美國就可以用它的海上力量獲得海上利益。三是看是不是能挑起中國和東盟的不和,看看是不是能在其中得利。好在東盟國家都比較小,也比較多,力量分散。再一個東盟與中國的關系有歷史的積淀,現在又有自由貿易區等相關的一系列協定。所以,東盟沒有足夠的理由接受遙遠的美國而反對頭頂的中國。況且,東盟通過中國的發展也得到了不少的利益。中國和東盟的一點不快主要是南海上的主權問題。我認為這個不足以影響到東盟親美反中。東盟中最親美的菲律賓也表示不愿美國介入中過-東盟問題。現在我們最要緊的是關注東盟國家,這些鄰居們關切的問題,我這里說的是實質性的關注。南海問題表明立場,能拖就拖。首先在政治上和經濟合作上形成比較牢固的互利關系。促成自由貿易區早日實現,早日實現零關稅,早日把日韓也領進來,實現十加三的東亞自由貿易區。這是最要緊的。我們完全可以在公共外交上努力,慢慢的把中國的立場和想法宣傳出去,讓鄰居們明白,中國是個德高望重的好鄰居。這里再強調一下公共外交,不要光把公共外交的力量用在歐美地區!
這些鄰居里值得好好對待的是印度,因為有一些歷史原因,再加之缺少實質性的往來,印度一直很懼怕中國的強大,主要是軍事上害怕中國過于強大。現在就有媒體稱奧巴馬將在十一月訪印并簽署協議,美國將成為印度最大的武器供應國。這個對美國和印度都是有利的。但這顯然是個不和諧的因素。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在中國威脅論這個說法上極盡蹦跳之能事的主要是印度媒體,雖然這不能完全說印度政府不認為中國是個威脅,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印度民眾嚴重的中國顯然是不和善的。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中印的交往在官方層面多一些,但也缺少實質性的合作性的一體化性的交往,民間的交往就很少了。這些方面都有待加強。再要看到,印度關注的主要也是海上的利益。這個是主要的,要不然怎么會如此擴充軍事力量?尤其是海上打擊力量?對印度問題,我們依然要在公共外交方面多做努力。自己的軍事力量方面就不用說了,弱國無外交。
認清中國
自從金融危機中國經濟表現良好以來,大家齊齊的把目光投向中國,中國開始“被大國”了。甚至有人將G20改為G2,認為將來是美國和中國共同領導世界。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付出了極大地代價,經濟確實騰飛了,這三十年恐怕不能再來一次。因為這受到制度的,環境的,產業結構的種種約束。在現在狀況下,如果大刀闊斧的改革,再一次的讓改革之風吹遍大江南北,恐怕就是強弩之末。況且,要想成為世界領袖,光有經濟的和軍事的力量還不夠,關鍵是能不能給世界帶來一股新風,能不能在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上走到世界的前列,能不能創造燦爛的文化使得世界各國爭相學習,能不能創造更符合時代的政治制度讓世界爭相效仿。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世界領袖應該具備的。這些都要好好辦教育,一代辦不好再來,一百年辦不好再來一百年,而且要讓教育家,要讓真正的教育家來辦教育。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甚至應該舉全國之力辦教育。實際上我們有很好的文化資源可以挖掘。就是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中國人眼中更多的是前途和錢。
因此,中國還遠不足以領導世界。
歡迎交流:qq:617135770 群:46230349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