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聞桂花香
——《森林重慶》初見端倪——
中秋、國慶剛過的 10月10日 是辛亥革命記念日,也是“長假”過后的第一個休息日,人們已從“長假”的旅游疲憊中恢復過來,這天,天氣不錯,是個陰天,氣溫在 20℃ ,有微風,我和妻子利用這個時候漫步在學府大道 4公里 到 6公里 路段上。
(注“四公里”、“六公里”都是地名)
在這段路的人行道上,順道路延伸的方向均移植有樹齡在20年左右的桂花樹,銀杏樹,樹的枝葉繁荗,樹冠很大,樹的間隔約5— 6米 ,人們行走在樹下偶爾抬頭仰望,可見每顆樹冠之間,其枝葉已處于連接交錯狀態,形成綠蔭,在視覺上非常好看。在這類街景中,還有-個“看點”,那就是將人行道與車道隔開的長條形花壇中,也成片的種植著小株的灌木類品種的桂花,(就像適于在家中盆栽的那個品種,)-到開花季節,這個路段上下都是花滿枝頭,香氣襲人。因為,整個花壇都是種的這種灌木類桂花。人們行走于其間,真是-種享受。
此類景觀不僅在學府大道上,在其它主干道上均是如此。因為在“長假”期間我不像許多人選擇到外地旅游,而是每天都用半天時間到附近新成形的街道或臨街小區去“游蕩”,看看我們城市新的變化,我感到這也是一種很抒心的“旅游”,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從容不迫細細品味、觀賞這個巨變中的域市,讓我故感慨良多。
這些得益于《森林重慶》的建設,兩年來,在整個重慶城區中的植樹成就,是可圈可點的,主要大街兩側的人行道上均為樹齡10年以上的常綠喬木所覆蓋,以高達 6米 及以上的銀杏樹類喬木和桂花樹居多,至于街區周邊的成片植樹,更是隨處可見,從而形成好幾個“公園”區。至使重慶城區的森林覆蓋率大幅提升。
記得2008年我從海南工作回渝時,飛機飛到距重慶有20分鐘的飛行機程的時候,飛機開始下降,此時飛機迅速進入了“云層”之中,能見度極低,可以看出這個“云”有無法散開的塵埃,所以能見度很低。當飛機接近江北機場,高度在 300米 以下時才突然見到房屋、江河……。
但如今這種現象不見了,目前重慶每年有300天以上的時間可見到藍色的天與白色的云,這樣的好天氣,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重慶原有個“霧都”的稱號,如今已名不符實,重慶市區內的空氣清新度是“今非夕比”了。
這一變化是在兩年的漸進過程中逐步實現的,如今,重慶的空氣質量已達到健康的水平,重慶已成為“森林重慶”、“宜居重慶”、“健康重慶”了。
重慶市民有不少口頭語,用來形容這類巨大的變化:
“一年種了十年樹,十年再造百年林!”
“森林重慶,春天的家園!”
“我的家園我的城,人在城中更精神!”
“人在綠蔭中,四處有異香!”
“人在道上走,路聞桂花香!”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