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消滅了私有化的國家復辟資本私有化,把本屬最先進國有管理制度,轉換成垂死的資本私有化模式,這個大方本身就是大錯特錯,我們借助于資本化的管理模式是對的,但把國營私有化,憑借手中的權力占有國有資產是小地主小富農小婦人胸襟所為。還有目前貪得一點財產的狗官們,在導演一幕幕所謂民主鬧劇,這種思維這種愚蠢的想法那就會是錯上加錯。世界工業革命的出路,就在于國有化,全民擁有化,只不過是管理方式分階段有別的問題。而不是私有化了就能夠發脹經濟,在中國不消滅所謂改革的奇型私有化,中國永無寧日。
都說要發展生產力,可是一到社會主義的本質問題就改提“共同富裕”了,也就是資本主義的那套分配手段。而把人民民主,人人參與社會管理的社會主義真意拋到一邊,好像“勞動者參與生產經營決策”決不是社會主義,否則為什么取消鞍鋼憲法呢?難道社會主義本質就是施舍,就是讓一部分“能人”先富起來,讓他們施舍給其他賤民?
生產乃是社會的第一要務。哪個階級掌控了生產,那就是統治階級。民主并非天賦,倘若勞動者連生產過程都無法參與決策,倘若勞動者只是被動的聽從專家學者官僚的擺布,倘若勞動者和自身的勞動集體是對立關系,談何管理社會?談何人民民主?所謂的分配不管生產的階級性,認為在生產領域只要能讓“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只要能“捉到gdp這耗子”,就是發展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力”,而勞動人民只需要乖乖的等著按照“共同富裕”的方案分配就可以了。請問各位這是不是首足倒置?
在家庭里,孩子不參加生產,所以他們的地位在學生時代無法和父母平等,盡管很多時候他們要比父母吃好喝好,也就是分配偏向孩子。但是,孩子永遠是孩子!溫馨的家庭是如此,那么不難想象殘酷的階級社會會是怎樣。工廠屬于老板,盡管是勞動者生產出產品,但是稅收只會打上老板的烙印,所以當代資本家才那么狂妄宣稱是他們養活了工人(馬克思回應到,其實是你們維持了工人的貧困);政府屬于官僚,盡管是勞動者供養了他們,但是經濟決策只會打上官僚,老板和知識分子的烙印,所以當代官僚們才恐嚇如果沒了房地產,稅收就下降,那么所有的“賜給”勞動者的公共福利都隨之下降。總之,是官僚和資本家一起養活了勞動者,是他們一起用“共同富裕”為勞動者鋪就了幸福之路。
我們需要的不是這樣的小恩小惠,我們要的是生產權,社會管理權,我們需要人民民主;我們要的是勞動駕馭資本,因此我們需要計劃經濟。公有制+人民民主+計劃經濟,就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而“共同富裕”完全是無謂的重復。此時勞動者將身心舒暢的分配自己的勞動成果,而不是所謂的施舍。
都私有化了,還在這里和大家談社會主義,談人民當家作主?把東西都占了,現在來和民眾來談分配,精英它們在完成所謂的經濟體制改革(公改私)后,是如何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全國人民眼睛睜得大大的!這一曲好戲真是千載難逢。不過誰再跟我說民主,我跟誰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