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改革,不如先推行“三公”改革!
前幾天,國家發改委搞出個什么“階梯電價”,并美其名曰:電價改革!可人們一看,推行這個“階梯電價”的所謂“改革”,又和以前的諸多改革一樣,還是把矛頭指向了人民群眾,還是要掏虛民眾的經濟基礎。
現在的一些官員,有一個很荒誕的思維,似乎啥東西都要罩上“改革”的名頭。譬如,分田單干,讓農民一夜回到解放前,叫改革;賣國企,讓千萬工人一朝下崗失業,叫改革;教育產業化,讓貧民立馬讀不起書,叫改革;住房產業化,讓百姓天天做著“住有所居”的黃梁夢,叫改革;醫療產業化,讓無錢的百姓一輩子望醫止步,在家等死,叫改革……現在,又來個什么“階梯電價”,是不是又想讓民眾逐步成為電奴呢?
官員為什么總是把改革之箭射向民眾,而不射向自己呢?譬如,“階梯電價”,從動議到出臺,不過就短短幾個月時間,而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喊了幾十年,都還在研究,研究。做秀的倒不少,真正率先公示自己財產的,人們還沒有看到過,這怎能服眾呢?這怎能不令民眾生怨呢?
民眾不是抵觸改革,反對改革,而是抵觸和反對單純針對民眾的改革。如果官員確實想讓中國好,確實想讓民眾富,確實想讓民眾信賴政府,如果推行官員財產申報公示是“兩難”,那好,我提個不“兩難”的建議,推行電價改革,不如先推行“三公”改革,如何?
現在的“三公”消費速度,直追“嫦娥二號”;現在的“三公”消費規模,已超玉帝大宴群臣。“三公”,最為社會關注,也最為民眾詬議,成為民眾一個難以承受的負擔!
這么多年來,中央一直在提倡厲行節約,堅決治理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公車私用。但迄今為止,這種現象卻一直未能從根本上剎住,成為一個難以治愈的頑癥!
從改革的要義上講,正因為“三公”是一個頑癥,才需要改革,才需要大改大革。因為這種改革如箭在弦,因為這種改革符合改革本義,因為這種改革體現時代主旨,因為這種改革反映民心所向!
這“三公”怎么改呢?依我說,仿照“階梯電價”的思維模式,公款吃喝100元,自己支付200元;公款吃喝200元,自己支付400元,以次類推;而對于公款旅游,則一律全部取消;凡個人因私使用公車10公里,自己支付油費100元;因私使用公車20公里,自己支付油費400元,以次類推。
雖然這個標準顯得有點高,但對于有灰色收入的官員而言,只是牛身上拔了一根毛而已;而對于那些貪腐不斷的官員來說,就更不算什么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否切實有效地推行“三公”改革,是辨識官員堅持鄧小平理論、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的試金石。官員總不會是“好龍”的“葉公”吧?
也許您對下列文章有興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