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頭發長度不符合學校規定,臨沂市第六中學初一女生悅悅在半月內被趕回家四次,最后她服用農藥死在了自家的廁所里。齊魯網獨家報道了該消息后,引發網友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而最令人氣憤的是,事發學校不是認真總結教訓,而是由杜校長給齊魯網記者發來一份《對悅悅事情的答復》稱,“學校、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完全符合規范要求。”
這份《事情答復》稱,“10月8日國慶假期后的第一天,張悅正常到校上學,下午放學后按時回到家里。由于張悅燙發拉直板、頭發太成人化,明顯不符合國家頒布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四十條中的第二條要求,班主任給家長打電話,要求給孩子理發,理好后明天送孩子上學。”
“9日早7:25,家長給班主任電話,說送孩子來上學,班主任問頭發理了沒有,家長說沒理,班主任說沒理怎么進班啊,你去政教處讓領導看看頭發行吧,如果領導同意就上課。結果家長沒有去政教處,而是帶孩子回到家里,批評完孩子后去做自己的事情,結果孩子在家喝藥自殺。九點多家長發現后及時送羅莊中心醫院搶救,到晚上十點放棄搶救。”孩子一直在家長的監護之下,對在家出現這種事情感到遺憾。”學校方面認為,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了慘劇的發生。對此,家長當然對不能接受。
家住臨沂市羅莊區雙月湖辦事處王三崗村,剛上初中一年級、成績一直前三名的13歲悅悅,因頭發過長連剪三次都不合格,最終絕望下逼上絕路,匆匆而逝,令人傷感。但回過頭來,我們又難以抑制內心的巨大憤怒:為什么我們這個聲稱以人為本的文明社會、校園里,就容不下一個初一女生的長發?!
出事后,悅悅的班主任周老師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而有說法是,“有同學看到我們班主任從實驗樓翻墻出去了。”真的就怪班主任嗎?記者得到的一份學校在9月28日進行的“課間操發型專項檢評公示表”顯示,這所學校對學生的儀表有著嚴格的規定,學生的發型是班級考評的指標之一。學校會在每天的課間操期間檢查學生的發型,內容包括“學生發型不合格人數”,又包括“男生人數”、“女生人數”,學校會根據這個人數進行打分。其中,悅悅所在的七年級五班,男生一人不合格,女生三人不合格,被扣兩分;而隔壁的七年級四班則有十一人不合格,被扣5.5分。要不是學校這樣要求班級,周老師對悅悅會那樣嚴格?
令人不解的是,一個五六十人的班,可以查出11人發型不達標,那合格的發型到底是什么呢?一位男同學說“女生的頭發是不能過眉毛的。”而根據悅悅家屬提供的一張照片,悅悅的頭發過眉毛不到兩公分。悅悅的同班同學小丁也曾因為發型被趕回家,她告訴記者,“學校的規定露出眉毛就可以,可是她已經露出來眉毛了,班主任就找事,說我們倆發型還不合格,班里女生很多頭發這樣的,他都不管,他就管我們倆。”
怪學校嗎?眾所周知,“女生不許留長發”的“校規”,產生于改革開放之前,在當時確實具有規范女生形象的積極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長發限制令”,就如同不準女孩子穿裙子一樣,日益呈現出壓抑女生天性、漠視未成年人自由和尊嚴的特征,早該廢除了。然而,教育管理者為什么仍然無視這一陳腐校規的弊端,以至于如今終于將少女逼死?
悅悅的自殺,雖然是一起偶然的個例,與她脆弱的心理承受力有著直接關系,但如果我們的教育官員還在那里固守霸權,再加上個別老師的無德,繼續壓制學生日益增長的個性需求,總有學生會脆弱,因長發逼死女生的類似慘劇必定還會繼續上演。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