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節月同。今年十月仍然是臺海兩岸的政治旺季,中國大陸的“十一”國慶和臺灣的雙十“國慶”各領風騷,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更會對中央軍委的領導層注入新的血液。臺灣的五都選舉也將在10月底進入最后沖刺階段。選舉的秋風吹緊,國民黨若不能守住三都,兩岸勞燕分飛就將在2016年。
在兩岸外交角力的最重要舞臺—美國,北京駐美國新大使張業遂主持舉行了國慶酒會,在氣派宏大耗資5億的新使館內;而臺北經文處代表袁建生(此君放棄美國永久居民身份)在華盛頓凱悅酒店設宴慶祝民國建國99周年。兩者相比,前者是堂堂正正的國家代表,意義和形式都壓倒臺灣。中國大使館的十一慶典分為兩次舉行,一次招待華人華僑,以華盛頓地區的僑界以及來自中國大陸的僑民學生學者為主。另一次則是以美國政府官員以及外國駐美使節為主。出席中國酒會的美國政府官員無論從官階到人數,都令臺灣駐美代表徒生羨慕。
海峽兩岸的一個共同現象是,都有人在否定自己的國家,民進黨不僅有執政時認為民國是外來政權,硬要在臺灣護照上的“中華民國”后加上臺灣(現在馬英九處理還挺麻煩),現在處于在野也堅持認為臺灣在1988年民進黨成立后還開始是個國家,而且國名叫“臺灣”,蔡英文甚至表達拒絕參加雙十節慶典大會;大陸這邊,相當部分自由派和反共者認為1979年,甚至1976年以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多么邪惡。這些人和美國國務卿同一個調子,即中國在過去31年才像是個“去毛化”,中國歷史竟有如此怪異的雷同。
馬英九團隊上臺以后,大陸方面似乎接受了臺灣要求的“以大事小”的仁政,諸多讓步,有人說爬也要爬到臺灣去,省委書記、省長、市委書記、市長到臺灣公費旅游絡繹在途。雖然有副部級官員死在臺灣桑拿浴中,但更多副部級官員要打著看日月潭和招商的旗號去“后浪推前浪”,一腳踏進公費旅游的泥沼中。
以前在大陸和臺灣都任過職的資深美國外交官曾對筆者說,兩岸華人官員共同的最大特點是:得寸進尺。呂秀蓮當“副總統”時力爭要在美國過境,盡管根本沒那個需要,等美國妥協同意她在阿拉斯加落地加油,她又提出阿拉斯加地荒人少,要到僑民聚居的洛杉磯過境。美國當然不屑她。
現在臺灣人不僅把“得寸進尺”用于對付“山姆大叔”,也用來對付對岸同文同種的善良和優雅。親臺的“華盛頓郵報”10月7日引述在華盛頓訪問的臺灣“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的話說,不僅要積極向美國采購F-16C/D戰機,對新式F-35更有興趣。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對“華盛頓郵報”記者稱,面對中共威脅,臺方必須保有反擊力量,而且制空權不能讓中共奪去,否則飛彈襲擊后,中共價格發動兩棲攻擊,因此臺灣采購F-16C/D戰機是“合理正當的”。
真不知北京國臺辦那些人對楊某人的“變奏曲”有何解釋?
還有,本來亞太經合組織會議(APEC)讓臺灣參加的前提是,只能派經濟領袖,決不能有現任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這些人。在民進黨執政年代,北京堅決地反對臺方試圖讓退休的副總統、行政院長與會。馬英九上臺后,北京客氣地讓前副總統連戰作代表與會兩次了。今年的APEC會議將于11月13日-14日在日本橫濱舉行,據日方透露,臺灣希望派現任副總統肖萬長與會,希望北京不要杯葛他。若肖萬長達陣成功,將是外交一大突破,下一步就是安排馬英九在APEC發表講演。想得很美。
真不知北京外交系統那些人對馬英九政府的“得寸進尺”有何評論?
海峽兩岸另一個共同點是,政治價值大翻轉,即都在拍電影,曲線貶損自己的開國之父。現在為2011年黨慶90周年開拍的《建黨偉業》,讓變態者劉燁和三俗者湯唯飾演青年毛澤東和冒出來的戀人,讓人惡心不已,莫說其它角色惹出的八卦話題了。而臺灣為雙十節100周年拍攝的孫中山紀錄片,也有國民黨忠誠者直斥拍片人丑化扭曲了孫中山。二件事相比,只見國民黨政府主管電影者和黨工捍衛原則,而大陸主管電影者卻只盯著能否創造亮麗的票房價值,根本不考慮廣大民眾的憤怒不滿情緒,很多忠誠黨員和革命者看《建黨偉業》時的感覺就如同置身于深淵邊緣。有的人不禁回憶起當年被允許辯論及四大自由的平臺與風范。
臺灣人習性是敬威不敬德,他們在荷蘭人統治、日本人統治、蔣介石統治時都是如此。你對他好,他不一定領情,現在方方面面從水果到旅游都是給“綠色根據地”南部人帶來好處,但他們在11月選舉中,還會把票投給陳菊、賴清德這兩位“深綠人”,而不會給國民黨的高雄,臺南候選人。北京決策者有必要在心態與政策上做適當調整才是良策,否則難逃淪為“右傾”話題的宿命,愧對井岡山、延安、西板坡。
更多精彩,登陸www.meihehua.cn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