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6
美國人民折騰了一年的大選終于宣告結束,奧巴馬教教主榮登大寶。由于內憂(金融海嘯)、外患(伊戰(zhàn)),本屆大選精彩紛呈,美國左右兩派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兒來對抗,造謠抹黑(抹紅)、人身攻擊那是層出不窮,大家可以到尼伯龍根·蝸藤的《美國大選手記》去慢慢欣賞。
在天下太平的時候,左右派的矛盾還沒那么明顯,到了內外交困的時節(jié),雙方對掐就比較狠了。美國不像歐洲,雖然共產黨、社會民主黨一類的組織早就有了,但影響一直不大,左派的主力是自由主義者(liberal,不過我想說更像是自由主義左派),傾向于大政府、高福利、高稅收,贊成同性戀、墮胎、禁槍,可以說在經濟層面跟社會民主主義甚至社會主義比較相似,但在政治和文化層面上高揚個人自由的大旗。而右派被稱為保守主義者(conservative),要求政府少把手伸進富人的錢包,至于窮人?窮死活該,尤其是那些非法移民。多數右派是虔誠的基督徒,宗教觀念強烈(這又和歐洲不同),對同性戀深惡痛絕,反對墮胎,但誓死捍衛(wèi)持槍權,因為“人民有保護自己的權利”。右派應該接近于古典的自由主義者,白人占的比例更大,精英意識較強。這二十年來所謂“新自由主義”橫掃全球,其實是古典自由主義反攻倒算——當然,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話說美國左右派都有自己的宣傳陣地,所以媒體大戰(zhàn)打得天翻地覆。CNN、MSNBC和《紐約時報》等屬于左派陣營,FOX、ABC等為右派喉舌。大概正因為有報紙、電視等平媒發(fā)聲,左右派在網上的交火倒不太受人關注。中國因為“特殊國情”,平媒上除了四平八穩(wěn)的黨報、無孔不入的八卦報,可以用左右陣營來劃分的大概只有南方報系一家,但其他媒體并不和它PK,這就不好玩了,哪像網上,經過今年一系列事件(雪災、藏獨、火炬游行、地震、奧運會、毒奶粉)的催化,左右早已壁壘分明,且各有陣地,平時對時局各抒己見,遇上大事,影響力較大的門戶論壇上就會增加很多從左右翼網站臨時過來的ID,吵吵嚷嚷,不亦樂乎。只是中國的左右派含義,跟美國又迥然不同。大體上,左派對中國二十世紀的社會革命是肯定大于否定,或至少不持反對態(tài)度,細分下來有社會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其中多數應稱為國族主義者)、保守主義者(新儒家左派),而右派則是反共當頭的自由主義者。從現在的情況看,中國右派中的自由左派比較少,多數信奉古典自由主義,或曰原教旨自由主義,另外,連臺獨、藏獨都要支持的極右翼最近有增加(或者冒頭?)的趨勢。
昨天看到中青報上的文章,各打五十大板,非常有趣,就轉過來了。國家大報上用整版的篇幅來全面報道民間輿論的左右分野,是很少見的。老實說,雖然中青報的作者據我以前的經驗可能真的站在中間的位置上,但這篇文章客觀上對左派有利,因為左憤、愛國賊不是一個新鮮話題,從《中國可以說不》以來一直在挨罵,早就死豬不怕開水燙,而極右翼的觀點,以前并沒有引起較大反響,直到今年頻頻發(fā)聲才“浮出歷史地表”。本來,溫和的右派是不太愿意指責極右翼的,甚至拒絕承認“右憤”的存在。這很可以理解,就像我的一個朋友所說,你看跟自己立場相對接近的東西,就算不同意,往往也討厭不起來。但今年情勢太特殊,國家的基本利益在那里,較為理性、溫和的右派不能再對右憤的狂飆無動于衷,這才有醉鋼琴那段譏諷十足的名言。個人認為,借中青報的影響,“憤青”一詞語義擴大將得到確認,以后說憤青大家可能得問問:“是左的還是右的?”
自然,網絡輿論的代表力有限(其實美國的媒體也一樣),盡管中國網絡用戶已經是世界第一,上網者的層次也日趨多元化,但人口基數擺在那里。那么,怎么來評價時下網絡上的左右分野呢?我認為,從十年前思想界大論戰(zhàn)后知識分子的分化,到今日中青年左右陣營的初步形成,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趨勢。在輿論的全面放開不能實現的情況下,通過束縛相對較少的網絡發(fā)言、辯論,使不同的社會利益集團都有發(fā)聲的機會,表面上看吵得一塌糊涂,從長遠看對社會和諧有利。據說高層對網絡輿論頗為重視,有意把網絡作為沖擊力較小的采風平臺,那么以后更多的人會被吸引到網絡中來,形成“有中國特色的輿論(半)自由”。另一方面,目前中國網絡左右大作戰(zhàn)所體現出來的素質和訴求都表明,像美國人民那樣玩大選游戲,還不到時候——美國的左右派就算彼此恨之入骨,也極少威脅要把對方肉體消滅或者剝奪對方政治權利,而且,他們爭的是政策,而非政體和國體,不像中國左右派,對中國的發(fā)展都有革命主張,一旦上了臺絕對“天翻地覆慨而慷”。
南渝霜華文后留言:
中間有句寫得不太準確,后來想。感覺,中國許多具有自由派傾向的人,實際上思想是比較傾向或接近自由左派觀點的,只是他們聲音不大甚至沒聲音,容易被純右翼的咆哮淹沒。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