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論述中俄伊聯盟的,還論述了當前不能吸收印度的原因。現在,中俄伊聯盟雖略顯雛形,但離一個牢固的聯盟還差很遠,下面就說說其中的奧妙。
自古以來,面對強大的敵人,其他國家唯有結成牢固的聯盟方能抵御強敵的進攻。但聯盟很少有牢固的,其中充滿了不確定因素。聯盟的牢固程度取決於面對強敵造成的威脅有多大,威脅越大,聯盟越牢固;而強敵也不會任由你結成牢固的聯盟,他會離間聯盟,分化聯盟,搞垮聯盟,吃掉各個國家。古代戰國的合縱連橫即是典型的例子。二戰時期,英法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希望把德國禍水引向蘇聯,斯大林看到英法無誠意,索性與德國簽定了互不侵犯條約,而最終結果卻是英法蘇都遭到了德國法西斯的揉礪。現在,中俄伊的對美斗爭也呈現如此的怪象。
先說俄羅斯。
俄羅斯曾是美國的最大對手,美國從沒有像面對蘇聯那樣害怕過。。蘇聯解體后美國對俄羅斯步步緊逼,瘋狂蠶食俄羅斯的勢力范圍。而俄羅斯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只是俄格戰爭后,才有點男子漢的力度。但又懼怕中國的影響超過自己,實力超過自己,軍事武器水平超過自己,搶了自己的軍火生意,從而對中國又時刻防備,有時甚至對中國大打出手【遭人陷害或挑唆也未可知】。而忘記了自己最大敵人是美國,正中了美國的詭計。
再說中國。
自從1945年開始,美國對中國共產黨的打壓就從沒有停止過。美國是中國的最大敵人,是中國崛起道路上最大又不得不通過的攔路墻。而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真的那美國不當外人了。處處為美國利益著想,救美國就是為救中國,經濟聯系使中美之間不可能爆發戰爭,成了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美不再是敵人,而是中美國,戰略伙伴關系。投降派的思想主導了中國政府的政策。而美國卻磨刀霍霍,把中國視為它的最大潛在敵人。因此,俄格戰爭后,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訪問俄羅斯,兩國加強了軍事同盟關系。查韋斯也來到中國,但中國政府未置一詞。不知是拒絕了,還是默認了。從兩國后來的關系看,估計是拒絕了。表明中國政府還不想或不敢把美國作為對手。或許心中有點小算盤,懾于曾經蘇聯的強大軍事壓力,希望把美國這股禍水引向俄羅斯,自己坐山觀虎斗。而俄羅斯也不是傻蛋,接著就降低了調子,允許美國借助其鐵路向阿富汗運輸物資,中國船員遭槍擊,這些都不是偶然的。雖然上和組織舉行了多次演習,但都是小規模的所謂反恐演習,不具有震懾強敵的威懾力,中俄戰略伙伴關系并不牢固。在某些專家鼓吹美俄新冷戰的時候,普京是不是也在思考著如何把美國禍水引向中國呢?
網上很多人往往把‘遠交近攻’‘殺雞嚇猴’作為當做今天中國的軍事戰略,其實這些都是短視的。遠交近攻---對中國來說,從來沒有哪個國家像美國離中國這樣近。美軍的航母今天都開到京津門口了,還怎么去遠交他,你還能去進攻誰?攻俄羅斯要回外興安嶺?。攻印度奪回藏南?攻越囊要回南沙?中俄間再提外興安嶺就使中俄已勘定的邊界全歸無效,使中國再次獨自面對美俄日印的戰略包圍,地緣環境比60、70年代還要險惡。攻印度會使兩個有核國家陷入連年征戰,西南邊陲再無寧日。陸地海上強敵環伺,比拿破侖時代的法國還要險惡。要么再來一次自衛還擊戰?
再說一下‘殺雞嚇猴’----嚇哪只猴?美國人是只猴嗎?你嚇得住他嗎?日本是只猴嗎?日本人是嚇大的嗎?那殺雞又有什莫用?只是把別的雞嚇得遠遠的罷了。而自己卻濺了一身血。
再說伊朗。
伊朗的最大財富是石油,俄羅斯現在也是靠石油發家,因此兩國有一定競爭關系。伊朗一失敗,石油一定漲價,俄羅斯得利。而中國需要石油,中伊關系可能要硬的多。但中國幾次支持制裁伊朗,中國對美關系舉棋不定,非常曖昧,令伊朗有時對中國有所保留,畢竟,伊朗人個個是漢子,喜歡直來直去,沒那末多所謂謀略。
綜上所述,中俄間的關系屬于唇齒關系,‘唇亡則齒寒。’一方倒下,另一方也不遠了。就像三國時期魏蜀吳對立一樣。雖然中俄兩國間有點小矛盾,但兩國領導人一定要看清形勢,以大局為重,時刻謹記‘唇亡則齒寒’,加強各方面的合作,不要中了美帝國主義的離間計。而伊朗則是中俄大本營的門戶,門戶一開,則胸膛就全暴露在美軍的槍口之下了。
對伊朗的最大援助是美國侵略伊朗戰爭打響之際,中國大陸收復臺灣!
可收到三方面的結果:
1,完成了祖國統一
2,砸斷了太平洋第一島鏈
3,圍魏救趙救了伊朗
至于印度,非常幼稚:
1,巴基斯坦還未搞定,又招惹中國,兩線作戰
2,由美國太平洋艦隊,波斯灣第五艦隊,想變印度洋為自己的大洋,那不是癡人說夢嗎?
3,迪戈加西亞基地,不全是針對中國的吧?
印度很短視,不受點打擊,他是不會抬頭看路的,更認不清方向。
中國鷹擊長空戰略研究中心 草原雄鷹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