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難聽一點兒,是刁民多;說好聽一點兒,就是群眾不太聽話,所以要加強教育。宣傳部門大致就干這個活兒。從二十年前的“引下來,流下來,堅決不讓生下來”到十年前的“從嚴從快打擊違法上訪”再到現如今的“爭做文明市民,建設和諧城市”,各級宣傳部門做了大量工作,這一點,有目共睹?! ?/p>
乍聽起來,教育群眾,使群眾遵紀守法,做聽話的老百姓,卻也不錯。細想起來,倒還是有一些問題。且不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等古舊的“無為而治”理論,就依近代興起的“群眾創造歷史”的唯物史觀,也應以“接受群眾教育”為是,并非“教育群眾”。
再回過頭來看一下,宣傳部門的宣傳目的是不是為了教育群眾?本人認為,實在是“非也”。首先,沒有任何一個部門、任何一個機構、任何一個偉人能比廣大人民群眾更聰明。劉邦、劉秀、李世民、朱元璋,看起來比群眾聰明,實則不過是匯集了群眾的智慧,成為群眾集體智慧的化身,決非其比群眾更聰明。史學家們常常把他們吹得云山霧罩,什么一出生就紅光滿屋,一與人打架腦門兒上便跳出一條龍助戰之類,不過是希望通過拍馬屁撈點政治資本或避免被“從嚴從快打擊”而已。倘若毛澤東不是頭腦清醒的話,今天的史書中也不排除會出現“紅光滿屋”、“三大戰役上空金龍飛舞,龍鱗瀟瀟”之類描述。即使如此,毛澤東逝世幾十年之后,還是有人編造出毛澤東的家系位于龍脈上之類的是非。這權且算作是言論自由吧!任何偉人,只要脫離了群眾,至多不過成為街上的小混混,決不會成就什么豐功偉業。所以宣傳部門的宣傳,也不過是先匯集群眾智慧,然后把這些智慧加工、改造,去用來教育群眾中的極小一部分真正的刁民、愚民,讓他們跟上群眾主力前進的步伐,以便共同富裕、共同幸福,不要讓少數人的刁頑、愚氓拖拉了群眾主力所推動的滾滾前行的歷史的車輪。而宣傳部門在教育極小一部分真正的刁民、愚民之前,還是要先向廣大群眾取經學習,否則這宣傳、這教育也難免走樣。顯然,接受群眾教育與教育小部分群眾二者都是必須的,但誰是主流,誰是次一級的,卻不可不辯明?! ?/p>
當今錯誤的重大決策,原因多半是因為總有手握權力者自覺要比群眾聰明。如不少地方通過“四拍決策”建造出來的豪華“鬼城”,如“高瞻遠矚”,為了打造世界級縣城、文化城而進行的強制拆遷所引起的暴力沖突等等,病根大都在這里。當然任何事都有例外,如有個別人認為,打造成“世界級”雖然違反客觀規律,但卻符合自己做人的原則,可以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也會去做一些看起來難以理解的決策。如今,這種事兒也不少?! ?/p>
或曰,你這分明是做“群眾尾巴”,還談什么領導群眾?呵呵,領導群眾也不能這樣領導。譬如你想修一條水渠,你至少要知道水向哪個方向流,若你的水渠非要向上修,非要拗著水流規律去“領導”,那么當你的水渠修到珠穆朗瑪峰頂的時候,水早就另尋他途奔向大海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