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十大最蠱惑人心謠言
中國的許多精英,不學無術,卻挖空心思,一味地造謠惑眾,制造了大量蠱惑人心的謠言。時下之中國,成了精英造謠的盛世!
他們為什么要造謠呢?依我看,一是要徹底妖魔化毛主席,二是要徹底搞亂中國人民的思想,三是要徹底降低人們對某種不公平現象的關注度,四是要徹底清除推行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切障礙。
只可惜,當他們制造的謠言一經問世,就立即遭到了廣大有識之士的圍剿和批判,最后弄得他們一個個是灰頭垢臉,難堪不已。實在是大快人心。
為了讓人們永遠地記住這些人的臉譜,我從他們制造的成千上萬謠言中,根據其危害性以及影響度,羅列了十大最蠱惑人心的謠言,并一一給出簡單評議。
謠言一:1950年頒布的“五一節口號”最后一個“毛主席萬歲”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p>
評議:前不久,全國人大辦公廳聯絡局原正局級副局長、《中國人大》原主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原總編輯在相關官媒上撰文指出:“假的就是假的,謊言就是謊言。事實勝于雄辯,更勝于詭辯。某些人以訛傳訛、大談特談的毛澤東自己在五一節口號中加上‘毛主席萬歲’,純屬無稽之談。
謠言二: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等都是胡喬木的原創。
評議:事實上,就是把100個胡喬木加起來,也無法達到毛主席詩詞中所體現的那種境界和氣魄。這不,胡喬木之女、國家工商總局的退休干部胡木英于日前毫不含糊地指出:“不是。父親沒參加過長征,壯麗景觀沒經歷過,這不是憑想象就能寫出來的,而且按照父親的性格,他不會寫出主席那樣的氣魄?!薄 ?/p>
謠言三:中共消極抗戰,游而不擊,借抗日之名保存實力;蔣介石是抗日英雄,中國的抗戰是在蔣介石領導下取得勝利的,根本不存在消極抗戰的說法?! ?/p>
評議:國民黨與共產黨一方面都對抗日戰爭做出了犧牲和貢獻,誰都承認;但是在抗戰中他們是有重大差別的,一個不怕犧牲向抗日前線開進,堅決抗戰,在《論持久戰》理論指導下,建立統一戰線,建立抗日根據地,到敵人后方去開展人民戰爭。一個從抗日前線撤出,消滅抗日武裝,被迫抗戰,大量投降敵人,破壞抗日統一戰線,在軍事經濟上封鎖抗日根據地。誰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在理論上指導,行動上率領——領導中國人民抗戰,難道還有疑問嗎?更何況大量已經解秘的日偽檔案,已為此提供了鐵的證據?! ?/p>
謠言四:美國的穩定發展有利于中國?! ?/p>
評議:眾多事實表明,美國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不安定源、恐怖源。美國越強大,對中國的威脅越大。要美國惠中國,是一相情愿,根本不可能實現;而美國毀中國,卻是不爭的現實危險。
謠言五:美國人大量地吃轉基因食物?! ?/p>
評議:來源于美國政府的資料表明,美國人食用轉基因玉米的總量只占其消費總量的12.3%。在精英眼里,十分之一竟然成了“大量”,是不是太愚蠢、太可笑了?
謠言六:今冬天然氣供應有壓力,中石油承擔巨額虧損。
評議:一方面是中石油的“豪華中秋福利”,一方面又是所謂的“巨額虧損”,言外之意,就是要全體國民為其壟斷利益掏腰包。
謠言七:三鹿奶粉1100檢測關,呵護寶寶健康,值得媽媽信賴?! ?/p>
評議:三鹿奶粉讓眾多嬰兒遭到病痛的摧殘,讓眾多父母為孩子擔憂、流淚,又讓整個社會為無良企業生產大量的有毒食品承擔了巨大風險和嚴重后果。一句“企業家身上要流淌道德血液”就能囊括其全部責任?大面積推行私有化,是產生這類問題的根本緣由!
謠言八:中國最不過剩的就是房地產?! ?/p>
評議:今日之中國,最過剩的恰恰就是房地產!無論你走進今日中國的哪一個城市,哪里不是大興土木?哪里不是建房蓋樓?房地產雖經國家多次調控,泡沫越來越大,房價一漲再漲,“住房難”成了壓在百姓頭上新的三座大山之一。這樣的調控,還讓不讓百姓活呀?難道由美國引發的金融風暴的教訓,還不夠慘痛?還不能引起人們的極大警惕和深刻反思?
謠言九:樓市調控會影響經濟增長?! ?/p>
評議:“4·17”調控新政,被人們認為是“歷史上最嚴厲的一次”。但實施結果又是如何呢?樓市博弈還是一片混沌,許多開發商和經濟精英也不斷拋出如此論調,與中央調控新政對著干。而在房價奇高的現狀下,一些高官又莫名其妙地甩出“穩定房價”的言論,讓百姓莫衷一是?!罢{控新政”,到底是堅決地讓房價回歸到廣大百姓能夠承受的水平,還是繼續穩定目前讓百姓望房興嘆的奇高房價?政府“讓百姓住有所居”的承諾該怎樣兌現?
謠言十:2009年房價僅上漲1.5%?! ?/p>
評議:2009年,全國房價上漲達到50%的城市不在少數,有的上漲幅度超過了50%,甚至超過了100%,有些地區的房價在半年時間內就上漲了50%以上,是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漲幅最大、漲速最快的一年。那為什么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僅僅是“統計方法存在缺陷”?其背后的隱情可能只有他們自己知曉?! ?/p>
您或許對下列文章有興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