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史書上寫的,年齡大的人經過的”
不遠的地方有一所黨校,從未進去過,在我的記憶中,臨街的是一座二層樓房,很不起眼的地方。這次提高“兩率一度”的動員大會在這里召開,我憑著印象來到這里,門前的兩層樓早已不見了蹤影,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幾十層的高檔住宅,看樣子已經竣工了,但還沒有人入住。往里走,與之相鄰的就是黨校的教學樓了,寬敞明亮、干凈整潔。我們來到能夠容納300余人的會議室中就坐,等待領導們到來。一片嘈雜中,主席臺燈光霍然亮起,數位領導魚貫而入。領導們的講話空洞而冗長,大家都耐心的“聆聽”著,首先是宣布市委書記、區委書記對這次活動的指示,然后宣布實施方案,在后是領導講話,最后是代表表態發言。會議主題是圍繞如何提高“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對平安xx活動的知曉率、對政法隊伍的滿意度”,領導們要求所有的人員每天佩戴紅袖章巡邏,開展鄰里守望,我為大家一天、大家為我一年,互相夜間巡邏,專職聯防隊員要在敏感區域不間斷巡邏,公安干警、政法部門嚴厲打擊刑事犯罪,降低發案率,提高技防水平,充分利用攝像頭等等,在年底的全省考評中,兩率一度排名要前進。領導講話時指出:要大力宣傳,宣傳不能只貼標語掛橫幅,要告訴群眾,我們轄區十萬人,只有兩個派出所,警力100人左右,要讓人民群眾理解,對于體制上機制上的問題一時不能解決的,要向群眾做好解釋工作,領導說的錯嗎?不知道,領導說的對嗎?應該不對!社會治安的治理光靠警力嗎?上溯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這個概念時,是指在黨委統一領導下,教育、勞動、宣傳、民政、公安、司法等所有部門參與,運用綜合手段維護社會治安,這個思路很好,找準了事物的根本原因,是對癥下藥的,當然這種體制沒有得到良好的貫徹執行,為什么呢?我想這種體制只能夠在社會主義公有制下生存,資本主義私有制下是不能生存的,到了今天,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全變味了,警察、準警察成了主力軍,能治理好嗎?這樣的體制只能使小偷變成兇手,兇手變成恐怖分子,順便帶來防盜門、防盜網、攝像頭等產業的大發展,為gdp做出貢獻。再上溯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美好圖景時,還不知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什么呢!“那是史書上寫的,年齡大的人經過的”,我想起了不久前一個人給我說的話。
初秋的山腳下,涼風習習,秋蟬鳴響,近在咫尺的青山在雨后的晨曦中更加清秀、巍峨,白色的云霧在山間繚繞,真如仙境一般。在那個不久前老虎咬死人的野生動物園旁,我參加了xxx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培訓的學習,統計局的領導說這里130個標間全包了,四天的學習,大家算算要花多少錢,不容易啊!社會上大家對統計的數字多有微詞,這一次這個數據都要從各位手中出來,希望大家認真對待。幾天的學習還是很緊張的,繪制普查小區圖、戶主姓名底冊的編制、入戶登記長表、短表、快速過錄表、匯總表等等,概念要清楚,邏輯關系要合理,我想統計過程中稍微理解不夠,稍微不認真就會出錯,其實我很擔心。
在久遠的記憶中,我想起了我經過的幾次人口普查,1982年7月吧,是我見得第一次人口普查,那年我12歲,剛剛小學畢業,一個炎熱的中午,家里來了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女阿姨帶著眼鏡,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他們是來進行人口普查的,在填寫我的文化程度時寫的是小學,我很不情愿的說:我馬上就上中學了,阿姨和叔叔笑笑說只能這樣填,我至今記得他們隨和、有文化的樣子。我經過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是在1990年,這年我還在學校上學,而我的同學有的已經參加工作了,一次在路上見著一位同學,他從單位被抽調出來正在搞人口普查,并拿出表格讓我看,我記得表格是綠色的,我又看見了同學那熟悉的字體,只是更加工整了,他的字寫得好上學時就有名了。2000年的人口普查我一點印象也沒有,那時我和全國人民一樣,渾渾噩噩的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喝水,無暇顧及人口普查了。時光荏苒,2010年的人口普查開始了,在普查中我會盡我的努力做好我的工作,希望這些數字能讓人民相信,希望政府能以此制定出符合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的政策,能達到嗎?我懷疑,原因是什么呢?1、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的素質、數量,我看這次普查工作依靠的是社區這個組織的力量,我想這是第一次利用這樣的力量做這樣的工作,2000年時還沒有這個組織吧?社區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應該離本次普查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相去甚遠,這不是幾天培訓能解決的問題。社區又組織了本區域的居民組長、物業公司工作人員等參加該項工作,人員更是參差不齊,由于現在都拿錢說話,不像以前都是單位抽調,干的都是革命工作。如今人很難找,找著也是應付,所以普查員整體素質、態度令人堪憂。再有,數量也不夠,以某普查區為例,住戶4000以上,按50——80戶一名普查員配置,需80——50人,再加上指導員,總數應100左右,但實際總人數30余人,這些人他們養家糊口的本職工作還要做,你說這樣一個隊伍能保證基礎數據的可靠嗎?2、培訓的問題,且不論培訓效果如何,不是所有人都會參與培訓的。3、最重要的人心問題,不說了,反正是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進行培訓的老師都是統計局的公務員,在培訓之前,已經在試點地區當過一次普查員了,他們把自己在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匯總起來,出了好多例題,給被培訓人員講,且將他們在普查工作中遇到的拒訪、找不見人等情況如何應對告知大家。他們總結說:有兩種人普遍拒訪,一是高收入、高學歷、高地位的人,一是低收入人群,我想低收入人群拒訪,原因無非是他們認為政府虧待自己,對政府政策不滿意,抵制政策執行,倒可以理解,高收入、高學歷、高地位的人為什么也普遍拒訪呢?你們可是政策的受益者呀,應當大力支持政府的政策實施呀,為什么要抵制呢?難道你們的這些高收入、高學歷、高地位的人的東西都是騙來偷來搶來的嗎?不明白,政府的政策為什么里外不是人呢?
緊張的學習之余,我偷空沿著一條水泥鋪就的山路往山上走去,從山腳開始,依著山勢起伏,一座連一座的別墅成了群,沿路上去,大都靜謐的有些恐怖,在一個別墅群的門口,我遇到一個小保安便和他攀談起來,他一天上12個小時,每月900元,他說這里的別墅都賣完了,最貴的別墅1000來萬吧。我問他:家里這遠嗎?他說:不遠,就在下面的村子里,我又問:現在這樣好嗎?他沒有回答,過了一會指著下面說道:這里原先是我們幾千畝的土地,有糧有果,現在換了主人,我們只能當奴隸了,你說好嗎?我無言以對,也不想再上山了,轉身回去了。
與我同住的人是某個地方的宗教協理員,今年48歲了,很健談,從我進房的那一刻起,就熱情的和我說起話來,在以后的幾天里,我一直仔細的聆聽,很少插言。我感覺他想說服我信教,他對宗教是很信服的,給我講教義和發生在他身邊的因果報應故事。他說不要競爭,因為競爭的結果是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毀滅;他說孩子學習能算賬就行了,不要研究科技,結果就是被政客利用,造成殺人武器;他說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浪費國家,世界上毀滅的首先是美國;他說不要在乎房子大小,只要你心不在屋里,世界任你遨游。聽他說話,我認定他是一個不關心時事的人,自顧自做好人,勸別人做好人,但是我實在回想不起是什么話題說起了社會現象,他不能掩飾的表現出了氣憤,“骯臟的、丑惡的、垃圾、敗類、沉渣”等一連串的貶義詞從他口中說出,令我十分吃驚,我心里想:我們畢竟生活在同一個時間空間內呀!
“那是史書上寫的,年齡大的人經過的”也是他給我說的。
幾天的學習結束了,領導講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經費是80個億,希望不要打了水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