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石家莊9月23日電,近日,高橋定等4名日本人擅自進入河北省某軍事管理區并對軍事目標進行非法錄象,國家安全機關已對上述人員采取措施并進行審查,如果情況屬實,在釣魚島事件尚未最后結束時發生這一事件,耐人尋味,值得我們認真分析和思考一番,同時,筆者也嘗試對事件的進一步發展作一個大膽的預測。
首先,我們要認清兩個基本事實:第一,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量的外國人以各種名義進入我國境內,雖然大多數是從事各種投資、經商等經濟活動和旅游,但是,不可否認,以投資、經商、旅游為掩護而進行各種偵察和間諜活動的情況是非常嚴重的。筆者1989年在國外看到的“簡氏防務年鑒”上,圖文并茂地標示著我國所有中、遠程導彈發射井的位置和各軍港的位置以及大型艦船的數量,讓我感到十分驚諤。當然,以偵察衛星的紅外照相,基本上也能確定以上情況,但是,利用人員進行偵察和間諜活動是進一步證實和核定細節情況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且更加準確。國外敵對勢力的的這些活動,在30年內從來沒有停止過,有資料透露,美國中情局利用旅游人員拍攝我國大量的地形地物照片,包括城市街道、標志性建筑物的照片。而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導彈自動尋的的地形匹配器數據庫提供第一手資料,這項工作做得卓有成效,這是不爭的事實。我黨、我軍在過去之所以能夠在弱小的情況下取得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勝利,嚴守秘密,掌握情報是一個重要原因。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幾乎已經沒有什么秘密,這是非常非常危險的!一旦戰爭爆發,我們的要害、軟肋都會被輕而易舉地摧毀。第二,日本從其民族的歷史、政治、軍事情況看,擴張的野心從來沒有停止過。進入近代,在軍事擴張不被允許的情況下,著力經濟擴張,成果斐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只要條件具備,再次發動侵略戰爭,在實力上是具備的。據資料稱,1個月內,日本就能將民用核技術轉換成核武器,自衛隊轉換成正規軍隊,戰爭動員的機制十分完備。筆者希望國家的高層和國人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雖然,我們宣稱目前處于和平與發展的時代,這一方面因為是客觀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集中精力,從事經濟建設的需要。但是,世界不太平,戰爭危險始終存在,敵對勢力從來沒有停止其各項準備工作,而我們卻基本上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政治局常委中沒有一名真正的軍事領導人,無論是思想上、組織上、物質上都缺乏應有的準備,這與30年前大不相同。我們說,和平與發展是當代的主題,但正如溫總理這次在聯大65屆一般性辯論的發言中所述:這個世界并不太平。在一個并不太平的世界,中國做好準備了嗎?我們不再象過去那樣大張旗鼓地提“備戰、備荒、為人民”是對的,因為時代不同了。但是,光有呼吁“靠戰爭最后解決問題已經過時了”就行嗎?呼吁是對的,而不做好充分準備是錯的。同自然災害一樣,戰爭都是突發的。不同的是,自然災害發生后,可以在和平的環境下救災;而戰爭爆發后,就是面臨的整個社會、民族的問題和大量的人員傷亡。而做好準備,戰爭準備比自然災害的準備更重要,在軍事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難度更大。
言歸正傳,在釣魚島事件發生的此時此刻,對4名日本人采取措施,一般地理解,可以看作是對日本的積極回應。正如上述,日本和其他國外敵對勢力一樣,改開后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我國的偵察、間諜活動,要對其采取措施,可能早就應該采取了。至少在外交上,驅逐其人員的事件就應該發生過。而查處4名日本人發生在此時,從國際外交斗爭的常識和常理看,一般地認為是對日本的“反制”,迫其釋放被拘的船長。在被拘船長尚未判刑之際,這一舉措,對于敦促日方認真掂量后果,從而爭取釣魚島事件的和平解決,是有現實意義的??梢哉f,到目前為止,這是雙方圍繞釣魚島事件交手的第一回合。
當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種情況。由于日本對釣魚島的領土欲求是嚴格按照計劃進行的,為進一步掌握我國軍事情況,研判我國對釣魚島是否會作出軍事反應以及作出如何反應,派出人員通過各種渠道刺探情報是必須的,而這4名人員就是遂行這個任務。因為,石家莊地區是面對黃海的縱深地區,部署著我軍戰略、戰役機動部隊和中程導彈部隊以及空軍的二線部隊,偵察和探明這一地區的軍情對日本是有意義的。所以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應該肯定的是,無論上述那種情況,我國通過國家安全機關對4名日本人采取措施是非常正確、英明的舉措。為此,值得我們欣喜和歡呼。如果是“反制”,正當其時;如果是反偵察,理所當然。1969年“珍寶島事件”后,我國和前蘇聯一直處于非常緊張的臨戰狀態,1971年10月中國進入聯合國,1972年尼克松訪華,國際關系從此發生了深刻變化,因此,前蘇聯加緊了對我國的間諜活動,1974年1月發生的馬爾琴柯等5名蘇聯外交官被我國驅逐的事件,以及緊接著我國外交官關恒廣被前蘇聯驅逐,就是外交斗爭中典型的“反制”行動。這樣一個外交斗爭的范本,也許啟發了我們今天對4名日本人的做法。這就好比兩個人打架,你來我往;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向日方施壓,爭取被拘船長事件的和平解決。
今天的釣魚島事件當然不是單純的外交事件,如果當作當年的“間諜驅逐案”來看待,是太天真了。因為這一次事件的實質是領土問題:在涉及主權、領土等核心利益問題上,中國絕不退讓,絕不妥協。這個態表得好!是對當前釣魚島事件的輿論準備,而且有利于爭取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中立態度。當然,我對這個表態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始終存在懷疑態度。由于中國目前周邊的情況和國際形勢的復雜,由釣魚島事件到這次的4名日本人被查處,形勢會怎樣發展?筆者以自己淺薄的知識嘗試做如下預測:
一、釣魚島事件暫時得以和平解決。日本在考慮其4 名人員被查處的利弊后,我被拘船長無罪釋放,作為對等,我方宣布,4名日本人被查無間諜嫌疑也予以釋放,雙方斗爭的第一回合結束,我方暫時獲勝。但是圍繞釣魚島的領土爭端遠遠沒有結束。
二、僵持。日方對我查處4名日本人提出抗議,雙方開始運用國際舞臺進行斡旋和辯論,大打“口水”仗。在此期間,雙方的國內輿論介入,民情激昂,而日本從其傳統看,民間輿論的勢頭超過中國,尤其是老牌軍國主義勢力和年輕的激進分子叫囂對華開戰;而中國的民間輿論較弱,一則因為現在的國人比較麻木和心態各異,不如30年前心齊,二則國情不允許民間輿論太強,國人也習慣了聽政府的。這從前期的表現已經可以看出?!?.18”只有少數人進行游行示威,大部分老百姓都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期間,雙方可能附帶進行其他一些無關痛癢的事件,可能會出現第二回合,第三回合,但總的來講,仍然掌控在理智的框架內。因為,國際關系中還有其他國家,“鷸蚌相爭,漁翁在后”是中日兩國都熟悉的典故。而僵持的局面與“擱置爭議”的主觀愿望倒是一致的,拖下去,打“口水仗”,這好象是我們某些人的愿望,因為他們指望“和平崛起“,到崛起了再說(不想評論把“崛起”這個詞用在國策上是否妥當,而且是和平崛起。沒有刺激能崛起否?)。
三、升級。這里指的是抗衡力量的升級和范圍擴大的升級。由于國內輿論不可控制或為了轉移矛盾,雙方政府圍繞釣魚島的爭議,斗爭逐步升級,愈演愈烈,發生在外交、政治、經濟領域的斗爭一發不可收拾,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經濟制裁,斷交均可發生,此時,離戰爭就不遠了。這種局面是我國政府力求避免的,但是是美國最希望的。東北亞先前有個朝鮮問題,現在又冒出個領土爭議問題,他是非?!癐 N TR ENSTING”的,正如他與盟友英國對我國南海的西沙、南沙群島有興趣一樣,作為“世界警察”,他的利益希望能夠介入,而且日本由于是二戰的戰敗國,美國在日本有駐軍,既然發生領土問題,他以保護的名義介入是肯定的。
四、由突發事件引發的戰爭。應該指出,矛盾—沖突—戰爭是有規律的。矛盾不能解決,引發沖突,沖突不能解決,引發戰爭。因此,避免戰爭,必須在沖突階段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有爭議的問題。譬如,目前的朝鮮問題,6國會談就是為了避免戰爭。我的判斷,中日間的談判最近也將進行。不過,這個談判的過程是復雜艱難的,結果是難以樂觀的。因為,這是主權和領土問題,怎么讓步?怎么“共同開發”?在核心利益上,雙方的底線實際上是一樣的。除非中國政府與當年的滿清政府一樣,而“共同開發”與割讓、租借只有一步之遙。嚴峻的問題是,放在中國政府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要么喪權辱國,要么不惜一戰。以部分或徹底丟失釣魚島換取大陸的暫時和平確實是一種選擇。為什么說暫時和平?因為你的主權除非永遠不要了,否則在奪回主權的過程中仍有一戰。不要想象如香港一樣和平回歸,情況不同!而任何一屆政府的讓步得到的是永遠的罵名。道理很簡單,在國家還存在的世界上,不能維護國家利益的政府是什么政府?關于經濟問題的“8個兩難”其實遠遠沒有現在的這個問題難。因此,正如許多有識之士指出的,釣魚島必有一戰,不過是什么時候爆發,以什么名義,以什么形式爆發的問題而已。釣魚島事件的背后,不可否認存在著美國,甚至是共濟會的身影。
事情發展到今天,都因為我國30年來一些政策和宣傳口號出現了偏差,有些偏差還比較大。檢討過去,我們應該認識到,關系國計民生、國際關系的政策和口號,不能隨意拍腦袋??上驳氖?,這次的聯大發言有了改進,說明中國政府對這次發言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在一些提法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在釣魚島乃至南海、藏南等領土問題上,是到了最高層需要進行現實的,然而更是全面地、歷史地、科學地審視和決策的時候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