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霸權是唯一能夠確保國家利益的途徑與手段,沒有霸權就沒有發展權——格格題記
一、國家利益的本質
任何一個國家都在追求本國的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是一個國家不容侵犯的不能談的根本利益,拋棄國家利益,那么這個國家就離滅亡不遠了。所謂國家利益就是滿足或能夠滿足國家以生存發展為基礎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對國家在整體上具有好處的事物。這個“有好處的事物”用抽象的概念理解主有兩個方面,第一是本國的自主發展,第二是打斷別人的發展,消滅潛在的威脅。這樣一個國家利益使得國與國之間根本就沒有什么友好和平,因為任何國家都以追求國家利益為唯一的行動原則,因而國家利益是一個殘忍的、容不得絲毫溫情的,且不留下絲毫道德空間的手段,也就是說為了國家利益從來是沒有道理可講的,無論標榜人權的美國,還是“臥薪嘗膽”的日本。不管怎么“中美友好”“中日親善”,近代的發展史已經很嚴肅的告訴我們,為了國家利益,一定要首先保護自己的發展權,而后要剝奪別人的發展權,無論是“兄弟國家”還是“友好鄰邦”。
中國近代的中國化進程,最早在1927年至1937年進入了所謂的十年黃金期,這是年中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基礎設施建設有相當大的進展,而自己的軍隊發展也有了起色,當時的中國的確有了一絲希望。可是在這黃金十年中所發生的事情一點都不少,這其中就包括918事變,更有冀東偽政權的成立。就這點發展希望就使得日本列強看到了中國的威脅,于是就迫不及待的發動全面戰爭,打斷當時的中國化進程,為了國家利益,要從萌芽中消除中國威脅。于是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化進程被迫停止,中國被迫以焦土抗戰政策苦撐8年,雖然慘勝,但失去了外蒙,元氣大傷,人命喪失幾千萬,財產損失在6000億美元,經過8年戰火的摧殘,本以貧弱的中國更加一窮二白。
上世紀60年代以前,中蘇有著共同的意識形態,他們要面對共同的敵人,而且當時中國低下的科技水平使中國根本不可能對蘇聯形成威脅,但中蘇還是分裂了,并進而走向了尖銳的對抗。這其中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國家利益,為了國家利益,蘇聯絕不愿看到一個日益發展、日益強大的中國和它比肩而立,哪怕僅僅有這種趨勢還遠未成為現實也不行。中國進入改革年代,隨著改革的深入進行,西方拋出了中國威脅論,美國則開始聯合很多國家,制造各種理由,運用各種手段企圖再一次打斷中國化進程,就算中國人跪下對天發誓我們永遠對美國沒威脅也不行。美國為首的列強還是千方百計的圍剿中國,從三島問題開始逐步深入。歷史的發展充分說明,打斷中國的中國化進程永遠是列強的基本國策,其本質就是要你連發展權都沒有。
二、發展權的取得
中國人故作文明、特愛說理,面對列強一次次無理,我們的國人大都會很委屈的說:“我們關起門來發展自己的經濟,招誰惹誰了?美日韓為啥對我們這樣啊?”實際上這樣的感嘆是極其幼稚而弱智的,因為自始至終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沒有霸權從來就沒有發展權,所謂的發展權的取得唯一的方法就是靠霸權,而霸權憑的就是沖突以及沖突的極端形式——戰爭中的屢戰屢勝。沒有霸權就永遠沒有發展權,這是國家利益決定的。而我們開個開放以來,我們的既定方針是極其錯誤的,我們始終認為諂媚、屈膝、忍讓就能還來發展權,就是所謂的“用和平換發展”,學名就叫做韜光養晦。但實際上越是這樣,越是得不到發展權,你想發展,可以,我給臺灣武器挑起戰爭,你想發展東海共同開發也不行,釣于島要給我。一方要爭取發展權,一方要徹底取消對方的發展權,這中間哪還有什么斡旋的目的?這本來就是真刀真槍你死我活的事情。所以,回過頭來看我們三十年韜光養晦政策,我們得到發展權了嗎?我們外交軟弱,一心奉行諂媚政策,漢奸走狗內外勾結,30年來我們不但沒有和平崛起,而且遭到越來越強烈的封鎖,人沒人格,國沒國格,所謂的發展不過是把白花花的資源無償奉獻給人,而請求別人凌辱。
不說別的,日本人在九一八剛過便宣布繼續扣留船長10天,日本人為什么敢這么囂張,就是因為你的軟弱,日本人為什么要這樣囂張,就是要打斷你的中國化進程,就是要打碎你“和平崛起”的春秋大夢。而我們面對挑釁,反應竟然是可笑之極,我們的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做了一個非常可笑的發言,他表示,日方假如一意孤行,錯上加錯,中方將采取強烈反制措施,其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擔。其實,人家日本已經完成了“一意孤行”的動作,決定再扣留你的船長10天了,馬朝旭還巧妙的用上一個“假如”,真比阿Q還阿Q!我們為什么會這么做,就是要“韜光養晦”,而韜光養晦的實質表現就是“穩定壓倒一切”,而穩定壓倒一切的目的就是一心貪污腐敗、盡情享受。我們這個918看起來格外的“平靜”,而實際上所有的“平靜”都是和諧來的,網上發了幾張民眾到北京的日ben大使館“散步”反映訴求的照片馬上就會被和諧。而這一切完全來自上面的指示,這個指示的精神是:“要求各級媒體在報道撞船事件時注意口徑,統一采用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稿件。”同時外交部內部方針悄悄說:“我們沒想到形勢這么嚴峻,剛開始判斷有疏忽,千萬不能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對輿論的監督要收緊,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肯定越要約束民間關于外交的態度,而不愿被一部分政治投機者‘狐假虎威’。政府希望人們認識到:無論國家在外交上取得了什么進展,都取決于政府創造和擁有的強大政治、軍事、經濟實力,并非歸功于少數具有冒險精神的‘保diao人士’或‘反ri人士’!”看看吧,這就是我們的政府,愛國的保diao人士和反ri人士,早已被政府看作是“政治投機者”!這就是我們的諂媚外交,這就是我們的“和平換發展”。
三、沒有霸權就沒有發展權
一廂情愿的和平不但換不來發展,更能引起內憂外患。因而在所謂“和平換發展”是當代主題的咒語主導下的中國政略、戰略及外交的虛幻性、脆弱性、危險性就十分的明顯了。之所以說和平換發展是當代主題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一廂情愿,起著麻醉作用的有害的學說,原因就在于發展的本身就意味著威脅,威脅就要沖突,因而沒有戰爭權就沒有發展權。因為中國威脅論不是杜撰,是實實在在的,我們不要害怕別人說中國威脅論,中國要發展本來就有威脅。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當前發展需要進口石油一億噸,而按照這個速度十年后我們就需要進口2億噸,請問這對別的國家是不是威脅?地球就這么點資源,所有的國家利益就是為了爭奪資源你死我活,你說發展是不是威脅?美俄屬于老黃瓜刷綠漆,他為什么和中國過不去,不是因為就看你不順眼,更不是因為中國為會威脅美國,就中國現在的國力就算再過半個世紀也達不到美國現在的水平,何來威脅?所謂的威脅不就是中國占用了更多的地球資源嗎?爭奪基礎性生存資源(包括土地、海洋)是歷史上絕大多數戰爭的根源,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會有變化,但不會有本質的變化,因而所謂發展權取決于你的霸權,因為沒有霸權哪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一個戰爭的失敗者那還有資格分的戰利品?
中國20年來的和平與發展政策已經走到了盡頭,國際環境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列強們早已準備好了,已經有能力再一次打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比如臺海之戰何時爆發,其實決定權既不在我們手里,也不在臺獨分子手中,而是在美日手中。如果爆發臺海之戰,那就不僅僅是統一之戰,更深層的是美日決心剝奪中國人的發展權的戰爭。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求善得惡,求惡得善,我們二十年求善得到了什么,而美日一心對中國求惡,卻得到了太多的利益。這不是最血淋淋的實例嗎?因而中國要發展,要維護自己的發展權,就要準備戰爭,只有準備打仗才能蠃得發展有空間和時間。可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四、我們打不起戰爭
什么叫大國?什么叫負責任的大國?你連霸權都沒有你拿什么負責?你連自己的子民都負責不起,還腆個逼臉在全球負責,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只有有了霸權才是大國,沒有霸權就是任人宰割、發展權被別人操控的木偶。霸權在這個戰國時代是客觀存在,絕對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問題只是我們意識到沒有,是主動追求,還是被動靠近。
回頭看看我們現在,我們還打得起戰爭嗎?人力物力其實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有這個決心嗎?有這個意志嗎?我們的官人都在忙著做什么,爾虞我詐,你爭我奪,打著一心發展雞的屁的名義貪污腐敗,那里還想到什么發展權、戰爭的問題?就連我們的軍費也被貪污挪用,就連我們的精英部隊也被解散。2000年8月20日成立的820特種大隊,是專門為了對日戰爭準備的部隊,它的裝備與人員素質堪稱一流,可是這樣一支利劍卻只有三年的壽命。04年底竟然被以“和平年代下如此強悍且耗資不少的特種部隊沒有保留的必要”為理由解散。家賊何其可恨啊!
攘外必先安內,跪求我們的精英為了我們子孫后代能有口飯吃,統一思想、挺直腰桿,拿回我們的發展權吧!如果這樣做了,你們就算再多貪污點我們也閉上一只眼!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