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我在新華書店閑逛,不經意間看到了書店里擺放的 王樹增 先生的《朝鮮戰爭》,心里忽然一動,1950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算起來今年已經整整60年了。按照中國人的傳統,逢五逢十都是重大的紀念日,那么今年政府和民間會不會隆重的紀念呢?我很不樂觀。看看掌握話語權的主流精英們的所作所為就知道了。
6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國鴨綠江,面對軍事和經濟的巨無霸美國,在一種多么艱苦的條件下作戰。抗美援朝戰爭對中華民族的重大意義是不可低估的。有了這一場戰爭,毛澤東的那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話,才真正成為現實。抗日戰爭的勝利,很多人認為是美國和蘇聯的功勞,中國人算是搭順風車的。可是朝鮮戰爭的勝利,老彭的那些話是對的,西方人也終于認識到,搞些軍艦和大炮就讓中國屈服聽話的歷史結束了,恐怕他們再也沒有占領中國首都的信心和想法了,這一點讓中國的一些精英和民眾今天都痛心不已。能有這樣的精英和民眾,而且數量還非常多,中國可真是一個奇妙的國度,我幾乎都要相信我曾戰斗過的逆向種族主義了。
朝鮮戰爭對于中國人精神面貌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是正面的。我記得早前我在一家書店看到一本書,書名記不太清了,大意是美國軍人眼中的戰爭,其中有關朝鮮戰爭的部分,有一張照片讓我當時就想流淚。照片是前線的一個美國軍官拍攝的,當時傳到前線的消息,停戰協定已經簽訂了,一位年輕的中國士兵走出坑道,向對面他曾經的敵人揮手,對面的那位美軍軍官用相機拍下了那個鏡頭。那個中國士兵背著槍,臉上燦爛的笑容,那是一張多么自信,多么英氣勃勃的面孔。我在網上以及報刊雜志上看到太多大清以及民國的中國民眾的照片,他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一張麻木,僵硬的面孔,大人小孩都一個樣,這是苦難造成的,這是中外的多重壓迫下國人自輕自賤造成的。這就是我看到那張照片激動地原因,新中國和抗美援朝對普通中國人的思想面貌的影響和沖擊是巨大的。盡管沒有調查,我也敢斷定那位戰士不像他對面的對手那樣有一臺照相機,中美的物質差距一定是巨大的,但是在精神上雙方已經平等了,中國人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美國人也不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中國人才真正的自信起來。這種平等是上百年來多少中國人奮斗得到的,彌足珍貴。奇怪的是在今天,我們和美國的物質差距越來越小,但精神上似乎自覺地認為美國人高等了,一談起美國,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褒義詞都說出來;一說自己,一無是處,左中右都這樣,又開始自輕自賤了。
和美國打成平手,贏得美國的尊重并不容易。美國當時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物質財富最多的國家,美軍士兵也絕不是什么少爺兵。事實上,美軍是一支非常優秀的軍隊,美軍士兵的素質非常的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和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的表現都異常的優秀,不論是橫掃歐洲的巴頓軍團,還是在中途島,瓜達卡納爾島上作戰的美國陸軍,空軍以及海軍陸戰隊,都顯示了艱苦條件下勇往無前的戰斗精神。所以說,志愿軍面對的對手是一支火力強大,掌握制空權,意志堅定,作戰頑強的軍隊,而志愿軍本身的條件非常簡陋。在這樣的條件下與美軍作戰,困難可想而知,但志愿軍靠著頑強的品質與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戰斗。在長津湖畔,冰天雪地里身著單衣戰斗的志愿軍;在砥平里,奮勇沖鋒,視死如歸的志愿軍;在上甘嶺,利用坑道與美軍反復爭奪的志愿軍;在“米格走廊”上,英雄的志愿軍空軍讓美國驚呼橫空出世一個空軍強國。和抗日戰爭一樣,志愿軍體現的是中華民族無論在什么艱難條件下都能克服困難的無畏精神,這是我們中國最寶貴的財富之一,今天我們也許已經失去它了,才覺得它是如此的珍貴。
現在中國的不少主流精英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們,我們要關注個人,國家算什么?國家強大有什么用?看過傻人,沒看過這么傻的精英以及他們的追隨者。美國的強大和普通美國人無關嗎?歐洲強大和歐洲人無關嗎?任由國家衰弱而只關注個人,大多數個人能真的好嗎?這里我們可以從抗美援朝戰爭中雙方的普通士兵來看,美國強大,中國還很弱,雙方士兵的裝備差距非常的大,后勤保障的差距非常的大,這就是雙方最后停在三八線的重要原因。今天有些人說,如果我們的武器和美國一樣大,那我們就如何如何了。說實話,看到這種說法,我心里很難受。就是因為中國的不強大,在上百年來,我們中國的士兵幾乎都是在武器落后的情況下與外敵作戰,就像國歌中唱的:用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那些普通士兵,那些普通士兵的家人乃至整個中國人,難道沒有感受到積貧積弱的國家對個人的影響嗎?因為國家疲弱,魯迅在日本考試及格了而日本同學都懷疑,這難道沒有深深地刺激魯迅先生嗎?我們應該反思的是,我們為什么不能為我們的士兵提供先進的武器?抗美援朝中,美國強大的武器及優良的后勤保障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了的,它們同樣是美國人干出來的?我是一個干工業的,今天我們這些干工業的是不是自問一下:我們可以為我們的士兵提供像樣的裝備和保障嗎?如果不行,我們還不夠強大,我們還應該努力。國家的強大和個人是息息相關的,這么簡單的一個道理某些精英們就是要否定,提供的理由自然弱智,滑稽的是很多人還就把它奉為真理,中國的當下精英都是怎樣煉成的?
今天,中國的物質財富在增加,但精神卻在萎縮,自輕自賤,幾乎是天底下最自卑的民族。看看當年的志愿軍,還請看看當年修建滇緬公路的那些婦女和兒童,和他們相比,我們有什么理由自暴自棄,有什么理由對未來充滿悲觀?有什么理由整日里悲悲切切?
隆重的紀念抗美援朝戰爭,是我們應該也必須做的,是尋找我們被精英們閹割掉的民族精神和血性必須做的,是拋棄我們身上被精英們培養起來的自輕自賤的思想而必須做的。今天,我們可以在媒體及網絡上看到種種的的詆毀中國抗美援朝戰爭及志愿軍的文章,他們都打著“理性”的牌子,而實際上哪有什么理性?說起來很簡單,這些精英總是那么簡單,在這個問題上說白了他們就是心疼美國人,先美國之憂而憂,后美國之樂而樂。這就是改革開放以來,畸形的啟蒙培養出來的畸形的自由派,具有自由主義精神的自由派很少見,具有專制精神的洋奴自由派卻很多。播下龍鐘,收獲跳蚤。自由派并不都是洋奴,但幾乎所有的洋奴都自稱自由派。
離開書店的時候,我買了王樹增的這本書,因為我不知道如何表達我的心情。回家翻了翻,這其實是一部沒有寫完的書,它的主要內容在第五次戰役結束后就沒了,其實第五次戰役后,還是有很多可寫的,比如艱苦的談判,上甘嶺戰役,米格走廊,巨濟島戰俘營等等。既然你吃了這口饃,就把這個饃吃完,我希望王樹增先生把這本書寫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