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星123網友轉貼了一篇關于熊光楷上將的報道《熊光楷上將稱國外錯譯中國韜光養晦致負面影響》。
報道一開始,熊上將就介紹了外國對于“韜光養晦”的“錯誤解讀”:“美國政府在2003-2009年有六個年度的《中國軍力報告》中,都把“韜光養晦”翻譯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意思就是“掩蓋自己的能力,等待時機東山再起”。此后,國外還有一些英文書籍或文章進一步翻譯成“隱藏能力、假裝弱小”,或者“隱藏真實目的”,“隱藏野心、收起爪子”等,其潛臺詞無外乎說“韜光養晦”是中國在特定的內外形勢下所采取的一種權宜之計,是在“隱蔽自己的真實意圖”,“等待時機成熟再出手”。”
然后,熊上將強調這些解讀會造成“不應有的負面影響”“熊光楷說,上述解讀完全歪曲了中國和平外交戰略方針的內涵和實質,給我們的正常對外交往造成了不應有的負面影響。“我在出國訪問和參加國內外一些學術交流活動時,多次就這一問題做過解釋和說明。2006年,我在中國外交學會代表團赴美訪問期間,與美前國務卿舒爾茨、基辛格和前駐華大使芮效儉等會談時專門提出,美國政府在《中國軍力報告》中對‘韜光養晦’的翻譯是錯誤的,美方應當重視這一問題,避免因此引發雙方的戰略誤判,影響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的大局。””
最后,熊將軍介紹了“正確解讀”:“熊將軍接著說,去年9月我國出版的第6版《辭海》中,首次增加了“韜光養晦”的辭條,就解釋為“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本網友看了熊上將的上述論述,最初是覺得外國政府似乎并未誤解“韜光養晦”的含義。
按照熊上將的介紹,去年9月我國出版的第6版《辭海》對“韜光養晦”的解釋是“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那么,這個解釋,與“掩蓋自己的能力,等待時機東山再起”究竟有什么區別呢?
要知道,任何外交戰略都是有其希望實現的目標的,“韜光養晦”作為一種戰略當然也不可能沒有目標。
“隱藏才能,不使外露”,希望實現什么樣的目標呢?
如果說,韜光養晦就是為了韜光養晦,就是要隱藏才能,永遠隱藏下去,即使別人天天站在面前扇耳光也要隱藏下去,那何必把這個戰略公開呢?
即便打定主意,面對強大國家的羞辱要唾面自干,那也該偷偷地決定這么做。滿世界嚷嚷,使得阿貓阿狗都敢來扇耳光,那不是討打么?
同樣的道理,只要考慮到韜光養晦作為一種戰略應當有相應的目標,“隱藏才能,不使外露”也與“隱藏能力、假裝弱小”、“隱藏真實目的”、“隱藏野心、收起爪子”、“隱蔽自己的真實意圖”,“等待時機成熟再出手”這些解讀并沒有多少區別,只不過這些解讀說得比較直白而已。
因此,本網友看了熊上將的論述,最初的想法是:外國政府真的沒有誤解“韜光養晦”的含義。
然而,熊上將作為解放軍將領,代表解放軍和政府發表言論,應該不會是無的放矢,也不應該是信口開河。
他還專門利用國際交流的機會去解釋,而且認為這種誤解會導致“戰略誤判”,可見應該不是危言聳聽。
那么,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呢?
本網友想來想去,認為對于“韜光養晦”只有一種可能的正確解讀,那就是:中國政府說要“韜光養晦”,并沒有任何目的,就是為了“韜光養晦”。
再直白一點,就是:中國政府之所以要說“韜光養晦”,完全是為了表白自己對于任何有爭議的權益都是毫無野心的,希望各友邦完全放心。
遺憾的是,友邦們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由于他們自己說“韜光養晦”的時候都是有目標的,就想當然地以為中國政府的“韜光養晦”也是有目標的,從而產生了誤讀,于是就要麻煩熊上將利用國際交流的機會到處澄清真相。
因此,熊上將的上述言論,意思就是希望向友邦們表白:中國政府對于釣魚島、南海、東海、黃海這些有爭議地區的權益都是沒有野心的,即使有能力采取行動,也要永遠隱藏能力,永遠不采取行動,永遠地口頭抗議下去;而且,這個戰略是“外交戰略”,適用于所有的權益,并不僅限于領土主權。
請問熊上將:這是不是“韜光養晦”的“正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