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階級斗爭觀點看釣魚島事件
冰火
日本人在釣魚島把中國漁船劫持了,人抓了,船扣了。傳到國內,一如既往,如同過去的事件一樣。一邊是民眾群情激憤,一邊是精英的不冷不熱,主流媒體的陰陽怪氣。用民族利益角度看待這個現象,看不懂。不都中國人嗎?咋差別這么大呢?有人便把它歸結于民眾的不理智,憤青,腦兒發熱;精英的大智慧,理性,從容淡定。這種看法,很幽默,很藝術,但不實際。
有人說:“階級斗爭已經熄滅,階級斗爭理論已經過時。”但是,客觀規律就是客觀規律,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它總要起著作用,在你自欺欺人時猛擊你一掌,打得你俯首稱臣!
拿起“階級斗爭”理論的手術刀,剖開紛繁復雜的表象,一切都明了!
先說兩條規律:
1、階級利益高于民族利益,并且往往以民族利益的面目出現。2、階級利益決定階級行為。
再富裕的國家,都是兩個國家,一個是窮人的國家,一個是富人的國家。中國社會已經分化成兩大群體。為了避嫌,就這樣說吧!
一個是貧民打工者小資產階級的群體,簡稱A群體;一個是權貴資本家買辦的群體,簡稱B群體。
在釣魚島問題的不同表現,實質上反映了這兩大群體的利益沖突。A群體是自食其利的勞動者,是現存不合理的經濟政治秩序的被剝削者,被壓迫者,他們希望反抗。B群體是榨取勞動成果的剝削者,是現存經濟政治秩序的既得利益者,維護者。
收回釣魚島,對A群體意味著民族尊嚴,國家戰略安全,賴以生存的資源;意味著打擊國際資本的統治。而對于B群體,得到的這點與失去的相比,微不足道!
因為解決釣魚島問題,將破壞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布署,將導致與國際資本合作的分裂。意味著失去出口貿易,失去出口貿易意味著龐大的產能過剩無法釋放,無法釋放的產能過剩意味著企業倒閉、失業。由于多年來形成的極不合理的分配體制,積累了太深的矛盾,大規模的失業,意味著矛盾將如火山爆發,就是動亂!意味著統治秩序的崩潰,意味失去一切!一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釣魚島,一邊是既得的統治利益。B群體會怎么選擇呢?
所以出現這一切怪象都是不足為怪的。國際政治也不過是國內政治的延伸罷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