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郭寶成為什么必須退居二線
來源:紅網 作者:肖余恨 2010年09月16日
這兩天,陜西榆林市委常委、神木縣委書記 郭 寶成退居二線的新聞,一直是輿論熱點。 郭 寶成由一個富的“流油”的縣委書記,調任榆林人大副主任,用老 郭 的話來說,是平調,但是,就是傻瓜也知道,這是事實上的退居二線了。老 郭 是在當地搞免費醫療、12年免費教育出了名的。他的理念是,雖然神木是有點錢,但只要想搞,全國大多數地方都可以搞起來。這話說的在理,也令人動心。遺憾的是,老 郭 不得不退居二線了。
媒體關注的焦點是,老 郭 退休后,神木會不會“人走政息”。我想不大可能, 郭 書記調離后,原縣長雷正西同志接任,雷原來就是班子的重要成員,是副班長,這個頗得人心的政策,新任的雷書記就算是不樂意,也不會冒政治風險,將這個利縣利民的好政策給取消了。至于媒體關注的另一個問題,則是值得探討的,那就是,神木模式能不能復制?我只要問你一個問題,大家就會知道答案了: 郭 書記干得這么好,為什么會調離?有了民意的擁戴,有輿論的追捧,為什么 郭 書記不能再前進一步?這樣的示范作用,在官場上那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就算你有錢,恐怕人家也未必會冒這個險步老 郭 的后塵。
我從來不否認,在官場上,有許多想干事、想干大事、想干好事的官員,別以為官場上都是吃喝等混的庸官,沒有抱負的官員、只知道摟錢的官員,肯定有不少,但未必是多數。更多的是想干事,但卻無法干事的官員。就是能干事、干成事的官員,未必就能夠再進一步,這才是最致命的。到最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改革創新不如樂于守成,于是亦步亦趨、點頭哈腰的官員漸漸多了起來。
就 郭 寶成而言,他干的好好的,為什么會調離現職?一個正常的理由則是,到站了。不過, 郭 書記今年才55歲,就算是在現任到齡了,為什么就不能再進一步,而是平調“二線”——當然,人大的位置也很重要,這個退居二線的說法,本身就別有意味。官方只是給出一紙通告,但為什么調動,則屬于組織機密,不宜外宣的。不過,給百姓的感覺則是,為什么好官不能升官?那么升官的規則是什么?
我絕不是懷疑陜西官場上有什么貓膩,而是說,在涉及這么一個重要人物的時候,在任免方面,恐怕也得顧及民意,不然,是很傷人心的。如果說以前山西長治的呂日周改革過于激進,任免雖有爭議但不至于一邊倒的話,從網絡上我們可以看出,多數人,不,甚至是絕大多數人對老 郭 的退居二線是惋惜的。就算是正常任免,官方也有必要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了,但是,沒有,似乎,也不需要。
這是一層窗戶紙吧。老 郭 自然清楚,但他不好說。我們局外人只好拼命地猜測。是觸及地方既得利益者?是改革過于激進?是老 郭 過于高調,蓋過了同級甚至上級的風頭?是我們對 郭 寶成的認識太片面,只看到了好的一面?還是陜西的官場生態有問題?這些信息都極其稀薄。我們只知道,老 郭 干的不錯,很得民心,很有人望。去年李源潮部長到神木視察的時候,還褒獎有加,但是卻不得不退成二線了。
這樣的一個好官,居然干不下去,不能獲得重任,這真是一個待解的謎,不是嗎?更奇怪的是,大家都有這個疑惑,但都不去說,不愿去捅這個窗戶紙,這本身就是可怕的。
或許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只是官方沒有及時出面解釋而已,這,難道不值得反思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