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請來社會學者司馬南到第一視頻坐視天下直播現場進行評論。
主持人:這幾天來有一則題為“各地教材大換血看看被踢出教材的語文課文”的帖子在網絡上廣為流傳。這則帖子說,以前我們在課本中看到的《阿Q正傳》《紀念劉和珍君》等這樣一批承載了幾代人記憶流傳很多年經典作品即將從中學語文教材中消失,那么事實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微視頻。
主持人:司馬南老師對于把這些可以說經典的課文從教科書中刪掉您的看法是什么?
司馬南:一段時間以來,就是近幾年以來,關于我們的中學教科書當中,要不要剔除魯迅,的確有一些文人,有一些過激的言詞,毛澤東說他是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有人有各種觀點,對于魯迅的評價,假如是建立在史料的基礎上,我們是沒有質疑的余地的,要是把我們二三十年代以來,自從中國共產黨成立,有些人致力于重新改寫,在我們的歷史題材和二三十年的觀念思想活動拿掉,是這些人想要拔掉肉中刺的行為,即便他們沒有得逞,減少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這種作用,減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五四運動,把革命的文化隔離掉,這是一些人做的事情。我們曾經有一版教材當中是講劉文彩的,有一些人,就說劉文彩怎么怎么的,現在更新的材料證明,他就是一個大地主,比方說有一棵郁郁蔥蔥的樹,有人找到一片葉子有問題,那是說這個樹死了,還是葉子有問題呢?當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遺傳基因當中,割除掉我們的歷史文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考慮中學教科書的改革問題,我希望國家好的所有的思考者都能夠理解,有些人在教科書里面,急急忙忙要干的事情,絕非像一般人說的上,或者下那么簡單。
網友:這些堪稱經典的內容真要是被刪掉會有什么影響呢,畢竟是教育了很多代的人,我們也都是學著這些經典內容過來的?
網友:刪掉也可以,反正學來也沒什么用。
司馬南:魯迅因為是浙江人,那個時候魯迅的文字是文言到白話,還有就是他又學了日文,他又有江浙那一段的方言等等,他的文章有的是不通暢的,我們在學他的文章的時候,能夠看到那個時候語言文字的特點,我認為因為魯迅的文字讀起來有點拗口,就刪掉魯迅的文章,這個是不對的。或者是一些技術層面的處理都可以理解,魯迅的文章可以動,可以局部的動,換到閱讀材料里面去,但是魯迅的精神是絕對不可少的。
主持人:有一位朋友問了,刪除掉魯迅的文章,是不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大家現在是不是不關心反封建了,關心的是自己的前程。
司馬南:封建的思想,落后的愚昧的思想,到今天還像腐爛的尸體一樣發臭,在毒害著我們,去追求自由,我們還是要追求自己屬于自己的自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