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空空道人
先講一件小事情。我自己幾乎沒打過架,但我一個經常愛打架的初中同學交給我一些打架的訣竅。比如你打架時,如果覺得你打不過對方,你不想打或者不敢打的話,你就拿刀子在自己腿上劃一道口子,擺出一副要拼得魚死網破的架勢,那這架就一定打不起來。我不知道他在實戰中有沒有用過這個方法,不過反映出來的道理卻是深刻的。當你擺出一副要和對方拼得魚死網破的架勢時,除非對方是什么也不管不顧的亡命之徒,否則心里都會有所忌憚,都不得不考慮造成的后果,這樣架反而打不起來;但相反,如果你一味唯唯諾諾妥協退讓,反而讓別人覺得軟弱可欺,從而得寸進尺,這就讓打架變成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國與國之間也是一樣。其實中國和日本之間這樣的案例已經有很多了,清末甲午戰爭之前,清廷一味妥協避戰,但結果是什么?三十年代,日本發動九一八侵占東北,地圖開疆日記強國的蔣先生在公開講話中表示如果日本能擔保中國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則國民政府可同意與日本協商,或可在不損我國尊嚴之前提下讓出東北,后來的歷史告訴我們什么?占領了東北之后還想占領華北,占領了華北之后,還想吞并全中國。你讓它一分,它想得一寸,你讓它一寸,它想得一尺,你不想跟它打仗,它找個由頭挑釁非要跟你打,這叫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相反的案例是中國剛建國的二三十年間,兩個拳頭打人,和兩大超級帝國處于尖銳對立的狀態,但除了珍寶島的小規模沖突外,兩大超級帝國誰都不敢跟中國動手。作為已經蛻變為官僚資產階級專政的社會帝國主義國家,蘇聯先是入侵捷克,后來入侵阿富汗,其實蘇聯也不是沒有入侵中國的想法,比如蘇聯在中國北部邊境部署了百萬雄兵。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蘇冷戰中,蘇聯處于攻勢,美國處于守勢,蘇聯的軍事實力在某些方面連美國都難以匹敵,更不要說當時的中國。蘇聯的機械化部隊從蒙古邊境開到北京,也就不過一天的時間,可謂占盡天時地利。盡管相比中國有這么多優勢,但是蘇聯最終沒敢動手,因為中國擺出了一副和蘇聯拼的魚死網破的架勢。當時國家的國防口號是“早打,大打,打核戰爭”,并不是中國真想打核戰爭,中國口號從來都是不首先使用核武(美國可不是),而只是作為一種戰略威懾,讓任何試圖對中國動武的大國都不得不考慮戰爭的后果,這是以戰爭求和平則和平存。
據說中國有一個戰略叫核捆綁戰略,就是說一旦美國對中國發動全面核進攻,中國將集中核武對俄英法等核國家發起攻擊,并以此引發全面核大戰使整個世界都退回到石器時代。這樣的結果是美國和世界所不愿看到的,因此美國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敢對中國發起核進攻,盡管中國的核導彈并不一定能打到美國本土.這也是同樣的道理,并不是中國真想讓全世界回到石器時代,只是對試圖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的敵國的一種戰略威懾。
以戰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擺出一副魚死網破和敵人血戰到底的架勢,反而能夠避免戰爭。相反,一味妥協避戰只會得到和清末以及蔣介石時期同樣的結果,既喪權辱國,也躲避不了戰爭。對于今天的日本也是一樣,如果一味妥協退讓,只會讓它覺得你軟弱可欺,得寸進尺。相反,如果國防部外交部真有點骨氣,有點民族尊嚴,那就向日本放出狠話,告訴日本如果日本再得寸進尺,則中日必有一戰。那結果會怎樣?中日之間會因為這句狠話而爆發戰爭嗎?我看未必。
縱觀二戰之后的世界史,有過小國和小國之間的沖突,有過大國欺負小國的戰爭(比如越南伊拉克阿富汗),但是大國和大國尤其是有核國家之間從來沒有爆發過激烈的正面沖突。大國之間的戰爭,不論誰勝誰負,一定是兩敗俱傷,從而在整個國際格局中處于劣勢,使其他強國漁翁得利。所以我覺得中國和日本之間很難會打起來,不僅中國政府害怕戰爭,日本政府也害怕戰爭,但中國若能有一句”如若得寸進尺,則中日必有一戰”的狠話,做出必有一戰的準備,則必使日本在釣魚島的問題上有所忌憚。即使中國現在仍然沒有足夠的實力來解決釣魚島問題,但這種威懾也可維持釣魚島的現狀,使釣魚島不致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上失去,待中國將來實力強大之后,另行解決不遲。
但中國領導人有勇氣有底氣來說這樣的一句狠話或者做戰爭的準備嗎?吳建民告訴全世界中國要韜光養晦一百年,讓全世界把中國的底線看的一清二楚,不論大國小國,都認定了中國不敢打,一定會避戰求和,所以不僅列強欺負你,連南海上的列弱也開始占中國的便宜。現在日本就是認定了中國不敢打仗,所以才這么明目張膽得寸進尺。毛澤東說,某主義一旦上臺,就必然是對外投降,對內鎮壓。又一個清政府。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毛澤東
我們熱愛和平,但為了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周恩來
9月1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