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民主和平論所到 戰爭所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5
石之瑜
中評社臺北9月5日電(特約作者 石之瑜)因為必須顧及美國自己的國家利益,美軍決定撤出伊拉克。這已經是美國的公式了──派軍介入時宣傳的是仁義道德,退兵時改講國家利益。最近幾年流行的仁義道德原則,即是民主和平論。可以說,民主和平論到哪,美軍就打到哪。
不少人從美國撤軍聯想到越戰,然而反恐戰爭與越戰頗有差別,因為反恐戰爭的真正戰場在美國與歐洲,把焦點集中在傳統戰場上,是歐美領導人自我欺騙的幻術,以為可以用戰火把目光集中在不民主的第三世界,而故意沒有看到那些參與恐怖行動的,不少出自于所謂的民主社會。其結果,歐美社會并沒有更安全,反而更加風聲鶴唳,而且歐美社會的成員,也已經學會對自己國人采用恐怖行動。如今,新的越戰戰場就在歐美自家的國際機場。
民主與和平之間到底有何關系大可加以研究,但無論怎么研究,都得靠研究者先定義和平──什么樣的沖突可以算破壞和平?民主群體攻擊不民主群體算不算對民主和平的否定?這些研究上的設計,總是根據出錢單位的偏好來決定。故迄今民主和平論既無關民主,更無助于和平,之所以興盛,是因為在民主和平論之下,戰爭責任理所當然歸諸于所謂不民主的一方。是否這就讓美國這樣自詡民主的國家更加肆無忌憚了呢?
這與兩岸有何關系呢?也是自詡民主的臺灣,其政治學界從1990年中期開始推廣民主和平論,后來成立臺灣民主基金會之初,主旋律也是民主和平論。剛巧兩岸關系最危機的十余年,就是民主和平論在臺灣最火紅的十余年。其時,不論是什么基金會或政府部會,出錢開國際會議必有以下兩個議題之一:其一是美中臺戰略三角關系,其二就是民主和平論。
矛盾的是,臺灣各界雖然口口聲聲和平,但真正在意和平的少之又少。一個鼓吹和平的政府,其官員會不會譏諷反戰人士自己去脫光衣服就好呢?一個鼓吹和平的政黨,會不會想盡辦法要在美軍出擊的時候出錢出力呢?當然,這一群以為自己真心鼓吹和平的領導者,也絕不能同意為了和平而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甚至,他們推動的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主要動機是要劃定海峽中線,影射兩岸各有主權,即使因此升高沖突,在所不惜。
簡言之,臺灣各界從上到下企盼的和平,就是解放軍不可以打臺灣。為了讓解放軍不敢打臺灣,按照一位“國安會秘書長”的說法,臺灣就必須抱美國人大腿。而抱美國大腿的最好做法,就是給美軍捐輸供養。信仰民主和平論的臺灣所實踐的和平,便是如此建立在世界和平遭到破壞的愿望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