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長期的和平環境,使人們對戰爭的認識變得簡單了,膚淺了,甚至出現了某些偏見。有的認為,大力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穩定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戰爭和軍事活動會影響和平的寧靜生活;有的認為,戰爭是對經濟建設的破壞,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都會影響社會發展;有的認為,戰爭是人性中的“惡性”造成的,所以世界上戰爭不斷,戰火不息,一些影視作品中宣揚“普世價值”、“另類英雄”,鼓勵人們為正義而奮斗的精神被淡化。這是不利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更不利于打贏大規模作戰。
和平時期,人們想得更多的是穩定,是經濟,是建設,軍事斗爭準備容易弱化,這對確保我國的長治久安非常不利。因此,加強軍事斗爭準備,要應戰與止戰相結合,尤其是對國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脅和挑戰的大規模作戰來說,提高打贏它的能力至關重要。
美國的崛起是依靠戰爭,美國的霸權是依靠戰爭,美國維持霸權依然是依靠戰爭。美國在戰爭中嘗到了甜頭,美國在戰爭中不斷獲取紅利,美國依靠戰爭成為了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如同一個揮舞著大棒的暴徒在世界的每個角落燒殺搶掠,踏著人類的頭顱與鮮血,鈔票塞滿了自己的腰包。沒有敵人,美國 就沒有挑戰和競爭,沒有敵人美國就無法團聚民心,沒有敵人美國的經濟就會低糜,沒有敵人美國就不能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
屢次戰爭的勝利,培養出了美國的戰爭文化。獨立戰爭美國勝了,二戰美國勝了,冷戰美國勝了,現在唯一強大到能夠對美國的安全構成可以使人相信威脅的只有中國和俄羅斯。80年代美國在戰略上采取各個擊破的手段,為了對付強大的對手蘇聯,采取和中國保持良好關系的手段,贏得了冷戰的勝利。今天不僅故技重演的與俄羅斯保持良好的關系,采取群狼戰術,全方位展開了針對中國的軍事壓制,并且有計劃有步驟的完成了戰爭壓制的準備,可以肯定,一旦軍事壓制無法得逞將會進一步對中國采取戰爭壓制。
2000年以來,美國加緊了對中國進行軍事壓制,在中國東部,美國與日、韓建立軍事同盟,利用臺灣問題牽制中國;在西南,美國支持印度在南亞次大陸軍事擴張;在南海,暗中挑唆侵占中國領土,組織中國周邊國家南海國家聯盟;在西面長期以借口占領伊拉克、阿富汗大量駐軍;對中國完成了戰略包圍,在吉爾吉斯斯坦不惜重金打通戰略通道;在國內加快研發制造針對中國的尖端武器,這一切都表明美國早已經把中國當做首要“敵人”。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以經濟建設為目標,倡導和平崛起。但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地球上從沒有發生過和平崛起。要實現和平崛起必須實現軍事崛起。和平崛起的前提是軍事實力必須強大到任何國家都無法用軍事力量來遏制和平崛起。所以說,目前中國致力于搞經濟建設,倡導和平崛起只是無法實現的愿望。
目前,中國想要和平崛起是愿望,美國霸權主義是事實,所以中國把自己武裝起來才是根本,中國想要和平崛起,需要一個和諧的社會,必先做到軍事崛起,需要有針對性研發制造尖端武器,需要抗美援朝戰爭的英雄氣魄,需要建立和保持一支強大的軍隊,以保障中國的和平崛起。
中國渴望和平發展,但不能做和平的理想主義者;我們反對國際事務中的霸權威脅,但必須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人類社會倏忽敗亡的國家民族,莫不與其軍事戰略能力的衰弱甚至喪失緊密相關,而國家強大民族強盛的法門,則無不在于自己軍事戰略能力的不斷增強和科學運用。中國軍隊應從傳統的重陸輕海向陸海空天并重轉變,堅持諸軍兵種協調發展,提高奪取制海權、制空權、制天權、制電磁權、制網絡權和制信息權能力。應加快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全面提高預警偵察、中遠程機動、精確打擊、信息對抗、聯合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還應提高幾個作戰能力的關鍵點:“立足于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提升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的戰略素養”,“通過戰略威懾遏制、延緩戰爭,最大限度地保持戰略穩定”,“既要能應對傳統安全威脅,也要能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想要和平崛起,中國必須先做到軍事崛起,中國的軍事力量越強大,越有利于中國的和平崛起。只要軍事上強大了,任何企圖阻撓中國和平崛起的勢力,中國才能用戰爭捍衛國家的和平與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