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真偽之爭及地方開發熱掃描
蔡金安
曹操墓真假之爭,自高陵發掘之日起就從未停歇。目前,對曹操墓的質疑和反質疑還在現拉鋸戰,爭論雙方各執一詞。近日,“倒曹派”閆沛東又抖出新料。考古學博士、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唐際根在燕山大講堂第79期活動中力挺河南安陽曹操墓。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稱西高穴墓葬很可能是曹操高陵,但并非最終結論。國家文物局顧問、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稱希望“曹操墓”爭議最終能通過司法程序還原事實真相,透露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組對曹操墓的鑒定非常慎重,對曹操墓能否以嚴密的論證通過第七次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申報持不樂觀態度。謝辰生還對近期曝出考古工作人員頻繁卷入地方旅游產業開發表示關注。安陽地方部門對高陵開發的熱潮空前高漲,其實陷入了誤區。
閆沛東首次曝猛料
據《新京報》2010年9月1日報道,31日晚,河南安陽高陵曹操墓“倒曹派”河北籍三國文化研究學者閆沛東聲明稱,“從未宣布近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這是曹操墓造假方混淆視聽,別有用心的謠言,意圖轉移眾多到假曹操墓實地調查的媒體視線”。并說“如正常的學術爭議最終被引向法律訴訟的泥潭,不僅造假分子受制裁,還會連累許多被他們蒙蔽拉上賊船的官員”,但閆沒有指明相關官員的名字。如果未來有起訴,將會在法庭上公布所有證據。
30日晚,閆沛東向《新京報》首次直指河南考古隊隊長潘偉斌參與造假,因為考古隊獲得安陽方面的230萬元挖掘資金,在挖掘結果為空墓后“無法交差”,遂搞了些假文物埋進去再挖出來冒充。
對此,31日下午,曹操墓地考古隊隊長、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偉斌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一切等閆沛東公布證據后再作答復。
西高穴墓為空墓無法交差?
30日晚,閆沛東在電話中,向《新京報》記者首次詳細透露了他所掌握的一些“調查內容”。
閆沛東說,2006年初,安陽已發現有這個大墓。春節,盜墓賊趁放鞭炮的時候把這個墓用炸藥炸開,搞了破壞。隨后,西高穴村的村主任請來河南省考古隊隊長潘偉斌,用繩子把潘放進墓里,但進去后潘發現這是個空墓。后來村主任又找到潘偉斌,說現在鼓勵開發旅游,詢問潘偉斌這個墓有什么開發價值。并向安陽縣申報旅游項目,但找不到任何名頭,此事沒弄成。“后來為什么又出現曹操墓,是因為當地流傳‘曹操七十二疑冢’,安陽就主觀上想把這個空墓做成曹操墓。”
閆沛東稱,考古隊從安陽縣獲得了230多萬經費,搭起棚子來進行搶救性挖掘。“但那座墓地本來就是空墓,考古隊沒法向當地交差,再加上挖掘時本就希望有所成績,因此搞了一些造假的石碑放進去,策劃了‘曹操墓’事件。”
考古隊發掘“曹操墓”是否來自安陽的230萬元資金?31日,潘偉斌對此表示,此前他也在網上看到了這個說法。但被問及對此有何評價,他沉默了兩秒說:“這個……我沒這個……不……這個再說吧”,當記者就此追問,他回答:“我不知道這個事情。”
對閆沛東指稱他因空墓沒法交差才造假文物應付有何評價,潘偉斌表示:“閆沛東可以把證據公布出來,讓他先說了再和我聯系吧。”
閆沛東重申手中握有“鐵證”
30日晚,閆沛東重申握有“曹操墓”造假“鐵證”,“我現在仍然認為我掌握了‘鐵證’。我解釋一下,人證、物證、旁證,能構成證據鏈的就叫‘鐵證’。”
人證 旅游局不希望受連累
30日晚,閆沛東透露了他最新掌握的證人情況,其中包括一名某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員。閆沛東稱,2007年,某市旅游局就接到了安陽將此墓地申請為旅游景點的審批申請,但當時那是空墓,而且沒有名號,旅游局回駁了這個申請,但留下一些申報材料,“他們當時沒有‘曹操墓’的證據”。
他說,自己暫時不能公布此工作人員的身份,但已經得到了他的保證,他轉述其話稱:“老閆你放心,真要打官司,我們這邊有以前的申報材料。如果他們造假,也會連累旅游局。”
除了早先閆沛東公布的據稱目擊造假過程的村民徐某,及閆沛東本人親自暗訪石碑造假者時的錄音,閆沛東稱,更多的人證還在搜集中。目前,他還不打算公布這些錄音的內容。
物證 已訂購18個相同石碑
閆沛東說,日前,他向“造‘曹操墓’石碑的同一家造假窩點”訂購了18個相同石碑,交了1000元的定金,半個多月后提貨。
“那地方不讓有通訊工具,不讓工人看電視、看報紙,更沒法上網,老板的文化程度最高初中,看不懂《三國志》,只能看《三國演義》,他們不知道外面鬧得已經這么厲害了。”
閆沛東此前說,他從造假窩點老板的床頭找到本盜版《三國演義》,上面有西高穴村村干部的電話。閆沛東表示,安陽“曹操墓”內的假石碑造假者全國獨一家,就是在他暗訪的那家造假窩點制造的。
閆沛東稱暗訪發現石牌等出自地下造假工廠
據2010年8月26日《北京晨報》報道,閆沛東自稱已經掌握了錄音證據,可以揭露曹操墓造假全過程。他還表示,西高穴村的村民徐某已答應為曹操墓造假作證,此人曾經被河南考古隊雇用,參與曹操墓發掘,親眼目睹了考古隊造假的全過程。
盜版《三國演義》成物證
25日下午,記者終于撥通了剛剛回到北京的閆沛東的電話。電話中,閆沛東向記者公布了造假者如何制造石牌等“出土文物”的具體細節。
閆沛東告訴記者,自己當初到西高穴村明察暗訪時,被考古隊雇用、進入考古現場打工的農民對他侃侃而談,毫不掩飾地說出自己親眼目睹的考古隊造假的全過程。
此后,閆沛東又到南陽做進一步查訪。他告訴記者,通過農民的證明,他發現,考古隊宣布的出土文物——“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等石牌、畫像石,以及指明曹操墓方位的“魯潛墓志”,都是在南陽一個地下造假工廠生產出來的。
閆沛東說他曾偷偷潛入了那個南陽造假地下窩點。在地下窩點頭頭的小鐵床上,他發現了一本盜版《三國演義》,可見,制假者工作時,曾不斷翻閱《三國演義》作參考。閆沛東說,《三國演義》的扉頁上還有固定電話,后來經他查證,那些是西高穴村村干部的手機號碼,是造假者為了方便聯系而寫下來的,他偷偷地把那本《三國演義》帶出來,這可以作為曹操墓造假的重要物證。
至于人證,閆沛東表示,西高穴村的村民徐某已經答應他為曹操墓造假作證,此人曾經被河南考古隊雇用,參與曹操墓發掘,親眼目睹了考古隊造假的全過程。
做個石牌,不到200元?
“我還親眼目睹了制造石牌的工具,弄清楚了石牌、畫像石制造出來的全過程,并拍了照片!”閆沛東在電話里向記者透露。
他說,南陽造假者制作石牌時使用的模具,其實是一種金屬槽,里面存放著腐蝕石料表層的液體。將新石料浸泡其中,會立刻產生風化效果,如此做舊仿古出來的石器格外古樸、凝重!至于石牌上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慰項石”的銘文又是怎樣造出來的呢?閆沛東對記者說,這是造假者在石料上用刻章技法套印古代字體,或隸或篆,隨心所欲。然后,造假者利用電鉆和鋼釘,精雕細刻,為了做舊,他們還撒上發霉氣味的黃土,使得仿造品古色古香,幾可亂真,散發歲月滄桑的氣息!
“我手里就拿著一個和‘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差不多的石牌,但古意盎然,比前者精美得多,是我的朋友在潘家園訂制的,產地也是南陽!”閆沛東說,在南陽當地訂制這樣一個石牌,只要花170多塊錢就行了。
唐際根在燕山大講堂力挺曹操墓
近日,燕山大講堂第79期活動請來考古學博士唐際根先生權威講述曹操墓真相,力證安陽曹操墓為真。為什么是曹操墓?曹操墓論證中有哪些學理問題?現場,唐際根系統講述了認定“曹操墓”的科學理由,回應了20個最為流行的對于“曹操墓”的質疑,并與持質疑觀點的專家現場辯論。唐際根對現場的提問“現在這個情況,能不能反映出考古界存在著浮躁的東西?”這樣回答:考古界確實有浮躁現象,跟所有的學科一樣有這個情況。但考古學的嚴謹是必須的,有人認為考古學學科已經失去了科學精神,何謂“科學精神”?我認為,科學精神第一要實事求是,第二要探索問題。
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稱“曹操墓定論還需要驗證”
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稱,西高穴墓葬很可能是曹操高陵,但并非最終結論。
今年1月13日揭曉的“2009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中,曹操墓入選。
對于曹操墓入選六大考古新發現,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給出的解釋是,曹魏時期年代確定的墓葬迄今發現很少。這一時期,無論是都城還是墓葬制度,都開了后世先河,但在已獲得的考古資料中,墓葬資料相對貧乏。安陽西高穴“曹魏高陵”的發現,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空白,尤其是這一時期高等級墓葬的空白。
3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談及如何看待目前曹操墓的爭議時,王巍表示自己在1月14日舉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論壇”上已經表示,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認為這個墓葬很可能是曹操的高陵。但這不是最終的結論,還需要等待或者隨時準備接受新的考古資料的驗證,離蓋棺定論,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現在也沒有更新的觀點。”
國文局顧問對考古者卷入旅游開發表關注
31日,國家文物局顧問、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希望“曹操墓”爭議最終能通過司法程序還原事實真相,“有一些證據還是在法庭上出現比較合適”。
謝辰生透露,據他所知,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組對曹操墓的鑒定非常慎重,并對曹操墓能否以嚴密的論證通過第七次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申報持不樂觀態度。
此外,他對近期曝出考古工作人員頻繁卷入地方旅游產業開發表示關注。謝辰生認為,河南方面倉促宣布“曹操墓”作為旅游景點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24條的規定。根據上述規定,“建立博物館、保管所或者辟為參觀游覽場所的國有文物保護單位,不得作為企業資產經營。”
利用爭議重重的知名度來創造經濟效益是一大誤區
目前,高陵的真偽尚未蓋棺論定,發掘清理工作也還未全部結束。就在這種情況下,當地政府宣布9月底將對外開放高陵。此舉引來眾多質疑,甚至連河南省文物局文物處處長司治平都坦承,此種行為操之過急,并不妥當。
盜墓史研究者倪方六認為,在安陽政府背后必然有一批資深的媒體人士在出謀劃策,炒作、經營安陽。對此,安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石海林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從未主動宣傳過,更別提炒作了”。
8月22日上午,《時代周報》記者從安陽市區出發,一路向北大約20公里就是安豐鄉的西高穴村。記者欲進入陵內參觀,一名工作人員告知“現在不讓進去”。她轉而向記者兜售一本名為《走進安陽》的畫冊,“這本書180元,你買了這本書就可以進去看。”
對此,安陽市市長助理陳中武的秘書易景生(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人感覺到這是個資源,買本書讓游客進去。這肯定是違規的,只是不幸讓你給遇見了。”
因為曹操墓,河南省安陽縣西高穴村,這個豫北的小村莊每天都會迎來不少看熱鬧的游客。曹操墓給當地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第一次去的時候沿路啥也沒有,這次去的時候,曹操家宴菜、曹操宮廷菜,什么什么小飯館都已經把門口改成曹操系列了。
目前700多平方米的曹操高陵展廳已經基本建成,正在進行裝修,整體工程完工后,游客將可通過300米長的環形走廊居高臨下的參觀曹操大墓。日前,河南安陽曹操高陵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透露:曹操高陵9月將對外開放,門票初定為60元。
這一權威消息的發布,使得此前安陽義正詞嚴的辟謠成了一個笑話。今年6月,針對“70元一人次”的門票傳言,安陽縣文化旅游局副局長、曹操高陵辦公室副主任賀志峰曾專門辟謠,稱“純屬謠傳”,“文化產業類都是免費向公眾開放”。文物保護的幌子扯過之后,對于利益的追逐就圖窮匕見了。
曹操高陵開始發掘沒多久,即在2009年最后兩天匆忙發布“曹操墓驚現安陽”的消息;很快,這個沒經過充分論證的曹操高陵,躋身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而在遭到社會普遍質疑后,又匆忙搞起電視直播……公眾并不能感受到考古發掘的審慎、精細及發現的愉悅感,而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喧囂。
此前新華社報道,安陽縣正積極嘗試市場化運作,建立資金籌措平臺,多渠道吸納社會資金參與曹操高陵保護、利用。安陽縣已經投入400萬元征用土地,投入800萬元建設臨時展廳和參觀通道,投入百萬元用于墓葬發掘和加固等工作。投入700多萬元,保證發掘工作的順利開展。市政府撥付專項經費46萬元用于發掘現場更換圍墻、建設隔離護欄和形象廣告牌等基礎設施及考察調研等工作。目前開發總額就已在2000萬元左右。另外,從《曹操高陵保護利用工作情況匯報》得知,在當前進行的工作中除了修路需要的6100萬元外,總體規劃、設計費還需投入3000萬元,影視劇拍攝5000萬元。如此算下來,開發高陵的整體費用,將超過億元。安陽市常務副市長馬林青接受采訪時也稱,要由起初的“爆炒、轟動、震驚”,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拉動效應。可見,文物保護云云,不過是旅游開發的一個由頭。甚至,不少人未必真關心曹操墓的真假,只要轟動效應足夠、能轉化為市場效應,其他的并不重要。
曹操墓能夠帶來多大的旅游價值?有媒體給出的數字是每年4.2億。但這種說法在很多人看來并不成立。一名剛剛參觀完的游客說,曹操墓的名氣值六十塊錢,東西不值。由于多次被盜,曹操墓出土的文物很少,僅就一座空穴。甚至有人擔心在爭論過去、關注度消減后,能否將目前的投資收回都很難預料。眼下,歷史資源成了地方經濟的救命稻草,知名度應該就是曹操墓帶給安陽的最大收益了。可是,利用爭議重重的知名度來創造經濟效益,不能不說是一大誤區。
2010.9.2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