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中國股市三大怪》一文道:A股三大怪,無一不“鶴立雞群”,與中國宏觀經濟在全球經濟中鶴立雞群“交相輝映”,成了環顧當今世界之一大奇觀。第一怪,首推股市與宏觀經濟的發展背道而馳。第二怪,IPO與股市走向背道而馳。中國股市跌幅“勇冠全球”,IPO速度與規模同樣是高歌猛進,傲視群雄。第三怪,是股市里的謠言總“烽煙四起”卻無人監管。(2010年7月20日《新快報》)
其實,就現在股市的一些現象、現實狀況來看,恐怕這個三大怪已不能涵蓋我國股市“怪”之全豹了吧。如買股票不如買酒收益高;由題為《白酒四年售價均翻倍 股民稱買股票不如去買白酒》、《買股票不如買現貨 杭州“收藏酒”市場悄然興起》的報道可以清晰的看到,買股票不僅沒有買酒的收益高,還要擔驚受怕、夜不能寐,而酒廠發大財了,股東卻還沒有什么回報。其實,即使是去投資“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似乎也比投資股市穩妥、回報好。此怪不怪呢?
基金笑,基民哭,銀行樂彎了腰,怪也不怪?題為《中報揭開利益鏈:基民虧千億無礙銀行坐地分錢》一文道:18家基金公司旗下234只基金的半年報面世,基金業利益鏈昭然若揭:今年上半年,已披露半年報的基金共計虧掉基民1548億元,但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不減反增,半年大賺51.13億元, 比去年同期多收了16.01%;基金銷售渠道更是坐收漁利,上述基金上半年共計支出客戶管理費高達7.04億元,同比增長了13.28%。(2010年8月26日大洋網-《廣州日報》)由此再來看中國股市所謂的“中國的股市是大戶的金礦,散戶的墳場”之股諺,中小投資者不成為“杯具”恐也難吧。
股市明顯是運行在熊市中,“死”也不承認,豈不怪哉?縱觀世界各國證券市場均有牛市、熊市之分,或規律、理論;可這個牛市、熊市在中國證券市場似乎就非常“特色”了。當滬深股市于今年4月跌破120日(半年線)均線后,有人士就認為中國股市進入到了新一輪的熊市中;但更多的人士并不認可這一定論,指出250日(年線)均線才是牛熊的分水嶺。然當4月底股市有效跌破年線,并且直至現在滬市還運行在120、250日均線之下之際,只要有人士一說熊市,似乎就會遭到來自多方面的抨擊。這是不是很耐人尋味呢?
由此再來看《中國股市三大怪》之“股市與宏觀經濟的發展背道而馳”的原因是不是也就好理解了呢?或許是有關方面有未卜先知之功,在滬深股市跌破年線這個牛熊分水嶺之際推出了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以致使股指如決堤的洪水奔向熊市不回頭。而即便是我國的股市身處熊市之中,融資功能卻絲毫不減,在過去的半年中,不僅跌幅“勇冠全球”,各類融資也是獨占鰲頭的,屢創新高,但分紅卻又是以“鐵公雞”聞名于世。這又怎么不讓人認可“圈錢市”之說呢?此或許就是“打死”也不能承認熊市的一個重要緣由吧。
樓市瘋漲眾人力挺,股市一漲眾人力壓,豈不怪也?雖說我國樓市價格已被稱之為是一座“大山”,但力挺者甚眾,不是上書,就是什么中國樓市不高論、只會上漲不會下跌論,這論那論的好不熱鬧;可股市一上漲,幾乎就反過來了。看看現實,難道不是如此的嗎?有意思的是,除了日經225指數因日元升值、政局等因素影響剛有些遠離年線外,歐美股指、港臺地區股指基本上是圍繞著牛熊分界線(年線)附近做上下運行的;可被世人稱之為在金融風暴中經濟一枝獨秀的中國,其滬深股指卻還在年線之下苦苦掙扎著。
而當我們面對著題為《創業板半年報分化明顯 未來面臨四大風險考驗》、《創業板中報業績不支持高成長》、《半年報業績增長26%三季報前進阻力不少》等報道,面對著“高成長故事講不下去了”和某些創業板公司繼續續書寫著才上市就虧損的現實,難道不怪嗎?匪夷所思的當屬不去解決超募資金的根源性問題,卻搞了個超募資金使用管理專戶,此舉不是南轅北轍嗎?而題為《創業板33名高管辭職 公開說法難掩背后玄機》報道所述的公司掛牌上市,高管忙辭職,此是不是又一種怪像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