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融:說句人話就那么難?
山西陽泉 平民作家 閻建生
2010年08月19日,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一場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專題報告會上透露,盡管工業企業今年都進入了一輪漲薪潮,但是央企薪酬再漲難度很大。李說:“目前央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薪)5.4萬。”對于倍受關注的收入分配改革,李榮融認為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漲工資,公司要不要給職工加薪,一定要跟企業的競爭力,跟自身產品的競爭力相適應。“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適宜漲薪,現在硬著頭皮漲,過段時間就會經營困難甚至倒閉。”而目前的情況是:“收入分配改革已經走到關鍵節點,《工資條例》的制訂仍然徘徊,而國有企業的高收入一直是爭議的焦點也是改革的難點。”在這位央企掌門人看來,“在匯率調整、能源價格上漲、煤電價格聯動也在醞釀的背景下,薪酬再上漲,企業會很困難。”
“央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薪)5.4萬!”當這個數目映入眼瞼的時候,作為央企的一名資深員工,甚至都被李榮融的無恥和不要臉嚇了一大跳呢,當時,腦海里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李榮融:你說句人真就那么難嗎?冒出的第二個念頭則是:那么,在我們央企,又是一群什么樣的人掙了5.4萬以上的年薪呢?
一、吳儀副總理謝幕前的一段講演
2007年12月25日“南方網”報道:12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國際商會會員代表大會上,吳儀說:“我在明年‘兩會’后會完全退休,在我給中央的報告中明確表態,無論是官方的、半官方的、還是群眾性團體,都不再擔任任何職務,希望你們完全把我忘記!”吳儀在講話中長時間脫稿與代表們嘮家常。在廉潔奉公話題上,吳儀不僅談到一些腐敗案例,并且透露了個人收入。她說“我現在每年所有收入12萬元人民幣,這還包括保姆費。我相信你們都比我拿得多,你們誰敢說沒有別墅?我希望在座諸位要廉潔,只拿該拿的,一定要拿得正當!”據環球時報綜合消息,吳儀將退休的消息此前已在世界媒體上傳開,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在開場白中說:“吳儀女士,她是一位中國人民的杰出代表。”
就是這樣一位被國際社會普遍贊譽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她的全部收入僅為12萬元人民幣,而且,還包括了保姆費。但吳儀同志的講演至少透露出一個信息,參加“國際商會會員代表大會”的代表們,都比吳儀同志拿得多,而且,他們沒有一個敢站出來說自己“沒有別墅。”這還是2007年的數據,而且,能參加這種規格會議的人物,至少有很多人是李榮融偏愛和青睞的國企老總們。這之后,在李榮融主導下,又多次給國企老總們長了年薪,2010年1月9日,新華網發表了《李榮融:央企高管年薪并不高平均60萬元左右》一文,文中引用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的話說:“現在央企高管年薪定得并不高,平均薪酬也就是60萬元人民幣左右。”他的助手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在今年(2010年)亞洲博鰲論壇上也說,“央企一把手主要負責人平均稅前薪酬58萬元,并不高。”央企高管們真的就是干拿平均60萬的年薪嗎?他們沒有任何灰色收入嗎?他們的福利算不算收入呢?他們的灰色收入一年可能是多少呢?報上說,近年來,中國跑出去的4000貪官,平均每人卷走一億多元人民幣。另有報道說,中國目前尚有180萬裸官在國內重要政治、經濟崗位上撈錢,但他們的子女和家屬已經移居到海外了。那么,這4000貪官和180萬裸官里面,到底有多少是拿著高薪的央企高管呢?無論是從報紙上披露的情況看,還是我們從對身邊現象的直覺感知,結果是十分明了的,“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貪官和裸官以國企中的大小老板為主。
二、潘鴻強們和陳同海、馬明哲們
人民網2010年7月27日消息:6月10日凌晨1時左右,在西安市的華山廠,有31年工齡、自稱“孤獨者”的潘鴻強,用一把機床刀揮向自己的脖子,結束了年僅49歲的生命。令人驚訝的是,他的遺物,有一張銀行工資存折,只剩下0.46元;還有他寫給兒子的遺書,羅列了自己欠別人的900元債務;他的信用卡上也欠了3000元。據潘的前妻介紹,從1985年結婚生子后,這么多年過來,到2010年,他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扣掉“三金”之后是850元。
與可憐的潘鴻強們形成顯明對照的是另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就是受到李榮融特別偏愛和青睞的央企高管們,他們不僅享受著各種各樣的公款消費,而且貪得無厭,人人都有“別墅”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大、中城市都有他們的房子、婊子,根本就不算什么問題。那么,他們到底有多少錢,這恐怕是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的。比如,前中石化老總陳同海,“每天不花4萬元,就不會掙錢。”這可以算一筆簡單的帳:每日花4萬元,一個月120萬,一年就是1440萬元,當紀委警告他要收斂些時,他大言不慚地說,我一年上交稅款200億,這點算什么?那么,陳同海的年薪是多少呢?因為網上沒有搜到陳同海的年薪,那我們就假設陳同海為零年薪吧,但一年花費1440萬,總要比潘鴻強們寬裕得多吧?按照李榮的邏輯和計算公式,潘鴻強們的年均年薪是(1440萬+10200)÷2=7205100元。也就是說潘鴻強的平均年薪是7205100元。這還是同“零年薪”的老革命干部家庭出身的,且“沒有忘記老一輩革命者為多數人謀利益的追求,沒有忘本”(引語見蘇鐵山《為中石化總經理陳同海叫好》)的陳同海平均,如果同既拿年薪、又占盡國企各種福利和好處的平安老總的馬明哲平均,那就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了。據人人皆知的“特別是中國”薪資奇趣:中國平安有3名董事及高管,2007年的稅前薪酬,超過了4000萬元,其中,董事長馬明哲稅前報酬為6616.1萬元,折合每天收入18.12萬元。那么,我們繼續用李榮融教會我們的算術原理給潘鴻強們算一筆帳,看看是個什么樣的結果呢?(6616.1萬+10200)÷2=30308.101元。這是一個連上帝都會笑出聲的結果:潘鴻強的平均年薪是30308.101萬元。
我不知道李榮融是哪里上的大學,師從何方神圣,但總拿平均數說事,至少給我們的印象是不厚道、不地道、不人道。同是一個國家的企業,是在一個掌門人的管理之下,卻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一邊是陳同海、馬明哲,一邊是無以數計的潘鴻強。在這里,我再問一句李榮融部長:說句人話真的就那么難嗎?既然你覺得難,說不出口,那么,我教教你在說完平均數之類的官話后,人話應該怎么說吧:“目前央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薪)5.4萬,但我們一定要看到平均數后面隱藏的問題,這就是國企95%左右的職工拿不到5.4萬,更多的人都在2萬元左右(2萬元系陽煤集團煤礦系列的普通職工年收入,而在陽煤三產的職工,年收入跟潘鴻強差不多,有700多的,也有900多的),還有不少的同志像潘鴻強同志一樣,在1萬上下,從現在起,我們國資委的主要責任,就是提高潘鴻強們的實際收入,爭取在兩三年內,達到5.4萬!如果達不到,我從天安門城樓上跳下,向拿不到5.4萬年薪的國企職工謝罪!”
好在李榮融沒有拿陳同海的日揮霍水平和馬明哲的年薪,同中國工人階級的真實年薪相比,這已經算是高抬貴手了。那么,中國工人階級的真實薪資情況到底怎么樣呢?據北京國資委統計,北京市國資系統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薪)4.2萬。大家看清楚,這可是北京,其實,在北京,同樣有95%的工人拿不到4.2萬。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2736元。這同樣是一個平均數,他們可能會把最高的年薪情況一不小心透露出來,但至死都不會把真實的最低收入情況說出來的。
三、就算術問題,為即將退休的李榮融上堂政治課
有消息披露說,李榮融可能會在近期退休。那么,我們就以算術問題,為即將退休的李榮融上堂政治課吧。
逝者潘鴻強生前每月850元的工資算,他每年收入也就是一萬元左右,如果再算上加班、企業紅包之類,再往上估算一點,一年一萬五千元的收入已經算是頂了天。而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在今年(2010年)亞洲博鰲論壇上透露的,央企一把手主要負責人平均稅前薪酬58萬元,并不高。按照央企負責人的年薪算,一個央企一把手的年薪是潘鴻強年收入的40倍。一年40倍,31年,就是1240倍。就算打個折中,也有620倍。這難道能用貧富差距四個字予以形容和說明嗎?還以那位曝出天價年薪的平安老總馬明哲說事,2007年的年薪6600萬元,這是普通工人潘鴻強年收入的4400倍,31年,就是按一折算,也有13600多倍。
這哪能用貧富差距四個字形容和說明呢,這只能用“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走資派已經走得很遠了”表述吧?
但是,既使是血淋淋的事實,都挽不回李榮融的計算邏輯,在李榮融的算法里,企業職工年薪是在增長的。為什么呢,有人說,國資委那么大的主任,只掌管宏觀數據,數字是年年在增長,可是數字里面發生的一切是沒法統計的。加權平均一算,職工的收入也就增長了。比如,十個或者百個窮人里面,加一個富人,一下子就可以把窮人的收入提高。所以,經常有人說,我們的收入被增長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某些人的工資年年在增長,而象潘鴻強這樣的普通工人31年如一日,每月領著850元的薪水,因此,工資總量也是逐年在增長,統計數據顯示工人工資總額年年在漲。而實際上到最后,工人只能在被增長的生活中難以為繼,選擇自殺死了。
就算李榮融光看宏觀數據,光想著拍賣、玩完國有企業之類的大事,但總在看電視、看報紙、看新聞吧?潘鴻強的死都吵翻了天,甚至都成為中國之恥,你李榮融總不能一點都不知道嗎?像潘鴻強這樣的人在國企里面何止千千萬呢?所不同的是,他們選擇了沉默,選擇了受壓,選擇了生存,而沒有選擇自殺。
那么,這種完全由李榮融領導的國資委給給中國工人造成的艱難的生存局面能改變嗎?從表象上看,黨和國家好象很有決心、很著急的樣子,高層領導多次強調要打破分配制度上的不公,而且,《工資條例》也在制定當中,胡錦濤總書記今年五一前說,要讓工人體面勞動,溫家寶總理也強調說,要讓中國人活的有尊嚴。但是,看看國資委官員們的表態,你還能相信胡總和溫總的話,能在國資委的官僚們手里得到落實嗎?看到他們每次信誓旦旦地說,58萬元年薪不高、多少萬年薪不多時,絕口不提在他們領導下的國企中,今天還有850元月工資的工人,絕口不提還有多少工人在工資被增長的經歷中生活難以為繼、生命受到剝奪。尤其是看到李榮融關于“目前央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年薪)5.4萬。在匯率調整、能源價格上漲、煤電價格聯動也在醞釀的背景下,薪酬再上漲,企業會很困難”之類的表態,我們不知道,這幫人到底是對胡總和溫總的講話充滿了反潮流式的對抗精神呢?還是對中國工人階級充滿了本能的刻骨敵意呢?他們是臺灣的民進黨黨員、日本的自民黨黨員?還是六十年前被中國共產黨趕到臺灣去的國民黨員呢?看了他們的表演,你敢相信國資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下屬部門嗎?你敢相信國資委的官員們仍然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嗎?你敢相信,你和我的工資,我們工人階級的工資,能在這幫喪家的資本家的泛走狗手里漲起來嗎?你敢相信他們會讓我們過上體面勞動和有尊嚴的日子嗎?至少我是不敢相信,我相信毛主席說的話:“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走資派還在走!”
看了李榮融的簡歷我們知道,其實,雖然在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系電化學工學專業學習(1963.09——1968.07),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但到底也是工人出身,曾經是江蘇省無錫油泵油嘴廠工人、技術員、車間副主任、主任(1968.07——1983.04),就算技術員、車間副主任、車間主任已經成為國家干部了,但好歹也曾經是工人階級中的一員呀,可我始終想不明白:他怎么和中國工人結下那么大的仇恨呢?都要退休了,還硬扛著找出各種理由,不給國企職工漲工資,而這理由竟然如此牽強——他們的平均年薪已經達到5.4萬。就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刻,我想起了列寧說的話: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原來,背叛了工人階級的白眼狼,其實比原本就是資本家的人還要壞!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那句名言:背著了中華民族的漢奸,比原汁原味的日本本土的鬼子還要壞!
附:貴州省一間國營企業20多名下崗工人抗議當局未有落實他們的生活保障,遭大批公安武警拘捕后,在派出所集體服食農藥自殺。
2008年7月2日消息(黨的生日剛剛過去一天)貴州省一間國營企業20多名下崗工人,上周六到貴陽市政府大樓外示威,抗議當局未有落實他們的生活保障。他們遭大批公安武警拘捕后,在派出所集體服食農藥自殺,現時仍有7人留院,當中兩人情況危殆。獲救的工人指多年反應無果,被迫走上絕路,但亦有工人準備采取法律途徑申訴。
周一報道,貴州省開陽縣20多名下崗工人上周六到達貴陽市政府大樓外,趁當局正在大樓內召開一個全國性煙草行業會議時,向出席的省級官員示威,工人指16年前縣政府徵用新州鎮四門村的農地,作為興建一間國營煙廠,當時縣政府承諾工廠會聘請所有受影響的農民,雙方訂下長工的合同,但煙廠6年前破產倒閉後,縣政府沒有按國營企業職工的待遇賠償及安置工人。
自殺獲救,現時仍然留院的下崗工人楊先生,周一接受訪問時指,當時他們在大樓外遭大批公安抓捕,在走投無路下服農藥自殺。
他說:「公安將我們抓上警車,帶到公安局,指稍后將我們遣反回鄉,當時我們都感到很絕望,所以決定服農藥集體自殺,之后公安將我們送往醫院,有7人情況垂危,但經搶救後已脫離危險期,現時仍有兩人情況危殆,不知能否活下來。」
楊先生指,現時醫院病房外都有公安把守,他所打出的所有電話亦被當局竊聽,在采訪過程中,楊先生的手機突然被掛斷,當記者再致電他手機時,已不能接通。
至于於另一名沒有參予示威的煙廠下崗工人田先生指,服農藥自殺的工人被送到貴陽縣醫學院附屬醫院急診大樓時,有100多名公安和武警在醫院門外設立警戒線,讓兩部戴住工人的客車駛入,田先生指,公安阻止任何人拍照及錄影,而下崗工人服毒自殺的消息更被封鎖。
田先生指,多年反應不果,已準備采取法律途徑,將違背勞動合約的縣政府,告上法院
附:2010年08月20日中華工商時報文章:雖然GDP已位居全球第二,但要說中國人收入高,這會讓很多國人感到納悶,甚至很郁悶
今年二季度,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人均GDP卻只有日本人均GDP的1/10,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第105位左右。而按照中國人收入1300元的貧困標準線,全國還有4000多萬人沒有脫貧。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考慮到住房、工資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間。
最近,網上特別流行“曬工資條”。如果在網上搜索引擎里輸入“曬工資條”這個關鍵字,可以找到約291000條相關信息。所曬的工資條也有用來“曝光”的,比如有些壟斷性國企的員工收入就高得離譜。這樣的圖片和文字內容一經被貼上網后,引來了諸多網友的熱議。
要說中國人收入高,這會讓很多國人感到納悶,甚至很郁悶。在很多大城市里,很多人都在為生計奔波,但還是存不下錢。
今年二季度,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人均GDP卻只有日本人均GDP的1/10,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第105位左右。而按照中國人收入1300元的貧困標準線,全國還有4000多萬人沒有脫貧。
薪水漲得沒GDP快
回看過去3年來的中國GDP增加速度,2007年13.0%,2008年9.6%。2009年8.7%,盡管有所放緩,但中國人的薪水增加速度可沒有GDP漲的這么快。
在很多大城市里,很多年輕人除去租房和日常開銷,基本都是“月光族”。不是他們不想存錢,是真的存不下錢。即便是像IT行業這樣近年來薪水增長比較快的領域,很多人還是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在北京,今年7月的市政協第二十三次主席會議上,一份15頁的調研報告顯示,北京一線職工收入水平現狀是“增長緩慢,長期偏低”。
調查顯示,12.8%的職工反映,5年來未漲過工資;2009年23.6%的職工工資收入還有所下降。這使他們感覺政府公布的平均工資漲幅只是“假象”,掩蓋了不同行業、企業之間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事實。
調查還顯示,被調研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工資水平遠遠高于其他崗位,且增長速度較快,其2009年的工資水平比2008年增長25%,絕對值增長35644元,達到了生產服務人員的25倍。高管人員與生產服務人員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4.37倍擴大到2009年的5.78倍。
會議指出,北京企業職工工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工資分配不合理,企業內部及行業間工資差距繼續擴大;大多數企業一線職工平均工資偏低,眾多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職工工資長期停留在較低的水平。收入分配問題中,企業中直接從事生產、銷售、管理崗位的一線職工收入偏低,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在廣東,2010年的“社會溫度計”調查報告顯示,居民認為廣東當前存在的最重大社會問題的排序分別是:工資漲得慢(34.8%)、看病難、看病貴(33.7%)、收入差距過大貧富懸殊(27.2%)、貪污腐敗(26.9%)、住房價格過高(22.8%)。居民當前最關注的問題排序是:提高收入(32.3%)、反腐倡廉(30%)、貧富差距(28.3%)、就業問題(28.2%)、醫療保障(27.2%)。
從這個調查結果中看以看出,無論是工資漲速慢,還是貧富差距,都成為了老百姓非常關注的話題。受訪居民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困難雖然有不同感受,但從排名前5位的選項來看,物價上漲太快、房價高、看病貴、家庭經濟負擔重等均是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而衍生出的問題。對此,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人口所所長鄭梓楨教授認為,這些都可歸結到“收入低”這一核心因素上來。
收入分配期待合理化
據悉,由國務院牽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全國總工會等部門具體參與起草的《工資條例》,最終有望確定職工工資增長與當地CPI掛鉤。目前,該草案已經上交國務院待批準,其主要內容在若干方面將有有較大突破。
據了解,這一條例從2008年就開始制定,經過許多次調研,眾多專家參與了起草和修改,中間討論修改了數次,最終形成草案。草案共分十個部分,包括總則、原則、依據、使用范圍等。條例草案核心內容突出“一低一高”,即最低工資標準的增加機制和壟斷企業尤其是高管工資的限制。
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資深勞動保障法律專家楊永琦之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畢竟工資分配的問題是群眾最為關心的熱點,所以在《條例》的起草上,我們非常謹慎,充分考慮到方方面面的情況,力求使《條例》確實有助于減小收入差距、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在這份草案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國家實行最低工資制度首次被寫入該條例。條例草案要求各省需將最低工資標準上報國家,并及時向社會公布,供勞動者參考。
此外,草案還首次明確最低工資不包括加班費、高溫低冷及國家的各種補貼。據悉,備受關注的工資增長與CPI掛鉤終于有了定論。在條例的草案中明確寫著,職工工資增長應充分考慮當地CPI因素。
楊永琦認為,這一條例出臺之后,全國2000多萬勞務派遣人員有可能擺脫與正式員工同工不同酬、遭受就業歧視、社會保障缺失等不公正待遇。
另一個吸引眼球的部分是,這一條例將對壟斷行業的高工資進行限制。目前中國的收入分配差距除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外,最為突出的就是行業差距,即壟斷行業和普通行業的收入差距。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考慮到住房、工資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間。
莫讓“條例”成一紙空文
《工資條例》將出臺的消息,讓很多人似乎看到了工資合理化分配以及工資或將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但同時,也有人在擔憂,這樣的條例別成了一紙空文。
有網民在博客中評論道,很多企業,把底線當成了最高標準。在工廠的日常運作里面,是把最低工資標準寫進了勞動合同里面。工廠,常常參照最低標準給工人薪水。銀行工作人員,坐在辦公室里,嘆著空調,拿著高額高溫補貼。在2010年高溫季節,可以拿到超過10000元的高額高溫補貼。一個辦公室人員的補貼,是數十個工人補貼的總額。而在高溫烈日下工作的工人,卻拿不到高溫補貼。
他認為,工資條例有了以后要有執行的保障。否則,工資條例只能成為紙上空文。工資條例的執行和推廣,還是需要相應的政府職能部門支持的。
《工資條例》保護的是勞動者的收入權益,所以日后這一條例出臺后,能否在各大企事業單位不折不扣的執行才是重中之重。對于很多壟斷型的國企而言,以往的“福利”或因此而付諸東流,其背后強大的利益集團能否按要求執行該條例呢,不得而知。所以對新條例的執行監管似乎顯得更加重要。
已有媒體報道,國有壟斷企業對《工資條例》并不“感冒”。一位參與《工資條例》制定的人士透露,該條例遭遇了來自壟斷行業央企的極力反對。據他介紹,壟斷行業的央企認為他們的企業福利部分不應該計入到工資收入,否則納稅和社保繳納的工資基數太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