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中國人未脫貧?
作者: 田嘉力
有消息說,中國在2010年第二季度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商務部稱,中國還有1.5億人未達到聯合國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標準。國際通行貧困線是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中國是1196元人民幣,即每天0.5美元。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說:我們不僅要關心GDP數據,更要關心人均的數據,大家知道中國的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位在105位左右。中國還有1.5億人還達不到聯合國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標準,這就是中國的現實。后面的因素更準確地反映了中國的現實,也就是中國是一個人均GDP在100位以后,還有大量的貧困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即使按照中國人收入1300元貧困標準線,還有4000多萬人沒有脫貧,這都是中國的現實。
商務部的官員顯然在哭窮。根據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體驗,一個人總是在公眾面前哭窮,或者總是在公眾面前炫富,公眾對此人不會有好印象的。將心比心,在國際事務中應該也是如此。我們的官員卻常常犯這兩條大忌。在國際社會中,我們的官員要不就是提虛勁,炫富,夸口;要不就是哭窮。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官員炫富的例子太多了,什么什么增長了多少倍,什么什么又居于全世界前列,不勝枚舉。美國金融危機之后,我們的官員則更喜歡到國際社會上宣稱“負責任”,似乎中國真成了全世界的救世主。重慶方言說:自己的稀飯都沒有吹冷,卻去吹人家的湯元。真令人搞不懂,美國金融危機,我們負的哪門子責任?可是,提虛勁的聲音言猶在耳,官員又在哭窮了。我們對此非常不解,過日子是我們自己的事,我們窮也好富也好,都是我們自己的事,跑到國際社會上喊,有什么意思?我們的官員什么時候才能心態平和一點?不卑不亢,缺點功夫呵。
國際上的事就不說了,我們希望官員在國內能夠對公眾交底。哭窮和炫富對百姓來說是無效的。實話實說,比什么都強。商務部的姚堅說,中國有1.5億人沒有達到國際上公認的每天收入一美元的水平,也就是說,按照國際貧困人口的標準,中國目前有1.5億人屬于貧困人口。但按照中國自己定的標準,年收入低于1300元人民幣才算貧困人口,目前中國只有4000萬人是貧困人口。
商務部官員說的是“中國還有1.5億人未達到聯合國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標準”,其中所講的國際標準,恐怕是不對的,我看到的信息都是“人均每天消費1美元的國際標準”( http://news.163.com/09/0409/09/56ER64VK0001124J.html),每天消費1美元和每天收入1美元,概念是不一樣的。只有每天收入超過1美元,才敢每天消費1美元,這是常識。我們姑且就按商務部官員所講每天收入低于1美元是國際貧困線標準,我們來算一下中國人應該至少有多少收入。我查了一下今天(2010年8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每日牌價”,一美元(基準價)合人民幣6.78元。計算月收入可有兩種辦法:按每個月30天計算和按每個月22個工作日計算。則:
6.78×30=203.4元;6.78×22=149.16元,對應的年收入分別是2440.8元和1789.92元。相比之下,我國定的1300元貧困線顯然太低了。如果把2440.8元和1789.92元作為每年至少消費支出的錢,則相應的每年最低收入應該達到3000元以上才對的。如果以每年收入少于3000元作為貧困線,我國目前尚未脫貧的人肯定要超過1.5億了。
這只是一種算法。貧困人口到底是多少,只能以權威的統計數據為準。但這讓我們想起一件事。不久前,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高強說:“中國政府開支并不高公務員工資也比較低”。當他說這些話的時候,是否考慮過中國目前貧困人口的現狀。高和低,都是相對而言。和誰比,怎么比,講究多了。只是這么一比,往往能把官員的內心照得透亮呢。
新聞鏈接: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2473382.html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2466934.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