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今眼目下,反“俗”已搞得熱火朝天,然而,何為之“俗”?誰俗?卻眾說紛紛。當今社會最俗之物非錢字莫屬。什么事只講錢:可為錢買官賣官;機關給老百姓辦事要錢;為尋求公道打官司法院要錢,律師也要錢;違法了可用錢來擺平,犯罪了可用錢來縮短刑期,甚至免除刑事責任......
如今所有的俗又無不同錢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不是因追求多的錢,也不會去追求高收視率,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烏七八糟的電視節充滿人們的眼球。
有錢的可包二奶,可養小三;錢少點可去嫖娼;沒錢的為了變有錢可當雞,當鴨。
中國的明星遠比訪民少得多,可鉆天打洞圍著明星轉的記者卻遠遠比主動采訪冤民的記者多得多。為什么呢?難道不是錢在興風作浪嗎?打黑球、吹黑哨為的是錢;牛奶內參三聚氰氨為的是多賣幾個錢;藝人走穴假唱為的是養精蓄銳多演幾場,也是為錢;教授的假論文還是為了錢。如流行的暴力拆遷,不就是為了少花幾個拆遷的錢。房價高居不下,不就是錢的鏈條使得官商勾結的產物嗎?百姓看不起病還不是因為各個環節要錢的手伸得太多嗎?.....
對國家,錢叫GDP;對企業,錢叫經濟效益;對管理部門錢是辦事的指標;對百姓錢是救命的稻草。
同一件事,同一個做法,不為錢就雅,反之就俗。如網絡評論,你若當真為了百姓公義,一定受人支持,你肯定就屬雅之列。你若是為了領取五毛錢的評論費,你就大俗了,人們就稱你五毛黨,你自己也會覺得俗不可耐。
什么是俗,什么是大俗?什么是雅?什么是大雅?余以為,俗與雅,原本是人對的事物的態度,是人不同思相境界的外露形態。而這一切又與錢有關,在一定義意上講,可以說是對錢的態度。錢就是雅俗之分水嶺,錢是俗與不俗的試金石。為人民服務就是雅,全心意意為人民服務就是大雅。為錢就有點俗,只為錢就是大俗,為了錢不管道義,不擇手段就是惡俗。
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再俗的人,你是清潔工也好,再俗的事也就高雅了。一切圍著錢轉,無論你是官老爺也好,是專家教授也好,再雅的事也就俗了。如果為了錢不擇手段,有了錢又為富不仁,你就是坐寶馬,住別墅,穿名牌,也還是遮不住你的俗不可耐。
說到這兒,什么是大俗,誰是大俗?不是一目了然了嗎?可是這個大俗誰敢去反?誰能去反?
我看,這點不搞懂,或說故意逃避這些問題,所謂的反低俗,不過是用反小俗將大俗隱藏起來,只可能越反越俗。反俗,是個破的問題。雖說不破不立,破當在先,要是沒有立的目標,空談破,今年破了明年還要破。如此再反一百年、一千年俗也沒用。關鍵是邊破邊立,用什么來代替俗,就是立的問題。不要就會將反俗活動變成了給婊子立牌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