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慶祝建國60年大慶的喜悅未盡,2010年8月15日國家有關官員公布,截止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總量的經濟大國。一時間有人歡欣鼓舞,也有人擔驚受怕。更有人不懷好意的夸大其詞,無非是要忽悠中國替它分擔更多的國內及國際責任,似乎他們比中國人自己還要更加看好中國的未來。
一個時期以來,特別是2009年以來,圍繞著2049預測中國的未來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不僅有各種各樣的文章、報告,也有以文學形式描繪的《共和國2049》等等,不僅國內有相關的課題組,甚至米國都成了專門的研究項目與國內的專家學者們一起來勾畫我們偉大祖國的美好未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國內國外有關中國2049的描繪又熱烙起來。
也許是本人視角有病,也許是因為分享的發展成果不足,如果允許講實話的話,我不論是從自身感受還是從思想認識上都不如政府官員和國內的專家以及米國人更看好我祖國的未來。
在瀏覽有關我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新聞的同時,我也看到了這樣的一些經濟數據。網上注明的數據來源是2008年中國經濟統計資料及海內外行業研究報告:
一、到2008年,外資占中國GDP的比例首次超過45%,說外企即將超過國企,成為中國經濟的“頂梁柱”!!
2007年,外資占中國GDP的比例首次超過40%;
2005年,外資占中國GDP的比例首次超過35%;
二、2008年,外資在中國的營業利潤,超過30000萬億,超過了2008年中國政府稅收的一半!!其中:
1、在電子行業:芯片行業中的Intel、、AMD 、三星等,手機行業中的NOKIA、SONY、MOTOROLA、三星等,這些科技類企業 2008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在中國的銷售額超過1.5萬億,利潤在5000億以上!
2、金融行業:2005年至2008年,通過直接或間接控股中國金融行業,參股海外國企、引誘國企并購海外企業等方式,美國銀行、摩根士坦利、高盛、德意志銀行、匯豐、巴克萊等境外金融機構,幾年間在中國獲得的各項利潤總和超過3000億美金,2008年的利潤大概在1000億美金,折合人民幣大概是7000億人民幣,相當于2008年中國煙草行業的整體利潤!
3、在汽車行業:以德國奧迪為例,2008年,奧迪汽車在中國的銷量首次超過十萬輛,占其全球銷售數量的10%,奧迪品牌為一汽大眾貢獻了120億利潤,直接屬于大眾汽車的利潤則超過70億!
實際上,福特、豐田、本田、日產、現代等歐美日韓企業,2008年在中國汽車市場獲取的純利潤超過2000億,占整個中國汽車工業利潤(3000億)的60%左右;
4、日化行業:安利、寶潔(飄柔、海飛絲、舒膚佳、高露潔、佳潔士等都屬于寶潔)、聯合利華(中華牙膏、順爽等)、資生堂、雅芳、歐波萊、強生等歐美企業,2008年在中國的銷售額超過5000億,利潤大概在1500億左右;
5、流通行業:沃爾瑪、家樂福、樂購、樂天、麥德龍等幾家大型外資超市,2008年在中國的門店總數已經超過600家,店均年銷售額大概在3億左右,總銷售額大概在2000億,按20%的平均利潤計算,幾家大型外資超市的利潤總和在400億以上;
通過這些數字可以看出雖然 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可經濟的主導權卻漸日益喪失。我想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之前的經濟總量也一定是高過日本甚至是高過美國的,可還不是一樣要在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中挨打。一個單純的經濟總量是不足以就能證明國家實力和美好未來的。
事實上單就經濟總量來說,美國人比我們自己還要更早的看好中國。美國在2008年一月就成立了一個名為2049的課題組,早就提出來中國會在2049年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從某種角度上說或者從我們過去的所作所為以及中美經濟的“互補”關系來說,米國人中害怕或者擔心中國更早成為經濟大國的恐怕比我們自己人還要少,他們擔心害怕的是中國成為經濟強國進而成為一個政治強國。
我以為,有關2049的美好勾畫不論是米國人還是我們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肯定都會比我描畫的要好。我熱切的希望黨和政府關于建國100年的美好藍圖能早日變為現實,我害怕的、擔心的是自己看不到這樣的美好未來,因為按照我這個年齡是應該可以看到我偉大祖國實現這樣美好未來的。
真不知道為什么美國人似乎比中國人自己更看好中國的未來,我覺得他們看重中國的未來比看好中國的未來更好理解。我堅信米國人的有些預測是不會錯的,例如:“到了2049年,即使中國的GDP 全球第一,美國落至第二,中國GDP的總體增長超過了美國,我們仍然堅信:美國仍是世界上具有最現代化經濟的國家,是對世界具有最大影響力的國家”。看來面對中國的發展是十分自信的,而我自己作為我偉大祖國的一個公民卻對于自己祖國的發展沒有那么自信。因為,我所看到的現在不足以使我相信我能夠看到那樣美好的未來。
我只能從我所看到的現實推想我可能看到的未來。
第一,我確信過40年也許還會更早,中國GDP成為世界第一。
第二,但那時中國幾近資源枯竭。尤其是礦產能源和水資源。
第三,生態環境更加惡化,因為水資源的極度困乏,土地沙漠化荒漠化甚至會威脅到了中東部以及東南部地區。
第四,轉基因食品被無奈的普遍推廣并為人們普遍接受,因為水資源困乏和土地荒漠化,使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
第五、基因技術、海水淡化和新能源技術會快速發展,并成為基本的經濟與生存支柱。因為,礦產能源和水資源的困絕,電力將主要以風電和太陽能為主,生活甚至生產用水依賴海水淡化。
第六、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移民海外。由于環境的惡化,稍有條件的人都會希望尋找更好的生活環境。富裕起來的人們不斷移民他國,只有那些待富的人們繼續在這里挖掘。
第七、在資源困境和相對更加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生存的人們不得不接受或重新回歸所謂公平甚至是相對的平均主義。
第八、為免于......當局需要更強大的國家機器和國防力量,會從某種程度上重拾高積累低消費的政策,惡劣條件下創造的財富將會更多的投入到國防設施與技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