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重天——“熱死”、“礦難死”與高效勞動保護
近日,新華社和中國青年報都分別報道了濟南熱死戶外建筑工人的消息。中國青年報還就此向當地政府應負的責任提出了質疑。
將新中國分為兩個三十年,是極右分子們的一大“功勞”。
他們所以堅持要這樣區分,是以他們在掠奪了新中國頭三十年全國人民戰天斗地,艱苦奮斗打下的基礎結出的碩果和創造積累的財富,靠徹底出賣新中國頭三十年保護完好的各種自然資源(包括土地、礦產等)與培養出來的大量的優秀人力資源所得的新財富,無限拔高價格創造了貌似繁榮的“高GDP”,自以為“奇跡”為基礎的;是以他們堅決要與毛澤東之路決裂,走一條自以為“創新”,能夠創造神話的,實為封建資本主義發展之路為原則的;是以他們自以為“精英”,是社會的主宰,社會只應當由“精英”們來治理,“精英“們當老爺,而廣大勞動人民不過是群氓,只能當奴隸為標準的;其結果是河山破碎,環境污染,以廣大勞動人民的長期貧困和不斷地大量的死亡為根本代價的。
我們原本不同意將新中國這樣劃分為兩個三十年。現在看來,我們也不得不贊同這一劃分。因為,這不僅是一個人為地劃分,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劃分。這個劃分,“功勞”應該記在極右分子們的“功勞簿”上。
近三十年來,廣大勞動人民遭到全面掠奪之后長期為貧困、疾病、居住、教育、養老等等問題所困擾,不得不被迫賣淫、當奴工、甚至被迫鋌而走險“犯罪”,在死亡線上掙扎外,還每時每刻受到生命安全的威脅。經常發生的被暴力拆遷砸死活埋、被執法人員活活打死、躲貓貓死、喝水死、被黑社會殺死、被迫喝農藥死、吊死、跳樓死外,大量地工傷死亡、礦難死、矽肺病死、砷中毒死、鉛中毒死、疲勞死、熱死更是連續不斷地發生著。濟南市這次的熱死現象,不過是近日的一個小小的證據。如果我們翻開三十年來的每一頁歷史,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如果我們進行了認真地、求實地統計,你就會看到每天都在發生著大量的非正常死亡。勞動者的生命草芥不如。
與此相反的是新中國的頭三十年里,勞動者被捧上了天,成為國家的主人,勞動者的生命也就顯得格外珍貴。盡管近三十年里極右分子們對于前三十年造了無窮的謠言,而事實勝于雄辯。我們來看一看一位在新中國的頭三十年里當過10年工人的著名網友“漢大賦”,在毛澤東時代當工人時,高溫下是如何得到勞動保護的親歷生活。這與當代的工人形成了多么鮮明的對比:一在天上,一在地下。
至于毛澤東時代“為了61個階級兄弟”的那個令人感動的救人故事,同今天比,就是一個神話了。勞動人民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那樣的時代,該是多么地幸福啊!
2010年8月6日
濟南熱死戶外工人多名,想起我當工人時的高溫保護
漢大賦
新華社濟南8月3日電: 今年7月30日至8月1日,由于高溫肆虐,濟南市中心醫院等3家醫院收治了許多因中暑入院的戶外勞動者,其中8人經搶救無效離開了人世。
他們中有環衛工人,有農民工。
看到這個消息,漢大賦對這些工人兄弟的慘死感到悲哀。同時對政府不作為,表示憤怒。據新華社報道:悲劇已經發生。濟南市城建委表示,7月初下發過一個應對高溫酷暑天氣的緊急通知,規定高溫天氣下戶外作業施工工地須限時停工。但這個通知缺乏強制性。“施工單位如果問,' 如果我耽擱了工期,誰來負責?'我們無法回答。”
很顯然政府對資本妥協了,沒有堅決站在工人的立場,堅決保護工人的合法權益和生命安全,誤了工期誰負責,說明了政府只為資本利益服務,而對工人的生命卻不負責!這使我回想起我當工人時享受的防暑降溫,那感覺就是不一樣!
我1970年進工廠,1979離開工廠,算起來有十個年頭當工人,經歷了十個寒暑,回想起來真是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大量往事浮現在眼前。今天只說說我所享受的高溫保護--當時叫防暑降溫。
我工作的車間是生產工業燒堿的最后工序,蒸發工段。就是把含堿百分之十幾的鹽水,蒸發濃縮為百分之三十的燒堿,過濾出鹽分,成為工業中重要的原料,供造紙印染等行業使用。蒸發用的是蒸汽,我們車間被定為高溫車間。夏天設備旁溫度在47、8度,車間溫度在40度左右。
夏季首先發放防暑降溫費,我記得三個月是18元,每個人都有,無論是老工人還是學徒工。這是和工資一起發的,個人生活的防暑降溫補貼。車間還組織防暑降溫物品發放給大家,車間可以自己到公社去拉西瓜等水果,廠部也組織,然后一個一個車間去領,車間再發給我們,當時主要發放蘋果、桃、梨,西瓜,也有當地的小菜瓜,李子、棗什么的。我記得有煙臺的蘋果,確實好吃。還有金帥等等品種。好拿的,工人都帶回家慢慢吃,分西瓜大體每個人分兩三個。多出來的不好再分,就切開大家一起吃。我們工段長為了吃瓜方便,特意找了機修車間的朋友,打了一把不銹鋼的西瓜刀。因為是大家吃,就爆出了笑話,有的師傅居然練出了一口一塊西瓜的絕技。西瓜從嘴邊進,瓜子從嘴邊蹦出,西瓜皮溜到邊了也就吃完了。這樣大家都練就了快速吃瓜的本事,一會就吃的撐腸拄肚了。這是公共的福利。
我們蒸發工段是高溫車間,實行三班制。三個班每班有發的降溫茶葉,是花茶。質量比到飯館吃飯喝的茶葉末要好得多。工段有車間配發的大保溫桶一個,每個班自己去開水房泡新茶。每個班發冰鎮酸梅湯一壇,工廠自制的綠豆或赤豆冰棒200支。當時一個班是四個人,吃喝不了這麼多冷飲。我的一個工友,把冰棒化成水,把糖水和綠豆或赤豆都喝下去,天天如此。我看他喝那麼多涼的東西,勸告他說,少喝點,不要喝了現在舒服,到秋后要發出來的。他不聽,堅持大飽口福。果然到了秋后,他的耳朵鼻子嘴巴都被沖起大燎泡。我們都笑他夏天涼快,秋后流膿。工段配有大風扇一臺,直徑大約一米,功率強大,風力勁急、每天還有降溫湯一大保溫桶,就是番茄雞蛋湯。一年四季都有。個人還發有毛巾肥皂,草帽、扇子。工廠澡堂24小時熱水,隨到隨洗。
那時沒聽說過在戶外勞動熱死人的,因為當時在最熱的時候,是不允許出去勞動的。倒是我們當時年輕力壯的,頭頂濕毛巾,光著膀子,出去干活。呵呵主要是亮肌肉,曬體型罷了。但是經常看到分管生產的廠長,頭戴工作帽,腳蹬拖鞋,光著膀子,穿個大褲頭,脖子撘條毛巾,滿廠奔忙,揮汗如雨,指揮生產。干部參加生產勞動,那是踏踏實實的。暑天不會允許科室干部在科室舒服,都下到生產第一線,越是艱苦干部越是要沖在前。當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降溫的綠豆湯、茶水、冰棒。扇子等都先預備好了。我記的很清楚,搶修設備,我們揮汗如雨的干活,車間主任就在旁邊不停的的為我們扇扇子!
當時我們覺得都是理所應當,一般都想待遇應該再好點。冰棒是不是能有奶油的。茶葉更好一點,水果再發多一點等等。抱怨西瓜不好,蘋果差等等。現在這些都成了奢望,讓人感覺到,當主人翁就是不一樣。現在工人成為資本奴隸,想要點起碼的降溫措施,也不可能了。所以我認為,還是當主人翁好,干部把生產第一線的工人當寶貝,生怕熱著了、即使必須干活,也把后勤保障做在前面,絕不能讓干活的工人再熱壞了!
面對新華社的新聞,我為現在的工人兄弟心痛,為當年我們的高溫保護而自豪。現實說明工人階級一旦淪為資本奴隸,就喪失了一切人身權利,什么民主自由人權,都是屁話!工人唯一的權力就是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做牛做馬受剝削就不可避免。想想當年,條件如此艱苦,我們還做到周到細致的保護。現在雞的屁多少多少。但街頭卻熱死工人。我們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當精英把屁股從資本家那里挪出來,站在工人一邊。支持工人的主人翁地位,簡單的高溫保護,就是小菜一碟,順手就辦了。而資本家的倒行逆施,貪婪兇殘的剝削就會消滅。當然工人階級起來反抗剝削是最重要的。只有反抗。工人階級的春天才會來到!
注:18元,當時土雞蛋2分一個,計可買900個;今日土雞蛋7角一個,計需630元錢;即那時18元錢相當于今日600元左右;那時活土雞3角左右一斤,可買60斤活土雞;今日活土雞17元一斤,買60斤活土雞需1042元。即那時18元可相當于今日1000元左右人民幣。(轉載者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