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全民英語 加強國語分級考試
岳喜源
我不是一個盲目排外的人,也不是一個崇洋媚外的人。我主張因國際交往和科學發(fā)展的需要,中國的一部分精英分子可以去學習英語,并還要學精英語,但我不主張全民都去學習英語。如果中國13億人都去說英語,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那中國不就成了美國的一個州了,中國的古老而優(yōu)秀的語言也就消亡了,中國的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也就消失了,中華民族也就不復存在了。每一個民族的消亡首先都是從自己民族語言的消失而快速地退出歷史舞臺的。在歷史長河中,因這種方式而消失的民族實在是太多了。
說道底,全民英語就是一種奴化教育,是資改派為了適應建立資產階級私有制的需要,也是為了向外尋求美帝的支持而討好獻媚所作的表示,也是將來為了卷走大量財富逃亡美國適應英語生活環(huán)境所作的預先準備,更是為了將來自己的子孫能到美國定居生活的長遠打算的需要,所以,資改派就在全國強行實行全民英語教育,并將英語作為一種主課來進行考試。從改革開放之后,貪官的大量潛逃西方、因原罪移民的大量竊賊及無數權貴階級人士的老婆孩子定居海外,都能得到大量的證明。
你可以想象,如果一個民族的人民從小就學習他國語言,而對自己國家的語言不再感興趣或完全冷落的情況下,那這個民族的后代可能就會背叛自己的國家,投入到異族的懷抱,變成了漢奸、賣國賊和奴才。
根據教育部2008年3月份發(fā)表的一份統(tǒng)計報告,該報告說,從1978-2007年,中國海外留學人數約達到121.1萬人,其中學成后回國的人數只有31.9萬人,也就是總數的26.3%。其余的89.2萬人繼續(xù)在國外留學或定居。
由此可見,中國投入巨額教育經費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卻原來是為西方在培養(yǎng)人才,也就是說,西方國家得到了免費的東方人才。西方國家又為何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叫好啊。
試問世界上那個優(yōu)秀的民族是把外民族的語言作為自己國民普及的語言?是美國、法國、俄羅斯還是英國等優(yōu)秀民族,就拿和英語為同一語系的法國來說,也沒有讓全民學習英語,而是不斷地在全世界推廣法語,并不把英語當作值得學習的語言。而中國不但沒有推廣自己古老的語言,還在中國各地的少數民族地區(qū)廢除了國語的學習,這樣就使得中華民族以漢語言來進行維系民族團結的體系顯得極為松散了。有位從青海調到內地工作的同事說,現在藏民在學校里都不學習漢語了,完全都學習藏語了,漢語對藏民族來說,變成了異族語言,直接導致了藏民的獨立情緒增強,以至于近年不斷發(fā)生藏民的分裂暴亂活動。從現在國內的漢語普及情況來看,呈現出萎縮的狀態(tài),這對中華民族來說,是危險的。
現在,英語的學習已經不僅僅限制在初中以上的學校里學習,現在的小學里也開設了英語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必須得學習英語了,并且還把其作為和語文、數學一樣重要的課程。英語對一個中國孩子來說,是陌生的,他們不知道為何要他們去學習這樣的語言,只是在強迫之下才去學習而已。我女兒就問過我這樣的話:我們小孩子為啥要學習外國語言?我當然不知道怎樣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只是說,上課好好聽講就行了,實乃是不負責任的解答。更為嚴重的是現在的幼兒園都開設了英語的學習,一個兩三歲的孩子,還在依依呀呀學語時期,連自己國家的母語還說得結結巴巴的時候,已經能說流利的英語了,我們不僅要問,這是中國的孩子,還是外國的孩子?這樣不切實際的過早地進行英語教育,只能使孩子們在幼小的心靈里產生自己國家的語言是不被喜歡的語言,外國的英語是優(yōu)秀的值得學習的語言,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崇洋媚外。
學習英語到底有啥作用?當然作用很大,在國際交往中和世界之間的科技文化等的交流上的作用很大,但這需要掌握英語的高級知識分子和一大批英語翻譯人才來完成這項工作就行了,而不是中國13億人都去學習英語,不是中國的孩子都去學習英語。對于常年生活在國內而沒有出國機會的中國人民來說,學習英語簡直就是給自己找罪受。你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到高中畢業(yè),學了15年時間的英語,到你畢了業(yè),到社會上參加工作,英語又有多大用處哪?農民、建筑工、環(huán)衛(wèi)工、牧民、一般服務員、一般工人、一切出賣體力的勞動者等各行各業(yè)的人,學習英語簡直就是毫無用處,還不如讓他們多學點歷史、地理、自然科學、種植業(yè)、技術特長等知識來的實用。對一個農民來說,不如讓他多學點種植業(yè),對于牧民來說,不如讓其學點養(yǎng)殖業(yè)。你說一個以檢垃圾為生的人,你讓他學那英語有啥用?一個建筑工人,你讓他學那么深的英語有啥用?所以,在中國,一些高學歷的知識分子掌握英語知識就行了。有的人就要起來罵我了,說中國的商品上面及在大街小巷里寫的都是英語,沒有英語知識,行嗎?那么,我要問,在世界各國,有那個國家象中國一樣,在自己的國家里到處都寫著外國的語言,而不是本國的語言,恐怕只有中國一個國家了。
一個美國人或英國人來到中國國內,我們中國人要放棄自己的語言,要用英語來和其進行對話,而不是美國人或英國人用漢語來主動和你對話,這里面就露出了中國人的奴顏婢膝和喪失民族尊嚴的特性。相反,如果你到美國或英國去,那你就必須得用英語來和美英人對話,而不是美英人用漢語來迎合你,你如果說漢語去問英美人一些事情,他一定不會搭理你,你該咋辦你就咋辦。
目前,在中國的教育界,到底有多少英語教師,我找不到一個確切的答案,但一定是個龐大的數目,這樣規(guī)模龐大的英語教師規(guī)模隊伍不但耗費了國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英語教育的真正的社會回報卻意義不大,而大多數中國的孩子因為過早地增加了對英語的學習,不但增加了過重的學習負擔,還占用了孩子們大量的寶貴的青春時光,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當然,我不是說中國的學校都不學習英語,我認為可以根據中國各地的情況,認為學習英語有必要的,應該在高中以上開設,如果沒有必要的,就完全可以不學。
前段時間,中國目地一位官員要求全市人民都要會說英語,并還下了硬性指標,這簡直是要拋棄老祖宗了,干脆申請把這個城市加入美國好了。
目前,全國的英語分級考試分為五個級別的考試,在大學里還有四六級考試,而我們的國語有何考核標準哪?完全沒有,因此,我建議也進行國語的分級考試制度,這樣,不但學好了和說好了自己的母語,還能增加大量的社會就業(yè)量。
現在,中國的國語處于荒廢狀態(tài),在大街小巷里,甚至在官方的宣傳里,不是文句不通,就是錯別字一堆,每當看到此種情況,就不僅痛心疾首。去圖書館里看書,見到一些所謂的名人、專家、學者的文章,也是錯誤百出,引經據典也是常常鬧出笑話。反映中華民族發(fā)展史的重要史實著作,諸如《左傳》、《史記》、《資治通鑒》等,又有幾個人能看懂啊?恐怕大學里的教授能看懂的也不多了。前段時間,和一個小學語文老師在大街上走,我就隨手指了指旁邊畫廊里一段《史記》里的名句,開玩笑讓其講講大概意思,其竟完全讀不懂,當然也不知其意思了,我只能一笑了之。一個中國的語文老師尚且如此,更何況平民百姓哪!因此,為了振興中華,就必須得振興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挽救國語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而現在中國所走的道路是振興外語冷落國語的道路,長期這樣走下去,對整個民族來說是危險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太行愛國力量 2010.7.25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