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湖北省委要求依法嚴肅處理民警打人事件》一文道:對于湖北省一廳級干部妻子在省委大院門口被打事件,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羅清泉作出批示:“民警粗暴執勤,毆打群眾,性質惡劣,必須依法嚴肅處理。要認真總結教訓,舉一反三,深入開展警風警紀教育,加強政法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廣大干警宗旨意識、法律意識、紀律觀念?!保?010年7月23日《新華網》)由網友的“這幾個民警如果沒有人指使,借他們個膽也不可能在如此神圣的地方打人。如果只抓替罪羊,風氣如何能正,民心如何能服。連省委書記都如此和稀泥、裝糊涂,讓人寒心,讓人失望。”、“六男對一女,這絕非正常男人所為,必有內情?!?、“這么一說,湖北省委政府把責任統統推到了公安機關,真聰明啊。”這些留言來看,只是處理打人的民警確有避重就輕之嫌。
由題為《網友曝教師到省政府上訪遭毆打 自稱感覺很幸運》的報道不難看出,“誤會”是存在的,是否有法律意識、紀律觀念,或還就在于“打錯人”與“打對人”之間搖擺著。進而題為《陜西國土廳否了法院判決 導致礦權糾紛矛盾激化》、《房產副局長日記曝光強拆手段 上訪按敵對勢力辦》、《紫金礦業“官方色彩”或比污染更可怕》等報道和題為《五年垃圾半天清除干凈是一種諷刺》的評論,是不是不錯的佐證呢?
題為《人民日報來論:“打錯門”錯在暴力維穩》的評論道:“信訪專班”,理應是為信訪人員服務,可是竟然以打人為“履職”。實際上,“保安腳踹農婦”、“長期上訪被勞教”等事件,性質也一樣。保安也好、警察也好,施暴的底氣從何而來?正是把上訪者當成了“不穩定”的因素,而把“維穩”當成了使用暴力的借口。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除了關注“打錯門”,還需關注“打對門”。一個“打”字的“錯”與“對”,這是不是才是問題的關鍵和本源所在呢?關鍵性的、本源性的問題不從根本上解決,不就是在避重就輕嗎?
而由“打錯門”再來看題為《四川會理公務員需協助親屬拆遷 被批霸王硬上弓》的報道,我們是否應當問一問,為什么幾年前的“誰影響嘉禾一陣子 我就影響他一輩子”的連坐迄今還陰魂不散?題為《江西公務員考試第一名被網上追逃案一審判決》的報道又在揭示著怎樣的問題呢?當我們面對著題為《中科院力學所再遭毀壞 國有資產損失達1700余萬》的報道,又將如何看待暴力拆遷的不止呢?
所以,“打錯人”的本源性問題不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被暴力執法”也將很難杜絕,或許還會以更加隱蔽的方式出現。現實中,出問題、出事的總是“協”們所為,是不是很好的佐證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